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深受非洲人民的信任和尊重?一条铁路让他们永远分清敌友

中国为何深受非洲人民的信任和尊重?一条铁路让他们永远分清敌友

文|白孟宸

1951年和1964年,坦桑尼亚和赞比亚分别取得独立。为了进一步争取民族独立,两国希望能够将英国殖民当局放弃的坦桑尼亚至赞比亚铁路计划予以实施。英国在1952年完成铁路沿线初步勘探后,一方面从工程实现角度认为困难太大,耗资巨万,另一方面担心铁路加强两国的联系尤其是经济往来,不利于殖民当局分而治之而放弃了修路计划。

作为出产铜矿的内陆国家,赞比亚的经济完全依赖铜矿出口。而独立的赞比亚丧失了殖民者控制的罗德西亚铁路,只能寻求从坦桑尼亚获得出海口。而西方势力把持的世界银行和联合国都拒绝帮助坦桑尼亚和赞比亚。1964年坦赞两国被迫向英国寻求支援,但英国却以缺乏资金为由拒绝。1965年9月21日,美国为掌握这一地区,首先推动英国和加拿大对坦赞铁路进行联合勘测,其后美国国际开发署却在拒绝坦赞两国的同时,将美国国内的铜矿垄断集团推到前台。这一切让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哀叹:“它们在援助别的国家进行建设的问题上很少以慈悲为怀。”

中国、坦桑尼亚和赞比亚工人在坦赞铁路工程现场工作。

西方不亮,也许东方会亮?坦赞两国又转向了中国和苏联,甚至当面向勃列日涅夫陈述坦赞铁路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巨大意义。苏联方面却连连摆手,公开表示埃及阿斯旺大坝已经耗费了太多资源,苏联没有能力提供援助。

正当坦赞两国万念俱灰之时,中国人来了。周恩来曾多次强调,援助亚非民族国家“是我们不可推卸的国际主义义务”,而且“这些国家的建设工作做好,他们反对帝国主义力量增强了,就是对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支持”。而且作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周恩来敏锐地发现了坦赞铁路作为战后非洲最宏大的铁路建设项目,如果由中国人协助完成,将成为中国援助非洲的一种象征。1965年2月,坦桑尼亚商业部长巴布同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何英会谈,明确提出希望请中国援建坦赞铁路。随后周恩来组织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主任方毅和铁道部部长吕正操等人开会讨论坦赞铁路项目。会上对于坦赞项目,各方曾提出与其援建这么庞大的项目,不如多做一些中小项目。周恩来明确表示,关键问题是中国必须是真心实意地同意帮助修建,而不是虚情假意的政治游戏。

1965年6月,周恩来首次对坦桑尼亚进行了访问。此时受到美苏英法的联合压力,尼雷尔等坦桑尼亚领导人曾表示如果有可能,还是希望请西方发达国家来修建坦赞铁路。周恩来对此表现出了开明和豁达,他表示:“西方国家果真能修,中国乐见其成。西方不修,中国一定修。如果西方中途停工,中国接着修!”而且周恩来还建议将中国将援建铁路的消息向世界宣布,以方便坦赞两国到西方去争取援助。

1965年6月8日,周恩来出访坦桑尼亚,坦总统朱利叶斯·尼雷尔(左)亲到首都达累斯萨拉姆机场迎接

为了保证铁路达到高水平,周恩来亲自带队考察了坦桑尼亚当时的铁路体系,随后明确指示铁路修筑标准要略高于原有铁路。回国后,周恩来与吕正操等多次就坦赞铁路援建计划进行讨论。8月22日,12名专家组成的中国勘探组抵达坦桑尼亚,仅花费4个月就完成了勘探工作,并将报告直接递交尼雷尔总统。中国方面根据勘探报告计算得出铁路需耗资7.14亿元,所需设备材料运输量约83万吨。周恩来与吕正操等逐一确定了所需人员、机车、钢轨和车辆的供应方,铁路专门人才由上海交大和北方交大培训,机车由青岛四方机车厂负责、敞篷货车由株洲车辆厂生产。

对于中国人的热情支持,赞比亚和坦桑尼亚人民是欢迎的。但两国的上层则忧心忡忡。例如赞比亚就担心中国援建铁路会导致西方撤走所有援助,但随着西方国家策动南罗德西亚单方面独立,赞比亚上层终于看清了谁是敌人,谁是朋友。1966年8月周恩来对来访的赞比亚副总统卡曼加明确表示:“我们的任何援助和贷款,都没有特权和政治条件。”1967年6月21日赞比亚总统卡翁达首次访华,面对毛泽东提出的“先独立的国家有义务帮助后独立国家”,卡翁达终于相信了中国人援助非洲是真诚的。

在坦赞铁路勘探和施工过程中,周恩来以大国总理特有的燮理阴阳的本事,不断推动整个项目向正确的方向前进。坦赞铁路全长1859千米,横贯东非和中南非。如果从工期角度考虑,应该采取多段同时修筑的方式,但周恩来根据坦赞中三国各自的特点,提出了“由东向西,先坦后赞”的方针,事后证明这一方针有效地降低了修筑风险和成本。而且周恩来也强调在施工中增加机械,减少人工,并要求机械要力争本国生产、少用进口设备。但在关键时刻,他也多次协调各方从国外购买继续的施工设备,保证工期。

全线接轨通车

1970年10月26日和28日,坦赞两国与中国一起在铁路的起止点分别举办了开工典礼。坦赞两国都衷心希望邀请周恩来参加典礼,但由于此时周恩来国事繁忙,只得亲自向两国大使做了说明,并保证铁路建成时一定参加竣工典礼。但是5年后,坦赞铁路全线贯通时,周总理已经病重,但仍专门叮嘱邓小平代为参加竣工典礼,兑现5年前的承诺。

在整个铁路修筑过程中,中国先后派出5万人次的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曾同时有1.6万名中国工人奋战在坦赞铁路施工项目上。为了体现中非平等,周恩来明确向尼雷尔总统表示:“我们的技术人员同当地专家工人一起劳动,不能特殊化,这很重要。”而且周恩来特别强调在整个项目过程中要使坦赞人民掌握全套技术和经营管理,训练好当地人员,再把项目交给受援国使用,指出“这才算是完全做到了援助”。

坦赞铁路从1970年10月动工,至1976年7月全部完工,中方共投入9.88亿人民币(西方计算总价在4亿美元以上),有70人为这条伟大的铁路献出了生命。铁路通车后,为推动南部非洲民族独立和紧急整合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曾经对坦赞铁路未来不抱希望的卡翁达总统也坦言,中国建设这条“伟大的自由之路”是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深入而真诚合作的伟大见证”。

但真正让中国赢得非洲信任和尊重的,是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一代代愿意为非洲发展添砖加瓦的中国人的真心付出。美国女学者黛博拉在她的《龙的礼物:中国在非洲的真实故事》中坦言,周恩来等老一辈中国革命家确定下的中国援非原则,例如尊重非洲政府的主权、注重基础建设等与西方在援助非洲中惯有的捆绑援助、附带条件,不愿意让非洲国家获得能力,歧视非洲劳工等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