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华为“拒不上市”,却要主动向社会披露自己的财务报表?

为什么华为“拒不上市”,却要主动向社会披露自己的财务报表?

当一家公司做大做强之后,面临的最大之一的烦恼就是,“我该不该上市?”

上市这件事是一把双刃剑。好处自然很多,比如利于规范公司的规章制度和组织架构,扩大知名度,获得持续融资的能力等等。

至于许多拒绝上市的优质公司,比如老干妈、西贝等,背后的考量其实也不难推测。毕竟,上市意味着不自由,得被资本牵着鼻子走,并且还得公开披露信息,时时接受媒体的监督。

这时候,问题来了,另一家著名“拒不上市”的巨头公司华为,为什么这几年要主动向社会公布自己的财务报表呢?也没人逼他们这么做啊。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在信息时代,这种“透明化”运营公司的策略,到底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2009年起,华为不仅对外公布自己的财务数据,而且还邀请国内外的学者、媒体和公司参观华为,大有一副毫无保留的姿态。

当时的副董事长胡厚崑,是这么解释华为的做法的:“公平竞争的前提是开放、透明。这是作为全球企业公民的华为所必须要承担的责任。”

当然,这句鸡汤我们听听就好。华为之所以采取“透明化”的制度,其实还是为了契合当下时代的商业规则。

最近这二十年,许多大数据分析后发现,企业的透明化制度可以提高自己的业绩。而这背后的两大原因,一个是获得信任,一个是制约权力。

先说信任。在09年之前,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一直是一个“神秘人物”,从不抛头露面,从不接受采访。

虽说低调是一种美德,但对于公司来说,CEO如果蒙着一层纱,那么或多或少会影响公众对于公司的了解的。

在09年的时候,华为在开拓海外市场的时候遇上了一些麻烦,导致国内的手机终端业务也受到波及。在这个关键时刻,任正非首次接受采访,代表华为暴露自己,传递出“我们是一个负责任的好企业”的信号,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信任。

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华为顺利转型成功,成为中国最知名的龙头企业之一。

至于公司透明化的另一大原因,制约权力,其实也很好理解。

人性是有弱点的,哪怕再秉公职守的企业家,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也很容易迷失自我。

任正非知道自己不是圣人,所以为了杜绝自己有通过歪门邪道攫取个人利益的邪念,最好的办法,就是主动暴露公司财务数据。一旦员工、高管、舆论和社会都可以监督自己,他自然就会断了这份邪念了。

美国著名的大法官布兰代斯说过一句名言:“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灯泡是最有效的警察。”当权力被暴露在阳光下之后,“独断独裁”的行为就会得到极大的遏制。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公司打破和民众“信息不对称”的壁垒,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毕竟,虽然藏着掖着自己的运营状况,可以闷声发大财。然而另一方面,当公众对一家企业一无所知的时候,别说拥趸了,连基本的信任都没有,谈何产生购买产品的念头呢?

换个角度想,其实公司运营越来越透明化,也是信息时代不得已而为之的事。

毕竟只要某家公司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就迟早会吸引大批拿着显微镜来观察的人。其中有普通老百姓,也有竞争对手,或者更严重点,还有“黑公关”。

与其这时被别有用心的人散步谣言,暗中挖黑料,还不如让自己成为真实信息的第一来源,树立出一个“健康、开放、负责任”的企业公民形象。

既然在黑屋子里躲不住了,与其遮遮掩掩,还不如主动走到阳光下,大口地深呼吸一下。也许你会发现,拥抱透明的感觉,其实也没那么可怕。

P.S:想要加群了解更多关于传播学的知识,请在公 众 号《西门君不吐槽》留言“传播学”三个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