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公布,江西第一大姓氏……2019“百家姓”排名,看看你排第几?

刚刚公布,江西第一大姓氏……2019“百家姓”排名,看看你排第几?

今天,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再度推出全国姓名报告。

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依托全世界最大、覆盖全国14亿人口的信息系统,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全国户籍人口(不含港澳台地区)的姓氏和姓名用字、2019年新生儿姓名用字等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一起来看看吧:

2019年“百家姓”排名

按户籍人口数量排名,2019年的“百家姓”与2018年相比略有变化。

第一:“王”

第二:“李”

第三:“张”

第四:“刘”

第五:“陈”

依旧占据头五把“交椅”

“万”姓以275万人、“欧”姓以261万人双双跻身2019年“百家姓”。

“常”“汤”两姓则排至第101、102位。

“百家姓”总人数占全国户籍人口的85.9%。

各省(区、市)第一大姓氏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海南、陕西、甘肃、新疆:“王”姓

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李”姓

上海:“张”姓

江西:“刘”姓

浙江、福建、广东:“陈”姓

贵州:“杨”姓

广西:“黄”姓

青海、宁夏:“马”姓

注:西藏自治区藏族人口所占比重约94.3%,进行户籍登记时绝大多数只登记名字,对西藏自治区人口的姓氏未作统计分析。

使用最多的姓名是:“张伟”

全国户籍人口中,使用频率最高的10个姓名依次为:“张伟”“王伟”“李娜”“王芳”“李伟”“王静”“李静”“张敏”“刘伟”“张静”。

这些姓名男女皆有使用。

名字使用最多的是:“英”

全国户籍人口中,名字使用频率最高的50个字依次为:

“英”“华”“文”“玉”“秀”“明”“丽”“兰”“红”“金”等。

“国”人姓名情况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一直以来,很多人取名喜欢用“国”字,寄寓着深厚的家国情怀。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国户籍人口名字中含有“国”字的共计2127.9万人,其中男性1769.3万人,女性358.6万人,男性人数是女性近5倍。

从名字使用频率看,排名前10位的男性“国”人名字依次为“建国”“国强”“国华”“国庆”“国平”“国良”“国军”“志国”“国栋”“国辉”,排名前10位的女性“国”人名字依次为“国英”“国珍”“国华”“国芳”“国兰”“国秀”“国芬”“国琴”“国荣”“国香”。

说到江西第一大姓

姓刘的朋友们

请举起你们的双手!

中国人讲家国天下

家族观念深入每个人的骨髓血液

你知道吗?江西曾有十大家族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

留下灿烂的篇章

现在仍是人才倍出,熠熠生辉

看看是不是你的家族!

↓↓↓

德安义门陈

江西省德安县车桥镇义门村陈姓一族,被誉为“天下第一家”。而且这个家族庞大到当朝的皇帝都怕给自己带来危机和压力。

宋朝时,陈姓人口大约有300万人,是当时第六大姓。陈姓第一大省是福建,有62万多人。其次是江西、浙江、四川,这3地的陈姓总人口接近110万人。四川的陈姓人,以总人口数量成为当时四川的第一大姓。另外,河南、广东、江苏、湖南4地的陈姓人口大约有78万人。

至今仍最具影响力的义门陈,在唐朝中后期开始出现并逐渐形成,到宋朝时,发展成举世闻名的大家族,家族过于庞大,给义门陈带来生存压力的同时,也给朝廷带来说不出口的压力:“这么多人住在一起,万一……岂不……” 惊动了朝廷,最终被迫分家,族人分散到全国各地,其中不少到了四川。

唐中和四年唐僖宗首旌“义门陈氏”,后又屡朝旌表,欧阳修、苏轼、黄庭坚、朱熹等名儒也大加褒赞,“义门陈”遂名传天下。

义门陈可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罕见和神奇的家族,就像一个缩微的国家,具有和国家机制相对应的各种功能,有自备生产、生活用品的各种设施,是中国古代自给自足、自成体系的田园社会的典型。

