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资敌:凡尔赛条约如何打造二战德军战斗力——凡尔赛之罅

战略资敌:凡尔赛条约如何打造二战德军战斗力——凡尔赛之罅


导读:一战之后建立起的凡尔赛体系表面上大幅削弱了德国,却因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和时人未察觉的驱动因素,犯下了系统性战略错误,造成实质上"战略资敌",间接帮助德军打造其长期战斗力,使德军在二战中大放异彩。不同于中文网络圈对二战德军风采"唯武器论"、"民族禀赋论"的解读,笔者将从本文开始从"人、组织、战略"等角度展开论述。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力进一步跃升、殖民地基本被列强瓜分完毕的"产能过剩+存量博弈"背景下,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全球霸权、重新瓜分世界而爆发的一场世界级战争。工业的伟力让参战各国可以动员并武装起远超过往战争的兵力,也将全体民众置于战争之中,为人类造成了深重灾难,共有约6500万人参战,1000万人死亡,2000万人受伤,经济损失约1700亿美元(当时币值,通过金本位和当前国际金价折算相当于现时5.66万亿美元)。

由于长期两线作战,且最后美国加入协约国,到1918年秋季,虽然战线仍在德国之外,但德国国内已然经济崩溃,无力再战。9月德国水兵拒绝执行送死作战命令,发生哗变激发全国动荡,11月9日首都柏林发生起义,德皇被迫退位流亡荷兰。耗尽财富、士气、民心的德意志帝国也于1918年11月11日宣布投降,向协约国求和,11月11日11点11时,所有战线的枪声都停止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


二、《凡尔赛条约》对德国、德军的限制

1919年1月18日,战胜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战后协约会议。面对战败国处置和战后世界秩序问题,主要战胜国英、法、美同样存在利益矛盾,经过3个多月长时间扯皮争吵,终于形成了一份充满妥协的条约草案。

巴黎和会三巨头


"先生们,你们向我们请求和平,这就是我们愿意给予你们的和平。"5月7日,法国总理克里蒙梭板着脸将《凡尔赛条约》草案交给德国代表团。这是德国方面第一次获知条约起草内容,但这不是"征求意见稿",而是"不签字就继续战争"的最后通牒。最终德国政府选择屈服,标志性的《凡尔赛条约》在1919年6月28日正式签署。

需要注意的是,《凡尔赛条约》并非规划战后世界秩序的唯一文件,在当时也未能解决所有问题,因此之后几年,各国通过华盛顿会议(1921-1922)、洛迦诺会议(1925)等国际峰会及其签订的条约进行修订和补充,最终建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条约

《凡尔赛条约》全文共15部分、440条,削弱德国是条约的主旋律。除战争赔款金额外,之后的条约也基本未作修改。条约中对德国的削弱主要包括:

1、割地:德国损失了13.5%的领土和全部海外殖民地、12.5%的人口、16%的煤产地和50%的钢铁工业。

2、赔款:根据《凡尔赛条约》,德国共需赔偿2260马克(约合113亿英镑)且以黄金支付。不过之后减至1320亿马克,1921年赔偿金额确定为49.9亿英镑,即1320亿马克。

3、背锅:德国必须承认全部战争责任,承认对协约国平民犯罪。前德皇威廉二世被判为战争罪首犯,部分德军被判战争罪(战争罪犯一条未得到有效履行)。

4、限军:战胜国根据当时的理解,对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德军做出了全方位的限制,主要包括——

(1) 限制常备军规模:陆军被限制在10万人以下("十万陆军"),海军被限制在1.5万人以下,军官人数被限制在4000人以下;

(2) 削弱初次动员潜力:废除义务兵役制,实行志愿兵役制,且服役期士官士兵延长至12年、军官25年。这是为了限制接受过军事训练的人数,削弱德国初次动员潜力(一战开场德国陆军在一个星期内从约80万人迅速动员至约220万人)。

(3) 禁止新式装备:禁止德国研发、生产或拥有坦克、重炮、飞机、潜艇、毒气,禁止德国生产重机枪,并对海军各级舰艇数量及其主要指标,甚至重机枪、步枪等轻武器的弹药量做出了细致的限定。

(4) 取缔指挥与研究机构:永远解散德军总参谋部这一普鲁士-德意志军队支柱,并取缔军事院校。

《凡尔赛条约》是对德意志帝国及其人民自1870年普法战争以来奋斗的全盘否定。根据条约,德国失去了得到的一切——几乎吐出全部扩张领土,背负相当于近百年财政收入的天价赔款,其国格、国际地位、国民地位遭羞辱定性;还失去了得到这一切的手段——强大的军队和总参谋部。

虽然足以激起德国的愤怒、屈辱和复仇心(停战时战线仍在德国之外这一表面事实放大了这一点),但是,《凡尔赛条约》并不是巴黎和会上讨论过的最苛刻方案,而是在担忧激起德国复仇心理(英国、美国)和打破欧陆均势(英国)背景下平衡妥协的产物。法国认为条约仍然保存了德国的实力(其实这是对的),一战协约国盟军总司令福煦元帅批评《凡尔赛条约》是对德国的"投降"和对法国的"叛卖",并预言"这不是和平,而是20年的停战"(对,这才是他的完整表述)。

