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囧妈》中,谈谈我们如何与母亲相处

从电影《囧妈》中,谈谈我们如何与母亲相处


每一个孩子都会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这从来都不是一种罪过。每一个孩子都爱自己的父母,这从来无须怀疑。


但是,我们为何总是与父母不能好好相处?甚至,好好说话都不可能?


这是《囧妈》带给我们的思考。我们都很爱自己的妈妈,但是却愕然发现,我们不知道怎么去爱妈妈。


为何我们不会爱妈妈?因为我们认为,妈妈同样也不会爱我们。


我相信《囧妈》里很多场景大家看了都会有共鸣,下面我就来列举一下。


(一)啥事都管的母亲


电影中的母亲,像极了现实中大部分这个年龄段的母亲,为了跑去莫斯科红星大剧院表演,宁可放弃飞机不坐,非要赶这六天六夜的国际列车。而且她为了乘坐这趟长途火车,似乎把整个家都搬了过去。电饭煲、美容仪、面膜、榨汁机、泡脚盆……甚至连泡脚用的养生石都带了。


这么一个细无巨细的母亲,对于儿子的掌控力也可想而知。她一直很关心儿子的婚姻状况,关心儿子干嘛不要孩子等,把儿子弄的万分恼火。从一开始,儿子就没打算陪母亲去莫斯科,中途一次次下车,要不是因为意外而重新一次次上车,他其实从内心里非常抵触和母亲同行。以至于后来出现不管他在打电话还是发语音交待工作时,母亲不停往他嘴里塞吃的,弄的他忍无可忍往火车窗户外把小西红柿一个个的扔出去。

(二)十米之内的母亲


由于母亲管的太宽,儿子和娜塔莎去餐厅吃饭也要跟着,一开始就想跟着一道去,被儿子阻止后还叫来列车员一道跟着,总之真的啥事都要管,企图要把儿子逼疯的节奏,相信很多观众看到这里仿佛看到自己的母亲。


我曾经听很多人跟我说,自己的母亲如同如来佛一样,感觉自己再怎么蹦达,都如同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我相信主角徐伊万也一样,他只要还在这列火车上,就感觉母亲如影随行的一直跟着,永远也跳不出母亲试图掌控的手掌心。


他自己也说了,其实母亲看到的其实是希望改造后的儿子,而不是真实的他。电影中的徐伊万是这么说的:“在你心里面住着一个幻想出来的儿子。他应该吃几块红烧肉,脸上的肉是横着长还是竖着长,什么时候要孩子,膀胱几点钟排水,你全都设定好了。你为什么要那么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这么多年过去了,难道你没发现吗?我并不是那个你想象中的儿子。”


妈妈惊讶地问:“你不是我的儿子,那你是谁的儿子?”徐伊万觉得没办法和母亲沟通,就此作罢。

(三)任性的母亲


因为谈到父亲的过世,母亲很悲伤,儿子也很痛苦。于是母亲任性的提前下车,又坐上汽车到了冰天雪地里一个人静静地坐着,儿子只得拖着沉重的行李箱无奈地在后面跟着。


看到这一幕,相信很多观众和我一样动容,中年危机的儿子,事业婚姻都遭遇危机,还有这么一个不省心的母亲。


不过后来两人在冰天雪地里的敞心交谈,倒是母子关系转化的起点。有这么一个任性的妈,和她说话还得处处注意方式方法,思想还有代沟,想要真正的沟通,真的有些难度。

(四)实现梦想的母亲


我们是不是应该帮助母亲实现她年轻时没实现的梦想?很多人起初都和主角一样,认为这种花钱去国外演出简直就是不可理喻,不过既然母亲喜欢就让她去吧。不过谁都不想自己一块陪同坐六天六夜的火车去,那简直分分钟坐如针毡。


起初徐伊万和别人说他妈妈已经七十多了,我当时还在想:你的母亲很年轻了,不仅仅是外表上的,她还能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她就有一颗年轻的心。当她最后站在舞台上高声歌唱,那一刻她的人生就是辉煌的。


是的,尽管妈妈有着各种各样的缺点,也有着诸多的优点,她们不是完人,她们毕竟是生我们养我们的母亲,虽然试图掌控与改造,出发点也是为了我们好。

妈妈不是完人,妈妈也会有过错,那么我们该如何与妈妈相处呢?


