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步兵战术经验与反思:只要干掉所有人,就没人知道我来侦查了

德军步兵战术经验与反思:只要干掉所有人,就没人知道我来侦查了

二战德军作为一支在前期所向披靡,几乎占领欧洲的军队。很多人在关注他们所取得的辉煌战果和帅气引领时尚的武器外,却很少有人对德军普通步兵的战术有过关注,今天我们就在这里简单的谈一谈二战德军步兵的作战战术以及德军步兵对自己在战争前期表现的自我批评和检查。

今天谈到的东西基本来源为一位德军步兵上将在1942年3月的报告,报告题目为《基于东线战役的经验对步兵训练的建议》,原作者应为弗朗茨·哈尔德上将,但是我不太敢保证作者确为其人。这里只谈一些报告里提到的比较有趣的东西就行。

首先是德军对苏军和东线战场的总体理解:“东线在总体上的特点是空间辽阔、缺乏道路、战场局势无法做到一目了然。俄国人是坚韧、狡诈、残忍的原始人,会在任何情况下进攻,并试图近战。”考虑到当时德军的种族主义倾向,出现对苏军士兵的负面描写其实很正常。很多人甚至坚信当时德军完全看不起苏军,这种说法太简单、片面,德军内部普遍看不起的是苏军的高层指挥,对待坚韧不屈的苏军基层士兵又有着相当的尊敬。参加过明斯克会战的第三装甲集群也有同样的结论:“敌人会选择顽强的作战至死,战斗过程相较于波兰战役和西线战役来说变得更加艰难。”

侦察行动—干掉敌人,侦察行动就成功了。

其次我们来讲讲德军在东线的侦察战术,报告里引用了苏军对德军侦察行动的评价:“德军侦察部队伪装非常差,行动又过于明显,我方侦察员甚至可以抵进观察,而且德军侦察部队总是在同一条道路上行动,而不是经常更换路线欺骗我方。”很多二战战史研究者和德军自己的报告都指出苏军是善于伪装的“伪装大师”,在这方面,苏军认为德军是弟弟也是情理之中。比伪装更有趣的则是德军侦察部队的火力配置,报告中明确写到:“使用重武器观察监视敌军、观察点之间要以跃进式移动、侦查部队要自身提供观测和火力掩护、活用算计与欺骗、带上火炮或者重武器的观测员与无线电设备。”而且一个侦察营通常会有一个骑兵连,一个装备了装甲车或者反坦克炮的重装连,和大量快速车辆(通常为摩托车),相较于当时其他军队,德军侦察部队更重视火力和速度。因为只要干掉所有人,就没人知道我来侦察了。

德军侦察部队

交火——给我狠狠的炸

前面说到火力,我们就说说正式火力交战中德军的战术,在火力交战(正式交战)一篇里,特别说明了不管在进攻还是防御中的关键是结合直射和曲射火力。报告中写道:“俄国人对我方的迫击炮,步兵炮和火炮的火力异常敏感,越快集中起区域内所有的火力形成火力集中就能越好的取得战果杀伤敌军,这也是我方战术优于敌方战术的地方。”为了让直射火力和曲射火力可以达到最好的协调,报告里明确指出:“取决于地形,重武器必须尽可能的靠近步兵连,与步兵连和其他作战单位紧密合作。”这也从侧面指出德军是二战少数几个非常重视并且把多兵种联合作战运用到实际的军队之一。

机枪通常是德军步兵班组的中坚力量

进攻作战——小心背后

在进攻敌军时,报告认为德军士兵的成功建立在进攻方法和时间的多变:“进攻时间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和俄国人一样,在夜晚、黄昏、雾天或者暴风雪中发动。”报告谈及进攻时还涉及了对地形、兵力和重火力的使用:“每一个指挥官必须争取在关键地点/时间点投入所有力量,这里面包括了冲击力、火力和预备队。”这段所说的火力(Fire Power)是指描述武器性能的词语,简单来说就是武器杀伤敌方士兵,迫使他们寻找掩体的能力。而冲击力(Shock Power)是指部队的冲劲,体现在突击部队的冲击速度和取得目标阵地的能力。简单来说在进攻中,突击队提供冲击力,冲击敌军部队。而重火力则额外提供杀伤和压制敌军的火力,支援部队进攻,双管齐下。报告里还指出:“在突入成功后,应该投入特别的班组来确保阵地的安全,因为经验指出苏联士兵经常装死或者隐蔽起来,随后偷袭。

防御作战——汉斯,你看着我,而我又看着你。

我们再来看看防御,报告里指出:“俄国人会首先对整条战线开始系统性的战斗(火力)侦察,这种侦察以进攻和交火的方式展开,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侦察部队的兵力会是连级,某些时候甚至会是营级兵力,在这种情况下,苏军总会成功的找到防线的薄弱点,只要一找到弱点,侦察部队就会不顾伤亡的转入正式进攻,随后真正的突击部队会基于侦察部队的战果投入进攻作战,如果进攻失败,苏军通常会在几小时后再次进攻”真的是异常耿直的进攻了。

当然咯,报告写成与1942年,在这之后,苏军的战役和战术水平突飞猛进。再也不是战争初期的这种样子了。不过一提到东线战场的攻防战,就少不了要提东线战场上让人头疼的战场宽度,报告中说:“在东线,防御宽度必须大,这样就只能让部队占领一些关键要点例如高地、浅滩、桥梁、村庄、森林的突出边缘等,此类地点将被作为前哨根据重要程度驻扎一个或多个班组并向其分配重武器,阵地则必须设置为可以全向防御,因为俄国人总在夜晚或者雾天成建制突破间隙,前哨之间必须可以互相进行火力支援,如果距离太远,间隙必须由一个较弱的部队填补,并大量进行巡逻和侦察任务,以防止俄国人渗透,而且前哨必须战斗到最后一人,否则整个防御系统都会轻易崩溃。”对于这种整个防线只靠几个互相遥望的前哨防守有疑问的话,其实还有一个更紧迫的问题,防线还缺乏纵深,报告指出为了制造防御纵深,主战线后方必须配属预备队。因为“对俄国人发动仓促的反攻一直很有效果”。其实这种窘迫的境况更多是因为到了战争后期,德军开始缺人了。

报告里对前哨的士兵应该如何战斗也有详细的描写:“由于苏军和其侦查部队一直会紧密观察防线,阵地必须一片死寂,不能有任何活动,否则俄国人会迅速发现防线的薄弱点并发动进攻,而夜间放哨必须安排两个士兵用耳朵听,因为苏军士兵十分擅长无声渗透。”报告里形容这些苏军像猫一样(低头看了看我家的大橘),除了开头总览,其实报告里对苏军尤其是苏军基层作战人员都有很正面的评价。

其实总的来说,德军部队在二战的战术还是很成功的,有些地方甚至可以说是先进。尤其是这篇报告对后期德军的训练提出了针对性的指导,唯一可惜的就是在41至42年这段时间德军损失了大量作战经验丰富的士兵,而后期仓促训练的士兵和匆匆上阵的预备役人员的训练时间明显缩短,在东线战场上的存活率也很低,精锐的德军步兵部队在后期已经退化为由大量训练不足的新兵组成的新兵部队了。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资料来源:Oberkommando des heeres,gen.st.d.h/ Gen.d.Inf.:Hinweise fur die ausbildung der Infanterie auf Grund der Erfahrungen des Ostfeldzuges 1.3.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