汪山土库程氏

程氏族人于汪山土库聚族而居。逾经百年,历经七、八代长盛不衰,汪山土库以江南园林建筑、徽派建筑与清朝宫庭建筑相结合,是座典型的江南民居与皇家建筑相结合的清代建筑。

这种建筑风格、建筑规模、建筑艺术在江南都是很罕见的,在民间素有“江南小朝廷”之称。这里青砖瓦房有25栋,房间有1443间,天井572个。除了住房,这里还有私塾,广场,最热闹的时候这里住过1000多人。程氏家族共出进士4名,举人11名大小官员、名流100余名。

在程氏眼中,书香府第才可以算作“延世泽”的门第。他们曾倡导和建立“宾兴会”,为当地贫困子弟进京科考提供盘缠和食宿。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是程家人奉行的头等大事,程家子弟没有不读书的,只有读不进书的,“读书为荣,不读书可耻”的时尚蔚然成风,也就创造出一门三督抚的人文辉煌。

正是因为程氏子女因为有良好的家教家训和勤奋读书的传统,使他们在良好的教育中,具有深厚的儒学文化素养,从小接受伦理道德熏陶,树立修身、齐家、报国的自觉性,所以从汪山土库走出去的程氏家族繁衍到现在,全世界20多个国家、国内许多大中城市都有他们的身影,其中一些人至今身份、地位依然显赫。

鄱阳刘氏

鄱阳刘氏,从唐代始迁祖刘汾到明代刘应麒,其间数十代里,人才辈出,这与其优良的家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刘应麒(1539-1612年),生于古县鄱阳,从小受清廉家风、乡贤文化浸润。明代著名廉吏。因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刘应麒几次辞官归乡。每当离任,除来时行装,别无长物。其祖父刘文桂,受封为通议大夫,父亲刘济众则累封为中宪大夫、广东按察司副使等职。

因此,官府特为其祖孙三人竖立“三世九卿”牌坊,以彰显三人清正廉明的质朴气节。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永修“样式雷”

“永修八代样式雷,中国半部古建史。”

“样式雷”烫样

“样式雷”家族长期为皇家进行建筑设计与营造,先后参与或主持设计重建、新建了两宫(北京紫禁城、承德避暑山庄及外八墙)、三海(北海、中海、南海)、三山(万寿山、香山、玉泉山)、五园(圆明园、颐和园、静宜园、静明园、畅春园)、两陵(东陵系列、西陵系列)等许多重要工程。

“样式雷”家族还留下了2万多件被称为“传世绝响”“民族瑰宝”的“样式雷建筑图档”。2007年,“样式雷建筑图档”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样式雷”建设的每栋建筑,事先都有精确的设计图纸,表现平面布局或建筑的立面情况及装修细部,再通过纸、秸秆、木料等最简单的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平面设计图演化成立体微缩模型小样,称作“烫样”。

烫样示其形象轮廓和区域的群体配置,上面标注建筑的主要尺寸与做法。“样式雷”烫样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单座建筑烫样,一种是组群建筑烫样,打开烫样的屋顶,可以看到建筑物内部的情况,如梁架结构、内檐彩画式样等。烫样与图纸、做法说明一起组成古建筑设计,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高超的建筑设计水平,也填补了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的空白。

浔阳陶氏

浔阳陶氏从东晋开始,就为世人所知。名将陶侃出身寒门,打破门阀,平息叛乱,名震敌国。唐德宗时将陶侃等历史上六十四位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陶侃母亲湛氏,与孟母(孟子母亲)、欧母(欧阳修母亲)、岳母(岳飞母亲)一起被誉为中华“四大贤母”。她与儿子陶侃以他们的言传身教成就了一个著名的家族——浔阳陶氏,影响了很多陶氏后裔,造就像陶渊明这样的旷世奇才。