(一)换位思考


我们为何总觉得自己与妈妈难以沟通?正如我们不了解妈妈一样,我们认为妈妈其实也不了解我们。妈妈不了解我们的工作有多忙有多累,妈妈永远不了解我们的应酬有多重要(她只看到我们喝太多酒不好),妈妈永远不认为我们没有时间听她发60秒的语音(她认为这是爱的关心),妈妈永远怕我们饿死(我反而感觉徐伊万要被妈妈撑死)……


因为我们两辈人成长在不同的年代,我们有着不同的思维,我们看待事物的方法自然也不尽相同。我们和母亲成长的年代,正好是社会急剧变革的年代,人的思想也随之急剧改变,很少有两代人会像我们这样有着如此大的落差。但正因如此,我们更需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更加理解妈妈那辈人。


就像我妈,和剧中的囧妈一样,年轻时当知青下放到农村。因此只要我一旦军训或者去乡下,比如我会说几天不洗澡真难受,其实我也不是抱怨,就是叙述乡下的情况。然后我妈总会说:你现在已经很好了,我当初下放十年,受了多少苦,几天不能洗澡算上啥,我们还得辛苦挣工分,然后干完农活回家还没饭吃,还得自己做饭……总之那些老黄历我听到耳朵起茧子,真的不想再听了;但是现在,换位思考之后,我会觉得,母亲其实不是在诉苦,她也是在教育我,她教育我忆苦思甜。就算她罗嗦一下,那又何妨?


有的读者在这部影片下方留言说:能被妈妈唠叨是幸福的,因为自己的母亲已经早走了。看到这条留言,我心里有些感慨,是的,能被妈妈唠叨是幸福的,毕竟她们是我们的母亲。

(二)放下戒备,试图走进对方内心


正如电影中所说,爱不是控制与索取,爱是接纳与尊重


电影中如果不是出现熊,也许母子俩不会那么快的冰释前嫌;现实中当然很少会有那样的意外出现,我们很少会遇到生死决择。但是我相信,尽管我和我妈整天绊嘴,就算遇到生死关头,我妈也会和剧中的囧妈一样,关键时刻会选择牺牲自己。


是的,我相信妈妈紧要关头会为了保护我而选择牺牲自己。为何我能够明白甚至理解这些,我为何还是和妈妈处不好关系呢?可能还是没有放下戒备吧。我们总认为妈妈不够完全理解我们,不管是不是真的理解,我们要相信,母亲的出发点是好的,即使有时她们的做法也不是那么正确。


我看到主角徐伊万愤怒且绝望地对母亲说出“十米之外”的话语时,我觉得真的说出了自己的心声,相信广大观众也是一样。曾几何时,我们也想和他一样去浪迹天涯,原因无非就是为了离开自己母亲。为何会说出这样的话,就是因为对母亲有戒心,感觉母亲走进了个人的安全地带,而这安全地带,是陌生人不允许进入的。


那么,母亲是陌生人吗?是的,最起码在那时是的。其实母子俩在过去的几十年一直都是。如果不是后来遭遇熊,也许母子的关系不会出现转折。其实在遭遇熊之前,他们能在冰天雪地里交谈就已经相互放下戒备,迈出很了不起的第一步了。

(三)理解这份沉重的爱


其实最让我不好受的,是冰天雪地里,妈妈对徐伊万说:你只看到他是你爸爸,你看不到他是我丈夫。如果不是为了你,我也许早就撑不下去了。


其实这也是我最不想听到我妈妈说的这句话:我能撑到今天完全是为了你。我会觉得,这份爱太沉重了。上中学时,我曾经妈妈说:“你都已经照顾我爸这个病患6年了,你太苦了,我劝你就离了吧。”其实我说这话完全是为了她好,我发自内心为了她好才说的这些。但当时她却暴跳如雷,认为我是在忤逆,认为我说这话是大逆不道。所以这之后的很多年,我都不敢在她面前说出我的心里话,哪怕我认为是极其正确的话。


有时我也在怀疑,她到底是为了我,还是因为她不想改变自己?有时甚至都不敢再往下去想。


活到将近不惑之年,我渐渐不再去思索这个问题。看到这部电影之后,这个念头又在我脑海里冒出来,但我已经不再苦苦追寻这个答案。我理解这份沉重之爱,不管是为了我还是她自己不想改变,她能够在这个家苦苦坚守几十年,真的太不容易,我们需要理解并且接受,我们也只能这么做。

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母亲,我们也不要试图去改变,而是要包容与接纳。没人不希望自己拥有一对开明且具有指明灯属性的父母,但并非所有的父母都自带这样的属性。或者说,有的时候,他们自己都没能活明白。但是不要紧,我们要先做好自己,先把自个儿活明白,我们不能寄希望于父母改变,我们先做好自己的改变。只有我们自己强大了,我们才会变的包容,才会理解,才会尊重,我们站在高处看待问题,才会找到问题的根源。


正如柏燕谊所说: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多多少少携带着爱的伤痕。在这一生中,我们渴望爱,寻求爱,被爱祝福,也被爱伤害。父母就算再爱子女,也要记住,子女不是你,而是他们自己。子女再爱父母,也要记住,你首先要做好自己,才有能力审视、承担、回应父母的爱。

愿每个人都能与主角徐伊万一样,正确找到自己,正确处理与妈妈的相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