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由瑞兽到瘟神

蝙蝠:由瑞兽到瘟神

五福捧寿


五福和合


迎福纳祥


多福多寿


翘盼福音


蝙蝠在中国古代是吉祥物。一般在大门上,栏杆上会出现。有福运临门的意思。慈禧的陵殿中就有五蝠捧桃,多福多寿的意思。

我国古代蝙蝠经常和鹿、仙桃一起运用,代表福禄寿。

在中国古代,把蝙蝠美化成蝠身蝠翅卷曲自如,翅展祥云,风度翩翩逗人喜爱的奇趣祥瑞之物。因“蝠”与“福”同音,蝙蝠成了幸福与好运的吉祥物,凡以福为主题的吉祥图案,均少不了蝙蝠的形象。蝙蝠亦名伏翼,古代有飞鼠之称,据说能活五百岁的蝙蝠是白色的,头也变得很重,以致倒垂,故称倒挂鼠,将这种倒挂鼠风干研成粉末而服食,有延年益寿的作用,所以蝙蝠又称仙鼠。



东晋道士葛洪的《抱朴子》中记载,“千岁蝙蝠,色如白雪,集则倒悬,脑重故也。此物得而阴干末服之,令人寿万岁”,千年的白色蝙蝠,能让人长寿,这未免有些神话,但也说明道家对蝙蝠的重视。不过,蝙蝠身上的确有一种东西可以入药,那就是它的便便,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夜明砂。


夜明砂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同一件事往往有不同的看法。例如,西方人认为蝙蝠是魔鬼、女巫和吸血鬼的化身,他们对蝙蝠非常反感,而中国人认为蝙蝠是“幸福”的象征,被称为“天蝙蝠”、“仙鼠”和“福鼠”,他们非常喜欢蝙蝠。不同的好恶造就了不同的蝙蝠形象。西方的蝙蝠强调写实、丑陋和凶猛,而中国人则用抽象的手法来描绘蝙蝠,把丑陋变成美丽。


清康熙年间画珐琅桃蝠纹瓶

清同治年间黄地红蝠金彩团“寿”字渣斗

商代 玉质蝙蝠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最早可见的蝙蝠形象出现在商代的玉器上。中国国家博物馆里有一只商代早期的玉拍。它有一个戴王冠的动物脸在前面,并描绘与阴线。它有一个喙,细细的眉毛,圆圆的眼睛,竖着的耳朵和一个挂着的大鼻子。两侧的翅膀向后伸展,呈波浪状。抓着蝙蝠翅膀的动作被夸大了,蝙蝠原本的面部特征被神化为动物的脸,非常神秘。在同一时期的青铜器中,很难找到准确的蝙蝠形象。我们不清楚古人是如何把蝙蝠看作一种动物的。虽然《尚书》中出现了“五福”的概念,但在当时蝙蝠的称谓和读音不同的情况下,不可能用谐音法把“福”替换成“蝙蝠”。



《书·洪范》云:「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纹命。」攸好德,意思是所好者德;考纹命即指善终不横夭。「五福捧寿」寓意多福多寿。还有以万字和蝙蝠组成图案叫「福寿万代」。


清代金镶珠九蝠挑头


清乾隆 黄色缂丝云蝠寿袷袍


慈禧1898年福寿双全图


蝙蝠的形象出现在东汉的铜镜中。在这一时期,有一种叫做连续弧镜的镜子,它实际上是一个有四个叶瓣的变形镜。这种镜子的显著特点是,靠近纽扣座的四个叶与纽扣座分离,独立发育,形状像蝙蝠,向外辐射,占据了镜子背面的中心。汉代背面镜子上的图案寓意吉祥。由草叶图案演变而来的蝙蝠图案应与汉代流行的神仙观念有关。在那个时候,有一个民间传说,蝙蝠生活在中如洞可以活得很长,因为他们可以喝洞里的水。几千年后,它们的身体颜色也发生了变化,从黑色变成了白色,变成了“不朽的老鼠”。



山西晋中王家大院敬敬业堂门口有一组砖雕照壁,上面刻有“五福捧寿”图案,代表五福临门,福寿双全。蝙蝠的“蝠”与“福”是谐音,所以象征幸福平安之意。五福是指:福(幸福)、禄(俸禄)、寿(长寿)、喜(有喜事)、财(财富)。


王家大院恒贞堡的东门门楣上刻有“五只蝙蝠”,配有“四个吉”,希望五福临门,四季平安。


王家大院敬业堂后院的窗棂上,刻有“四只红色蝙蝠”,取“四福齐来”的意思,四只蝙蝠围一个圆圈,希望四面八方的福气都能聚集此地,同时“红色蝙蝠”取“洪福齐天”的吉祥寓意。


王家大院乐善堂内有一组石雕柱础石,第三层刻有“蝙蝠祥云”,取“福祥双致”、”幸福吉祥”的意思。

恭王府后罩楼蝙蝠造型窗户


北京恭王府将“福”的装饰性与古代建筑的结合达到了极致。据说,恭王府花园内共有一万只蝙蝠——园中建筑上共有9999只蝙蝠,加上康熙御笔的“福”字碑,正好一万个“福”字,因此恭王府又被称为“万福园”。

在恭王府的古建筑上,“蝠”与不同的传统图案相结合,代表了不同的吉祥寓意,比如在“磬”式窗上下配以蝙蝠及鲶鱼形成“福庆有余”,蝙蝠与卷云纹构成“福运绵绵”;以“石榴”窗配缠枝莲,取“多子多福”之意;在“桃”形窗上饰祥云、蝙蝠等,象征“福运绵绵,万福万寿”。



即便到了改革开放后,蝙蝠依然是民间喜欢的象征,蝙蝠衫便是一例,蝙蝠衫样式的服装从八十年代一直流行到如今。


2020年1月末,武汉市爆发由冠状病毒引发的新型肺炎,传说冠状病毒的宿主即为蝙蝠。相关专家表示,野生动物或家禽、家畜等活体动物,与其他动物的交互史并不清晰,接触它们有可能令人感染罕见的病原体,暗藏危险。

蝙蝠从此跌落神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