福煦元帅画像

三、《凡尔赛条约》"正打歪着"打造德军长期战斗力

然而,站在当今后验的角度,《凡尔赛条约》的条款及其执行,表面上让德军失去了很多,但也为德军创造了独特优势,造成战胜国实质上的"战略资敌"。这其中包括百密一疏的错误、正打歪着的乌龙、一叶障目的误判和囿于时代的思维。(当然德军的成功也和其高层高瞻远瞩、思维缜密、审时度势、进退有度、锲而不舍、善抓机会是分不开的。)

下面笔者将选取德国自摆脱恶性通货膨胀到希特勒上台前的1924-1932年这9年较为稳定的时间,将德国同其欧陆传统对手、一战主要战胜国法国进行对比,揭示受《凡尔赛条约》限制的德国反而具有哪些比较优势。之所以选法国不选英国是因为法国同德国都是以陆军为主要力量,而英国的陆海军比重同它们大不相同。

希特勒


1、对新式武器的禁止,降低了德军武器大规模制造和维护支出,节约大笔预算空间

现代战争的一大特点就是技术武器的广泛使用,而技术武器需要大量资金研发、制造和维护,还需要定期更新换代。其中研发成本相对固定,视型号数而定;制造和维护成本大致属于可变成本,由制造数量决定。在欧陆大规模战争可能性低、国际秩序得到相对较好维护的国际环境下,禁止研发、生产或拥有新式武器的德国,虽然自身有各种偷偷研发的举动,但至少不必为大规模装备付出成本。

当然这里有一个装备保有量的问题,笔者认为工业大生产的效率可以弥补早年武器短缺的情况,且历史上纳粹德国直到1944年才开始总动员发挥工业全力。

关于二战前期德军装甲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具优势这一事实,网上已有较多论述,在此不赘述。

2、条约强加的大裁军清退累赘成员、甩掉战后安置包袱,保持组织活力

根据条约,德国陆军总员额10万人,编制7个师,军官4000人。国防部和军区司令部额的参谋军官职位不到300个,部队局(承担总参谋部职能)仅约60名军官。

一战末期的德军士兵哗变和抗命,说明经一战的压迫,德军已丧失了战斗力的重要支柱——军纪。一战投降后,德国就自发地进行了军官和士兵大规模退役。为了应对国内多变局势和东线新生国家压力,在《凡尔赛条约》签署及生效前,德国自行规划编制了一支兵力40万的陆军,但由于事起仓促,军纪和士气一直存在问题。

此外,大战中常见的快速晋升,在战后也会带来军官特别是高级军官的安置问题。随着一战中兵力从80万发展到500万,德军也晋升了几倍的军官。即使是以艰苦奋斗著称的我军,在解放战争末期约550万兵力的背景下,1955年也授衔了10位元帅和1042位各级将军(因朝鲜战争,1952年我军1952年兵力达到627万,但授衔主要看解放前历史功绩,受朝鲜战争影响的将官较少)。

凡尔赛"十万陆军"方案给予德军高层口实,以冠冕堂皇的"协约逼裁"为由对部队官兵进行优化。"德国国防军之父"泽克特将军(时任德国部队局局长,职能相当于德军总参谋长)主导的裁军优中选优,尽可能保留德军精华,不惜违背军队传统,清退能力不够格的战斗英雄和贵族。

泽克特


3、条约限制带来的其他预算裁减,使德军更多地投资于人力资本

即使是现代战争,人的作用依然重要。除第1点对新式武器的限制外,11.5万陆海军这一小规模军队,使德军有充足的预算投资于人力资本,投资于军官和士兵的训练培养,这也是用小规模精干部队满足德国国防需求的必然要求。从图表中可得,1924-1932年这9年间,法军平均人数为46.3万,德军始终为11.5万。但德国以法国55%的军费和更低的军费岁入比,实现了法国1.53倍的军队人均军费。一个直观数据就是这期间德军士兵工资是法军士兵工资的7倍。在高薪激励下,德国能招募到更好的士兵(且在德国军国主义民族禀赋背景下),同时能得到更好的训练和培训。泽克特将军(时任德国统帅部长官,相当于德国国防军总司令)创造性地提出"领导者组成的部队"概念,着力于使军队各级成员都具备胜任更高职位的能力,以备未来的动员扩军。

4、军队规模、武器装备的缩减和国际环境的稳定,使更多管理资源得以配置人、组织和战略战术研究分析上

小规模轻装部队,虽然战力堪忧,但管理成本远较重装大军要低。相对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不仅使十万陆军能勉强维持魏玛德国自足自卫,还令德军高层不必顾虑短期危机,可以长期视角调整人和组织,研究战史、战略、战术等问题。由此构筑的人力资本优势、组织资本优势、信息资本优势,在二战前期转化为德军惊人的作战表现。

