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训练机械臂,自己学习抓东西。机器人在学习,你却在刷抖音?

美国训练机械臂,自己学习抓东西。机器人在学习,你却在刷抖音?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35小时训练机械臂,实现100%抓东西,机器人都在学习,你却在刷抖音?

2019年1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发表人工智能最新研究结果,他们开发的智能机械臂,在经过不到35小时的训练以后,学会了抓取物体,并放入另一个容器,成功率达100%。

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他们研发的这个机械臂拥有学习的能力,而且学习的速度非常快。

这让我联想到现实的一些情况。现在,通信非常发达,我们获取信息也越来越容易,但这似乎并没有让我们拥有更强的学习能力,反而使我们变得更加焦虑。

我们每天刷知乎、刷微博、刷朋友圈;看书、看新闻、看头条……不放过任何一个获取信息的渠道。每天摄入大量的信息,却并没有变得更加博学,遇到一个具体的问题,还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在接收信息,却没有持续学习。

是什么在妨碍我们学习?

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丹尼尔·卡尼曼写过一本书,叫做《思考快与慢》。他在书中提出,我们的大脑中存在2个系统:系统1和系统2。

系统1:快思考。主要包括大脑的一些无意识的活动,行动起来非常快,是人类的一套直觉系统。比如回答1+1等于几、或者判断一个人是否友善,这些问题都是由系统1出面解决的。

系统2:慢思考。需要经过计算和衡量以后才能做出决定,需要消耗能量,是人类的一套理性系统。在进行复杂的数学计算、或者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的时候,系统2才会发挥功能。

如果把人类的大脑比作计算机电脑的话,系统1只要开机就自动运行,而系统2因为要消耗能量、所以要大脑在特定的情况下启动了才会运行。

在平时,这两套系统是相互合作、相互协调的。对于简单事物,“系统1”依靠经验、直觉迅速判断;当遇到复杂问题,“系统1”解决不了时,会启动“系统2”,进行理性思考。

但是,人天生就是懒惰的,进行“慢思考”需要消耗能量,所以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都倾向于用“快思考”来解决问题,尤其是在精力不充沛的情况下。

过度的依靠“快思考”,就会导致偏见和判断失误。

举个例子:

我们会对离得近的事情印象更深,会认为经常发生在眼前的事情更真实。比如某个购物网站上推出一个新产品,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还会有怀疑,但当身边陆陆续续有人推荐这个产品、各种媒体号上面也在推荐的时候,我们会越来越相信这个产品的价值,产生购买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甚至还会向周围的人进行推荐。

这就是“快思考”带来的“可得性偏见”问题。

现在,我们上网的痕迹都是时刻被记录下来的。相信大家都有这种体验,放到收藏夹里的衣服,过几天系统就会给我们推荐类似的款式;同样的,转发或者收藏的文章,系统也会给我们推荐类似文章……

久而久之,我们看到这些信息的频率会大大增加,在“可得性偏见”的影响下,我们会认为这些信息就是真理,并且储存在大脑中,形成“快思考”的决策依据。

久而久之,系统2的“慢思考”就会越来越少被我们使用。

因为懒惰,我们越来越依赖“快思考”做决策,而忽略理性的“慢思考”的训练,这是阻碍我们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

那我们该如何学习?

我们前面说到了,过度依赖“快思考”做决策,难免会产生偏差。但是全靠“慢思考”来做决策又是不可能的,既消耗能力,也不能快速反应。

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可以分为两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优化“快思考”,给“快思考”添加一个过滤器;

第二步,训练“慢思考”,给“慢思考”设定一个自我学习程序。

如何给“快思考”添加一个过滤器。

我们前面也说到了,“快思考”响应速度非常快,容易造成偏见和误差,为了避免或者减少误差的产生,我们应该在“系统1”储存信息之前就进行筛选。

具体来说,要在3个方面进行区分:

1. 区分“信息”与“知识”。

什么是信息?

一切听到的、看到的、闻到的、感觉到的都可以称之为是信息,比如刷抖音时看到美女直播、在大街上看到大妈跳广场舞、微信里看到有人转发一些新闻,这些都是信息。

那什么是知识呢?

所谓知识,就是指那些被验证过的、正确的、被人们相信的概念和规律。

比如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这就是概念。再比如,地球围着太阳转,这是经过几代人验证的规律。

只有这些被人反复验证过的知识,才能让我们有所积累,才能真正的帮助我们学习和成长。

2. 区分“经验”和“规律”。

我们经常听到成功人士分享经验,学霸分享他们的学习方法,如何做笔记、如何学习,我们听了热血澎湃,照搬照抄,却一点用都没有。

自媒体写作的人告诉我们他们的成功经验,写文章几个月就月入过万,我们吭哧吭哧的学习,可能半年都过不了原创……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分享的内容,叫做“经验”。

经验,并不是规律。

成功的经验是有偶然因素的,他们能成功,可能本身智商就高,加上提前预习了知识;也可能之前已经做自媒体写文章,跟很多平台签约,积累一定资源了。

但这些内容,他们并不会在分享“经验”的时候告诉我们。所以,即使我们照着他们的思路做一遍,也不一定能成功。

我们要学习的是规律,而不是经验。

什么是规律?

