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瀛海上刺客”——日本海军舰队型驱逐舰杂谈

“东瀛海上刺客”——日本海军舰队型驱逐舰杂谈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刺客的经典形象应该是:身形轻快,手持利器,善于在夜间悄无声息地出没行动.....。如果将这一观念具象化并试图在海上找到相关例证的话,那么装备氧气鱼雷(航迹小且威力巨大),具备高航速与高机动性,善于夜战的日本海军驱逐舰无疑是最好的样例。早在1905年日俄对马海战期间,时任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的东乡平八郎海军大将就曾使用驱逐队扫荡了在舰队决战中遭到重创的俄国主力舰,效果良好,首开驱逐舰部队参与大舰队作战的先河。以此为开端,日本海军在驱逐舰发展上产生了高速化,重雷装化的倾向。

一、“剑走偏锋”——日系驱逐舰的另类进化史

19世纪时的日本帝国海军可以说是全方位以英国皇家海军为师,在军备发展上也是紧盯伦敦的动向不放。在英国海军完成最早的“哈沃克”号驱逐舰后,日本海军立即收集情报,深入研究,认为这一新舰种极具潜力,于是分别向英国亚罗船厂和桑尼克罗夫特公司订购了6艘驱逐舰,前者为“雷”级,后者为“东

日本海军最早的驱逐舰之一——“东云”级“阳炎”号(初代)

云”级,是为日本海军驱逐舰之始。在1900年至1903年间,日本又向英国订购了“晓”级(初代)和“白云”级。在订购外舰的同时,日本海军也尝试自行建造,横须贺海军工厂于1903年开工了“春雨”级,综合了两家英国船厂的设计特点,这是第一级日本国产驱逐舰,共建造7艘。以上几级驱逐舰在日俄战争时期随同联合舰队参加了多次海上战斗,尤其是在1905年5月27日夜间扫荡俄国主力舰的战斗中表现异常突出,促使日本帝国海军坚定了将驱逐舰部队投入舰队决战的决心,自此,日本帝国在驱逐舰应用上独辟蹊径地走出了一条与欧美国家截然不同的道路。此后,在“春雨”级基础上日本海军又进行了扩大改良,在1905年至1909年间建造了32艘“神风”级(初代),建造厂家也由海军船厂扩大至民间船厂。从“雷”级到“神风”级,日本海军逐步消化和掌握了驱逐舰的设计技术,并形成了批量建造能力。

“神风”级驱逐舰“潮”号,摄于1920年,俄罗斯海参崴港

日俄战争后,在英国海军建造1000吨级驱逐舰的刺激下,日本海军驱逐舰也开始趋向大型化和重武装化。1911年开工的“海风”级排水量首次突破1000吨,凸显出高航速和重武装的特点,并为此后各级日本驱逐舰所继承。为了吸取最新技术,日本海军于1915年向英国亚罗船厂订购了2艘“浦风”级,采用混合动力系统,这是日本海军最后一级外购驱逐舰,同时也是首级装备533毫米鱼雷的日本驱逐舰。为了节约成本,日本海军采取同时建造1000吨级一等驱逐舰和500吨级二等驱逐舰的方针。在1911年至1918年陆续入役一批一等及二等驱逐舰,上述部分级别驱逐舰被编入了第二特务舰队,前往地中海参与了为协约国运输船队护航的任务,这一远征对日本于战后取得特殊利益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地中海某地驻泊的第二特务舰队的驱逐舰群,此次远征对日本于战后取得特殊利益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众所周知,羽翼渐丰的日本海军在大正时代以抗衡英美海军为目标开始推进野心勃勃的“八八舰队”计划,在建造新型主力舰的同时,与之相对应的配套驱逐舰建造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在“八八舰队”案实施期间,日本帝国海军先后开建了“矶风”级、“桃”级、“江风”级、“枞”级、“峰风”级、“野风”级、“神风”级(二代)等一系列驱逐舰,特别强调能够参与主力舰队之间的战斗。此时的日本海军对于扩充驱逐舰部队的实力已经到了狂热的地步,终极目标是新建100艘以上的各型驱逐舰。不过,1922年的一纸协议最终将一切都改变的面目全非。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海军强国为限制海军军备于1922年签订了《华盛顿海军军备条约》,尽管日本帝国的代表虽然在会上不断强调日本对海军的"特殊需要",但仍然只获得了大约为美英两国60%的建造吨位。这样,原先的“八八舰队计划”流产,单靠主力舰硬碰硬对抗美英海军的胜算就小了很多。日本人决定另辟蹊径,即增强辅助舰实力并制订了先行削弱敌人,再出动主力战舰部队粉碎敌舰队的“九段渐灭”作战方案。