据《陶氏史记》记载,唐宋以来,浔阳陶氏考取进士者共75人,文武举人者约182人,他们继承先祖遗风,廉洁为官,谨守法度,赢得后人的景仰与赞誉。

修水黄氏

位于江西省修水县的双井村自古民风淳朴、人文荟萃,仅宋代双井村黄氏家族就出了48位进士,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宋代大书法家、著名诗人黄庭坚。“吾族敦睦当自吾子起……”

黄庭坚,北宋著名书法家、诗人、文学家。黄庭坚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书法精妙,独树一格。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为“江西诗派”开山鼻祖。

黄庭坚虽仕途多舛,但他所倡导的“当官莫避事,为吏要清心”“不以民为梯,俯仰无所怍”的从政主张,贯穿于他一生的仕途之中,深受后人景仰和爱戴。

婺源朱熹

一代大儒朱熹把儒学精华和自身的教育思想融入到家规家训之中,写就三百余字的家训名篇《朱子家训》。他的著述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八百多年来,朱熹后裔繁衍生息,已历经三十多代,子孙遍布各地,达数百万之众。然而不管身处何处,《朱子家训》始终是朱子后裔共同的人生指引。

婺源詹氏

除了朱熹,婺源也是我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詹天佑的故乡。

606年,弃官归隐的南朝陈代东阳郡赞治大夫詹初定居于此,史称庐坑詹氏一世祖。历经一千四百多年的繁衍生息,庐坑詹氏成为历史上的徽州望族。

江西婺源詹氏历史悠久,周宣王封支子姬至泓为詹侯,第五代詹侯姬礼“指爵为氏”开始姓詹。

詹氏迁居庐坑后,又以庐坑为中心,不断向外迁徙,在古徽州形成了百余个詹氏聚居的村落,被《新安名族志》列为望族。目前居住在婺源的詹氏有二万余人,据《中华詹氏统宗谱》编纂委员会搜集到的近千册全国各地詹氏族谱资料显示,从婺源外迁的詹氏后裔有百万之众,约占全国詹氏人口的百分之八十。

金溪陆氏

“劳我以生天理定,若还懒惰必饥寒,好将孝悌酬身命,更将勤俭答天心……”这首朗朗上口的歌谣时常回荡在金溪陆坊古村,歌谣虽然简单,却包含了金溪陆氏一族千百年来的治家之道。

金溪陆氏始祖为晚唐宰相陆希声之孙陆德迁,为避战乱,五代末年陆德迁携家迁至抚州金溪县青田里(今江西省金溪县陆坊村),一直数世同堂,未分田亩,合灶吃饭,保持着“诗礼簪缨”的大家遗风,被称为“青田河畔樵农客,云林山下宰相家”。

陆氏治家有两大特点:一是“鼓磬聚合,为歌寓警”。陆九韶把训戒之词编为韵语,供家人谒祖先祠唱诵。《宋史·陆九韶传》记载:“九韶以训戒之辞为韵语,晨兴,家长率众子弟谒先祠毕,击鼓诵其辞,使列听之”;

二是奉行“家国同构”理念,由家长一人主持家政,组织生产,众子弟轮流协助管家,余则各司其职,各有制度,使得陆家农、商、儒三业并进,成为金溪名门望族。

泰和周氏

在赣中吉泰盆地,有一个由皇帝御赐村名的千年古村——爵誉村。

始建于南唐的爵誉村,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是文化厚重、人才辈出的典型代表,村中先贤既有忠臣良将,又不乏文人义士,堪称“文章节义之邦”。值得提及的是,村中周氏家族从五代后唐天成二年(927年)始,至清光绪庚子年(1900年)止,共涌现了二十四位进士。

其中,担任过监察御史和按察使的有九位之多,被史学界称为“监察世家”。

来源:江南都市报、公安部网站、中国青年报

编辑:yangl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