泽克特上任三把火之一,就是组建档案馆,搜集所有有关以往战争的档案资料,继续前总参谋部的战史研究工作。在泽克特的主持下,仅有4000军官、300参谋的德国国防军,陆续成立了57个委员会研究上一场战争,以为下一场战争提供经验教训。

5、国防态势驱动机动防御理念发展,促进多兵种协同作战,衍生装甲兵闪击战理论

德国地处中欧,天然存在两线作战问题。十万陆军甚至连传统意义上边境防御都无法满足,更毋论全盘国土防御。但国土防卫是军队的天然职责。通过对战史特别是上一场战争的研究,德军有感于东线大开大合的机动作战胜利和西线停滞消耗的致败之举,发展出机动防御的国土防卫理念和多兵种协同的作战模式(毕竟单一兵种完全不够打,即使团结起来都不一定够打)。一旦外敌入侵,德军将果断地收缩战线,迟滞敌军,固守等待国际联盟介入调停。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研究都是从国土防卫需要出发,并非以复仇进攻为目的。1931年,德国在苏联的帮助下获知波兰袭击西里西亚的作战计划,对此部队局决定做好暂时撤出西里西亚驻军的准备,此项决定获得了兴登堡总统(一战德军最后一任总参谋长)的同意。可见到1931年,德军上下仍是立足防卫,面对波兰进攻的战术判断是收缩战线。

而二战中震撼世界的装甲兵闪击战,其实也脱胎于机动防御的一个附属问题——运输。

1922年4月1日,未来的闪击战大师古德里安上尉到德国国防部运输兵司报到任职,此前他在军中主要从事通信和参谋工作。古德里安接受的第一项任务是研究摩托化运输的各种问题,包括工厂、加油站、技术工作乃至公路工程,简单来说就是研究如何用摩托化手段运兵运补给。

虽然运输兵属于鄙视链底部的勤务兵种,但运输兵司和古德里安依然能从德国总体战略环境出发做出判断,"德国现在是处于无防御的状态中,所以假使有任何新的战争发生,则势必无险可守,因此就必须要依赖机动性的防御。针对在机动战中摩托化部队的运输问题,不久就又引发出对这种运输方式的保护问题。这个问题的惟一解决办法就是'装甲车辆'"。

以古德里安为代表的一批少壮军官,以摩托化装甲运输车为起点,逐渐推动扩展到摩托化战斗车辆、机械化战斗车辆(坦克等),构筑了二战德军装甲兵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古德里安


6、条约的羞辱式限制,激发了德军官兵主观能动性

泽克特在1919年的话可能道出了德国官兵的心声:"任何和平条约,任何敌人不能从我们身上夺走的东西是坚强的信念。当命运再次召唤德国人民武装起来之时——这一天终将到来——它将看到勇士而非懦夫紧紧握住忠诚的武器。只要有钢铁般的双手和意志,使用什么武器都无所谓。"

十万陆军用行动证明了统帅的期许。由于条约和经费限制,德军日常训练和演习使用的"装备"实际是木质或铁质的模型。1931年2月,古德里安任第三摩托化营中校营长时,该营下辖4个连,第1连装备老式装甲运兵车(为避免损耗,训练演习中还是使用模型车辆),第2连装备模型战车,第3连是战防炮连,装备木制假炮,只有第4连装备全新且配有机关枪。

然而就是利用这一东拼西凑的单位,古德里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野外演习,为装甲兵部队及理论的成形提供了宝贵经验。

四、小结

笔者认为政府、军队、现代企业是人类创造的组织化水平最高的组织,其管理思想和组织行为存在一定共性,各自理论有可资相互借鉴和比较研究之处(最具象的体现是西点军校管理学造诣),因此在以上论述中也时有借鉴。如果将国家视作一个个在全球公共服务行业中基于社会契约组成的庞大合伙企业,那么军队就是其"暴力地推团队",战争就是在仅存行业自发性自律约束的准无政府状态下,利用暴力地推团队对公共服务行业市场份额和行业地位的激烈竞争。

借鉴企业管理的视角,《凡尔赛条约》襄助德军的包括砍掉固定资产支出,大规模裁员(包括高管),缩小管理半径,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中基层员工薪酬,将资金、人力、管理层精力等资源投入到人力资本、组织基本、信息资本的建设中,综合帮助打造了一支小而精、充满领导者、能够适应迅速扩张的智慧密集型队伍。

二战时德军


毕竟,决定战争胜利的是人。

数据来源与参考资料

1.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

2. State Power Index

3.《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欧洲卷》,B.R.Mitchell 编

4.《德军总参谋部 1650-1945》,Walter Gorlitz 著

5.《A War To Be Won : Fighting the Second World War》,Williamson Murray & Allan R. Millett 著

6.《闪击英雄》,海因茨·古德里安 著

7.《德国现代史(1918-1945)》,朱忠武、吴友法等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