“九段渐灭”作战方案示意图

据此,日本海军决定不再建造二等驱逐舰,并在《大正十二年度舰艇补充计划》中要求建造1400吨级一等驱逐舰24艘。由于当时日本海军在太平洋上的主要对手美国装备了一水的重装甲战列舰,防护能力非常突出,因此,此前的“神风”级驱逐舰装备的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已经不堪重任,需要对武备进行进一步的提升强化。在这种思想的直接影响下,人类战争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口径鱼雷发射管——610毫米“十二年”式鱼雷发射管登场了,而装备这种鱼雷发射管的驱逐舰便是“睦月”级驱逐舰。自此,大口径鱼雷发射管成为了日系驱逐舰的标配和最显著特征,日本海军在重雷装化的道路上也越走越远直到万劫不复。

1930年时的“睦月”号,隶属于第30驱逐队

完成设计后的“睦月”级在20世纪20年代的各国海军中已经完全可以算是重武装高性能的驱逐舰了,但已经痴迷于不断强化辅助舰实力的日本海军竟然对“睦月”级的性能还不满意,于1924年进一步提出了所谓“理想性驱逐舰”的具体指标,其数据在当时只能用“变态”二字形容。总体上要求在超过“睦月”级航速的基础上,雷击能力和炮击能力均要达到前者的1.5倍,同时为了适应夜战需要,舰体还需要尽量小型化。对于新式驱逐舰的设计建造,日本海军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的对策委员会并启用有“造船鬼才”之称的藤本喜久雄大佐(造船)担任基本计划主任。最终在1700吨的舰体上设计出了一款划时代的新式驱逐舰。一时间,世界各海上列强为之惊诧不已,日本海军则骄傲地将其命名特型,以示该级舰的特殊地位(强于各海上列强的同型军舰)。

特II型驱逐舰“绫波”号,该舰日后于所罗门海域取得了重大战果

然而,随着1930年《伦敦海军条约》的签订,日本海军企图通过继续研制特型一类的超级驱逐舰来克制太平洋上的主要对手的设想彻底破灭,但已经愈发极端的日本帝国并没有放弃强化驱逐舰战力的努力,正所谓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在这样的背景下,于1931年制订的《第一次海军军备补充计划》中明确提出了要在1400吨级的舰体上建造出航速、续航力及武备等主要指标基本等同于特型的新式驱逐舰的要求,这就是“初春”级诞生的大背景。可以说,“初春”级在标准排水量较特型少280吨的情况下还强行塞入与后者差不多的各种设备,这本身就是在巨大压力下产生的一种“赌博式”的尝试,留下了巨大的设计隐患。1934年3月发生的“友鹤事件”则彻底暴露出超重武装舰船的缺陷,在随后的调查中,“初春”级被认定为复原性有严重缺陷,可以说是为了追求过高的战斗需求而罔顾客观实际的失败设计。xian'd

改装前的“初春”级驱逐舰是强行在小舰体上堆砌重武装的失败之作

由于前述“友鹤事件”的影响,计划建造12艘的“初春”级在完工了6艘之后就被迫停止建造,设计方案也被重新修订。这就是被称之为“初春”级扩大改良型的“白露”级的由来。相较于失败的“初春”级,本级舰依旧算得上是设计非常精妙的舰型。“白露”级原本计划建造14艘,但在建造过程中日本海军认为受到条约限制的中型驱逐舰存在作战能力不足的问题,因此本级舰最后4艘的建造计划被取消,改为重新设计建造大型驱逐舰。可以说,“白露”级为日本海军后续驱逐舰的设计建造打下了基础。

由于已经确定不再续签相关军备条约,因此新式驱逐舰排水量的限制实际上已经无从谈起。于是,舰政本部第四部很顺利地拿出了一级标准排水量达到2000吨级别的新设计,这就是日本海军新一代驱逐舰的开山之作——“朝潮”级。虽然是“白露”级的后续级别,但排水量明显放大的本级舰实际上与此前已经大型化的特型有更多的相似点,除了装备同样强力的火炮及鱼雷兵器外,充分吸取了“第四舰队事件”经验教训的设计人员明显加强了本级舰的舰体强度,排水量较特型则增加了300吨。大量使用了新技术的本级舰可以说是具备了相对完善的性能,成为了后续日系驱逐舰的样板之作。

