人生不可贪多,一切自有定数

人生不可贪多,一切自有定数,当下的“失”也是另一种“得”

01

佛家说:色即是空。

色其实并非单指女色,而是涵盖了所有的外物,佛家说的六根清净,就是自己眼、耳、口、鼻、舌、身、意,对于外物的感知,“色”涵盖的也是世间所有的外物呈现,而这一切万物或许都是空无。

人生的一切都是有定数的,人生的得到与失去也早就注定,而过分的贪欲,不过是到头一场空的徒劳。

生活中,有太多因为过度贪得而给自己惹来的灾祸,比如违背道德与法律而行使的过分手段,都是因为过度贪得而引来祸患,最后也会因为过度贪得付出代价。

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要讲究一个度,无论是吃饭,穿衣,又或者对于物质的追求都要恰到好处,适可而止才能保障自己的健康与平和,否则就会过犹不及。

古人常说这样一句话:有福不可尽享,有事不可做尽。

建安五年的时候,曹操攻下了下邳,这个时候袁焕在曹操手下当都尉。

攻城之后,城内积存着吕布的很多财宝,曹操就让手下的人用车子去装,随心所欲的瓜分财物,那些官员争先恐后的去抢夺,只有袁涣与众不同,没有挑值钱的东西,而是拿了一些书和口粮就走了。

别人见了都问袁欢:“为什么只拿了这些东西?”

袁涣说:“行军的时候口粮是不可少的,我只拿这些东西也没有别的意思,没想到竟然引得大家的赞赏,我心内不安呀。”

曹操知道之后对于袁涣更加尊重了,袁焕深受曹操赏识,得到曹操的很多赏赐,但都被袁焕赠送给了别人,自己也不购置产业,也不积攒财物,缺少什么东西也坦然的求助于人,行为端正,也深得曹操敬佩。

而且最重要的是,袁涣正是因为自己的追求适度,在乱世年月,才保得自己平安。

02

《菜根谭》之中有这样一句话:

爽口之味,皆烂肠腐骨之药,五分便无殃;快心之事,悉败身丧德之媒,五分便无悔。

那些可口的美味佳肴都是容易伤害肠胃的毒药,如果只吃五分饱,并不会再受到伤害;令人赏心悦目的事情,都是导致身败名裂的媒介,只是享受五分,便不至于事后悔恨。

凡事保持适度,再美的景致经常游览也会索然无味,再美味的食物隔三差五去吃也会有腻的时候,所以,任何事情只求五分饱,便是“有福不可尽享,有事不可做尽”的道理。

因为事物之中有一个物极必反的道理事物,过分的追求盈满,必然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而我们所提倡的适度,其中更存在着我们未曾认知的福分。

古代著名诗人王勃,年仅16就写下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一千古名篇。

然而当年少轻狂的王勃正要一展身手,释放才华的时候,却因为不小心得罪了高宗,被革除官职,逐出沛王府,无量前程也烟消云散。

后来辞别长安之后,就开始了他的巴蜀漂泊之路,过一段时间,他被补授为参军,但是同样因才华外露遭人陷害,刚好遇见朝廷大赦天下,才捡回一条命。

当经过一系列的挫折与低谷之后,再无留恋仕途的意图,决心隐居创作,便收拾的行李,踏上了旅程。

正是王勃一次的归隐之旅,才有了名流千古的那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佳句流传于世,更因他的豁达和坦然,才塑造了《滕王阁序》这样词藻华丽,文笔傲然的优美词章。

古往今来,除了诗人留下的千古佳句能够流传于世之外,许多有大成之人,无不是在放下了一些事情之后,才成就了当下的美好,而在这背后,潜藏的也是舍与得的关系,更是看淡世俗的那一份坦然智慧。

所以凡事不求盈满,一切适度,不要为任何不满足而感到遗憾,当下的失也未必不是另一种得,所以不要过度祈求生活的未知,一切顺应自然,人生总有更好的一种生活在等着你。

文|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