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咳嗽喘,晚上睡觉不踏实,不一定是积食,需要排出体内的寒邪

孩子咳嗽喘,晚上睡觉不踏实,不一定是积食,需要排出体内的寒邪

对于小月龄的宝宝的感冒处理相对来说比大一点的孩子容易,但误治的几率也更大。因为脏腑更清灵,如果方向正确,只需要一点点干预就可以马上调整过来,但是同时也因为清灵,如果辨证方向有误,也很容易伤到孩子的脾胃。

所以,小月龄宝宝的常见病处理第一是:尽可能的选择推拿的方法。第二是,如果用药,要轻,柔和。第三条是最重要的,就是辨证要对,如果没有把握,与其乱处理,不如还是先做更多观察。

来看今天的案例。

主诉:

2019.8.20,9个半月男宝,咳嗽,喘,主要解决喘的问题。

孩子大便如何?

最近一天一次大便,大便酸味,稀,有奶瓣,黄色,今天还没拉大便。

大便基本上还算通,酸味是略有不消化,但是还没有到积食的程度。

孩子怕冷怕热吗?没有特别怕冷怕热。

小便如何?小便基本正常。

吃了哪些东西?

主要是吃米粉,大米粥,小米油。母乳妈妈最近一周外出旅游吃的比较杂,海鲜比平时吃的多。

看起来不算很复杂的食物,可能母乳略有影响。

孩子的睡眠如何?

入睡比较难,白天睡觉前哭闹严重。晚上夜醒多,闭着眼睛哭,吃两口奶会继续睡,晚上八点到九点之间入睡,早上7点左右醒。和妈妈一起睡比自己睡更安稳。

孩子生病的时候气机会乱,身体会感到不舒服,所以会睡不好,哭闹和单纯的睡不好比较起来,哭闹的动静比较偏向是热的情况。和妈妈睡更安稳,倾向是虚寒的睡。这里我们判断有热有寒。

孩子出汗如何?

头部很容易出汗,晚上开空调26度,早上起来头下面是湿的,白天玩的时候,爬一爬就出一头汗。后背胸隔膜以上部分也出汗,皮肤凉凉的。汗没什么味道。

容易出汗,身体里略有热。这个热倾向是太阳病的一种表实热,也就是身体受寒之后因为要驱赶储存在体表的寒邪,身体就会出汗。

孩子口渴吗?要不要喝水?

渴了看到水会非常激动,不知道喜欢凉热,给什么喝什么。

津液略有缺失,结合前面的出汗,哭闹,大便酸的情况,考虑是热。

孩子各部位体温如何?有没有特别热的,特别凉的地方?

手心不烫,后脖子凉,有时候肚子会凉。

这里没有明显的热。

孩子还有什么其他的情况?

鼻屎多,哭的时候鼻涕多,咳嗽有痰,有痰音,喘。发病有一周多了,最开始只是早上咳几声,到十点多就会好,最近两天全天都能听到喘,睡觉不喘。吃了两天通宣理肺颗粒,喘不见轻。

受寒后出现的热,其实是为了解决寒而出现的

这个案例的病机其实很容易会被认为是积食,一天没有拉大便,没有明显的流鼻涕,也不怕冷,还有很多汗,晚上睡觉还哭闹。太阳病的证据只有鼻屎,哭的时候才有鼻涕这两个。

但是仔细推敲,虽然大便一天没有拉,但是前些天的大便不算太臭,也不算硬,并且肚子手心不热,嘴唇不红,尿液不黄,中焦的热不明显,说是积食很勉强。但是如果是用受寒的病机来看,我们把受寒后人体产生热量来驱寒的逻辑思考,就可以把整个病案的证据穿在一起了。受寒之后人体发热,出汗,津液丢失,想要喝水,痰变浓稠,难以咳出,就喘,晚上哭闹,而且这些热都是在上焦的,是符合太阳病的病位的 。


鼻屎,鼻涕,是太阳证据,咳嗽有痰是太阴,如果痰很多或者痰没有咳出,堵在气道,就会出现痰喘的情况。

这个案例的病机是太阳病,也就是身体体表受寒以后,身体的其中一种应急模式是,提高身体体表的能量和温度,把体表的寒邪排发出去,这个时候体表可能会出现热感,这个案例里面表现出来热是汗多,哭闹,要喝水。

这个热一方面是为了排寒的热,一方面是津液在这个过程中会有部分损耗,产生的热,所以,这个热其实不需要重点的去清热,甚至不需要清热。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身体把这个寒邪祛除出去就可以了。

这个病案的六纲辨证是太阳,略有阳明。

处理建议:

1.葱白淡豆豉陈皮汤,淡豆豉7g,陈皮7g熬汤,大火烧开转小火50分钟,再下葱白五分钟后关火,得120-150ml,一天内分三次喝完。可以加红糖。


葱白淡豆豉的具体做法

2.艾灸:中脘、5分钟或微红即止。


之前使用的通宣理肺颗粒,大方向上没有问题,但是可能处理热的部分略少,所以这里的建议是葱白淡豆豉陈皮汤,小中药用的是食材的原料,而且用药简单,比起中成药来说效果更直接,葱白解表发汗,淡豆豉可以处理太阳病中的烦热的问题,陈皮能够化痰湿,帮助理气。考虑这个孩子中焦胃肠道还有些动力不足,也建议了艾灸中脘,也就是可以提高中焦的动力。

反馈:晚上吃了一次葱白淡豆豉陈皮水,昨晚睡的可以,哭闹少了,喘也减轻了。精神变好,玩的很开心。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记得点赞~转发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哦!关注羊爸爸,教你实用的育儿知识,陪你健康养娃,用中医的方式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