”朝潮“号驱逐舰,本级舰的设计较为成功,成了后续日系驱逐舰的样板之作

虽然“朝潮”级较前期的“初春”级与“白露”级在性能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但速度和续航能力上的不足还是无法让日趋膨胀的日本帝国海军感到满意。于是,又开始编制建造大型化驱逐舰的预案。对于新造的大型驱逐舰,军令部要求在舰体尺寸上要与特型驱逐舰相同,配备的武备不能弱于特型,同时,航速与航续力要超过“朝潮”级驱逐舰。但经过舰政本部测算,要满足上述条件,意味着新舰无论是舰型还是动力系统都必须重新进行设计才行,这样会浪费过多的时间和资源,对于当时面临极度紧张局势的日本来说,此类浪费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的。因此,舰政本部最终拿出了折衷设计方案,该方案明确新舰的公试排水量不超过2500吨,最大航速可达35节,续航力达到5000海里/18节,武备不弱于特型。军令部权衡后对此方案表示认可,这就是后来被称为理想型驱逐舰的最初方案,也是“甲型驱逐舰”的基本设计方案。 由于在舰体、航速、武备等方面均实现了较好的平衡并且属于在无条约“束缚”情况下做出的完全发挥性能的设计,因此,“甲型驱逐舰”一经完成便成为了日本海军水雷战队“当之无愧”的主力驱逐舰。

1945年状态的”雪风“号驱逐舰,该舰是甲型驱逐舰中最负传奇色彩的

与英美等海上列强一样,日本于二战爆发前同样开始注意到飞机对船舰的威胁,为了满足舰队防空需求,日本海军转而开始着手研究具备较强防空火力的“防空直卫舰”。1938年的设计案初稿呈现的是装备有8门100毫米主炮、2座双联装25毫米机关炮、但不装备任何鱼雷发射管的新式舰艇。然而,部分传统派的日本海军高层无法接受驱逐舰不装鱼雷武器的极端想法,要求安装与甲型驱逐舰同等的鱼雷兵装。但如果要满足这种需求必然会大幅度增加舰船的排水量和建造成本,最后双方妥协,于修订案中规定加装一具四连装鱼雷发射管并配备再装填装置,标准排水量也相应得到了提高。这就是后来被称之为“乙型驱逐舰”的“秋月”级。本级舰在战争中主要伴随航母机动部队行动,担负舰队防空任务,战损率达到50%。

正在猛烈对空射击的”初月“号,四座双联装高射炮塔是本级舰的突出特征

战前,日本海军获悉美军新型驱逐舰的航速已达到37节以上,而新型战列舰的航速也超过27节,相比之下阳炎级35节的航速明显不利,单轮8枚鱼雷的齐射能力在同期各国驱逐舰中也不算突出。为在预想的舰队决战中获得更强悍的鱼雷突击能力,日本海军要求设计一型高速重雷装驱逐舰,这就是丙型驱逐舰。该级舰的设计重心着眼于高航速和提升雷击能力,配置了新型锅炉,相比阳炎级提高了44%,航速达到40节。武备方面也非常夸张,配置了3座零式五联装鱼雷发射管,一次可齐射15枚鱼雷,堪称空前绝后,成为日式驱逐舰的“航速雷击双料王”。丙型驱逐舰仅建造了1艘,即1943年5月完工的“岛风”号,而此时战争的进程已经让该舰永远失去了发挥雷击能力的机会。

日式驱逐舰的“航速雷击双料王”——”岛风“号

二、“打满全场的炮类兵装”——三年式舰炮

20世纪20年代,日本海军获得了美国准备为新建造的战列舰配备127毫米级别副炮得情报,当时正值《华盛顿海军条约》签订前后,考虑到达成对美战力七成已不可能,因此开始将原先的“迎击决战”构想修正为“九段渐灭作战”构想,在该构想中,驱逐舰部队必须顶着敌舰的炮火在夜间发起抵近雷击,这样一来,单靠其他舰只得火炮支援是无法接近目标的,必须依靠驱逐舰自身装备的至少不亚于敌方主力舰副炮口径的舰炮来压制对方的火力。此前,日本海军各型驱逐舰装备的最大口径的主炮也只有120毫米,因此,新炮的设计开发势在必行,1924年10月,军令部正式提出开发新式舰炮的要求,但具体的试制工作早在1923年就已经开始了,新舰炮最初被定名为十三式十二厘舰炮,后于1929年11月正式改定为50口径三年式12.7厘米炮并一直使用到战争结束。

三年式舰炮口径127毫米,炮长6.48米,50倍径,炮身重量4.2吨,使用了身管自紧技术,内旋膛线36条,身管寿命550发。使用分体式弹药(主要是考虑到分体式弹药消耗铜资源较少),弹丸重量23.5千克(榴弹,本炮不配置穿甲弹,通常只配用榴弹及可兼顾对空和对地的三式弹),发射药重量7.67千克,初速910米/秒,膛压2840千克/平方厘米,最大对海射程18445米(44度仰角时),最大平射速度11发/分,单炮俯仰速度12度/秒,炮塔旋回速度6度/秒。