规律就是那些经过不断的推演而得到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行之有效的方法。

比如年纪大了,人就会慢慢衰老;给仙人球浇水太多了,仙人球就会死掉;天空中乌云密布的时候,很容易下雨……这些都叫规律。

怎么获得规律?

我们需要先归纳,再验证。

比如我们看到某一个自媒体号做得很成功,我们就要归纳一下他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可能是文笔很好、内容质量很高、选题很好、与读者互动很好……

归纳出原因以后,我们再对这些原因进行验证。如果我们觉得他们的选题很好,那我们看看其他选题好的自媒体号是否成功,如果发现其他的也成功,那我们再进一步的学习他们的选题方法,这就是规律的习得。

3. 区分“优质”和“劣质”。

现代社会,我们不缺知识,事实是知识实在太多了,根本学不过来。

每天都有新书出版,每天都有新剧推出,零散的信息就更不用说了,新闻消息、各种文章……

我们该学习什么呢?

答案是:学习“优质”的知识

“优质”的知识在哪里?在经典的书籍里。

很多前辈都劝我们多读书,他们劝我们读的书,其实就是那些经典书籍,因为这些书籍是经过很多人批评、挑剔过的,不断的更新迭代,才真正有学习的价值。

所以,如果你想学习某个领域的内容,那就先去找这个领域里最出名的经典书去阅读,可以按各类图书榜单的排名去挑选,也可以找行业内的牛人去推荐,这样找到的书,你会发现来来回回说的就是那几本,这些就是好书。

比如你想学习写作,看看《学会提问》、《思考快与慢》、《文案创作完全手册》之类的书籍,收获远比看零散的文章大得多。

等你积累到一定程度,慢慢自己就会分辨优劣了,一些书籍,看看目录就知道好坏了。

完成了第一步,优化“快思考”,给“快思考”添加一个过滤器。

接下来就要开始第二步了,训练“慢思考”。

如何给“慢思考”设定一个自我学习程序?

这里要给大家介绍一下著名的“库伯学习圈”。

大卫·库伯提出来“库伯学习圈”,他认为,所有的学习都遵循这个规律。

学习的起点是经验或者知识,我们获得经验或者知识以后,经过反思,慢慢的会形成新的知识和规律,然后用这些知识和规律来指导行动。行动过后,我们又会获得新的经验,如此循环,形成一个“学习圈”的概念。

这里边有3个要点:

1. 我们要用被验证过的规律来指导行动,避免做盲目的“行动派”;

2. 我们所获得的经验要经过思考,避免成为自大的“经验主义者”;

3. 我们可以通过有选择的学习别人的经验,来归纳总结出我们的规律和知识。

第一,不做盲目的“行动派”。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行动派”,每天不停的努力,却不去反思总结。所以看似他们很努力、很忙,却总是无法成功。

前段时间流行的一句话“毁掉一个年轻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忙到没有时间思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直在行动,没有时间反思和总结,行动中获得的经验就没有办法形成自己的知识,也就没办法完成自我认知的更新,当然无法进步。

所以,要好好学习,首先就应该放弃这种“假努力”。

第二,不做自大的“经验主义者”。

有些人,特别是在某一个领域时间比较长的人,很容易陷入“经验主义”的陷阱里。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以前的处理办法,然后做出的行动是照搬照抄以前的做法,结果却无法解决问题。

为什么?

因为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已经改变了。

所以,越是成熟的公司越会不遗余力的邀请年轻人加入,加入新鲜的血液,除了注入活力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避免过度的“经验主义”。

我们前面也说到了,人天生就是懒惰的,这也是产生“经验主义者”的一个原因。

第三点,学习他人的经验,为自己赋能。

通过自我实践获得的经验,再把经验提炼成知识的方式自然是好的,但是效率太低。

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你不可能把所有的经验都自己经历一遍。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呢?牛顿很早就告诉我们方法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

虽然我们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不同的,但是我们所遇到的99%的问题,前人们基本都已遇到过,并且已经将他们的经验总结成了知识,变成了一本本图书,你只需要拿来学习即可。

这就是我总结的提高学习能力的2个步骤、6个要点。

第一步,优化“快思考”,给“快思考”添加一个过滤器。

要点1,区分“信息”与“知识”;

要点2,区分“经验”与“规律”;

要点3,区分“优质”与“劣质”。

第二步了,训练“慢思考”,给“慢思考”设定一个自我学习程序。

要点4,不做盲目的“行动派”;

要点5,不做自大的“经验主义者”;

要点6,学习他人的经验,为自己赋能。

如果觉得有用,就点个赞呗~

我是“小姑娘学习笔记”,终身学习,与您分享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