三年式舰炮在问世时就配备了全封闭式主炮塔,炮架安装在外壳厚度为3.2毫米的炮塔内,这在当时的世界各国是首创,虽然从防护力上看只能防御部分破片杀伤,但对抗大风浪和恶劣天气却是绰绰有余,直接提高了炮组人员的士气和战斗效率。三年式的主炮塔共有4种型号,分别为A型(装备特I型驱逐舰)、B型(装备特II型、特III型、“初春”级前4艘、“夕立”号)、C型(装备“初春”级后2艘、“白露”级、“朝潮”级、“阳炎”级、“岛风”级)及D型(装备“夕云”级)。各型具体的区别点主要包括:1、A型无法实现各炮独立俯仰;2、B型和D型的最大仰角可达75度,具备有限的防空能力,但受制于无法全角度装填,对空射速过低、炮塔旋回及俯仰速度较慢、缺少可靠的对空指挥装置等因素,实际对空战斗能力趋近于零;3、A型使用的是人力装填,其于各型均配备了半自动装弹机,D型还配备了机械式引信装定装置。

三年式的主炮塔型号

三年式舰炮作为打满太平洋战争全场的主力舰炮,装备了除“睦月”级和“秋月”级之外的全部舰队型驱逐舰,是日本海军驱逐舰部队当之无愧的主力舰载火炮,虽然在对海性能方面较为出色,但与美国方面装备的MK12型高平两用炮相比,除了在最大对海射程上占优外,在高爆弹重量,单位时间内投射弹药数量(考量火力效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对海/空射击速度,持续作战能力等方面均处于劣势,总体性能上不敌美国产品。

三、“忍者大杀器”——日本驱逐舰的鱼雷兵装

众所周知,日本海军在战前开发了号称领先西方二十年的新式鱼雷兵器——九三式氧气鱼雷,但有了新式的鱼雷,还必须配备有相应的鱼雷兵装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鱼雷战的威力,在这一方面,日本海军同样没有停下研发的脚步,以下就简要介绍一下日本海军装备的鱼雷发射装置及配套的再装填装置。

于自卫队江田岛术科学校保存至今的氧气鱼雷,左为潜艇用的九五式,右边即为水面舰艇使用的九三式

在制导鱼雷尚未发明之前,鱼雷战的主要战法是概率射击,即需要一次向目标发射多发鱼雷形成覆盖区,只要敌方舰只通过相应的覆盖区就有几率命中敌舰。因此,发射管数多,发射管口径大,旋转速度快的新式鱼雷发射装置始终在不停地研发并更新换代,最初的现代化发射装置是配备有三具发射管的十二年式,发射管口径达到当时各列强海军同类兵器中的最大值(610毫米),装备于“睦月”级驱逐舰及特型驱逐舰,随后又开发出同样配备有三具发射管的九零式发射装置,用于配备“初春”级驱逐舰。随着”九段渐灭“战术研究的深入,日本海军进一步认识到配备三具发射管的发射装置已经无法满足实战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九二式四联装水上发射装置被研发出来并开始配备于“白露”级驱逐舰,此后的“朝潮”级、甲型及乙型驱逐舰均装备此型发射装置,该装置也成为了日本海军新式驱逐舰的标准配备。

九二式四联装水上发射装置全长8.87米,宽4.53米,总重量16.2吨,带纲制护盾,可使用人力或10马力电动机进行旋转,使用人力旋转一周需112秒,使用电动机时则为25.2秒,再装填时间为32秒。不过,即便是拥有了如此性能的装备,日本海军依旧没有满足,在日后研发丙型驱逐舰的过程中,为其配备了史无前例的零式五联装鱼雷发射装置,使得单舰一次性可发射的鱼雷数量达到了15枚,据说,在研制过程中曾考虑过使用七联装发射装置,但如此一来,根本无法使用人力旋转,考虑到战时应急条件下无法使用,才最终放弃。

九二式四联装水上发射装置,日本海军新式驱逐舰的标准配备

在“初春”级驱逐舰服役之前,日本海军的各型驱逐舰虽然配备有备用鱼雷,但实际使用时却非常不便,尤其是在夜间或面临恶劣天气条件时,相关操作更是到了无法开展的地步,这是因为,备用鱼雷首先要从储存所中取出,然后由人力搬运车装载沿搬运轨道送到发射管附近,再通过专用的起重机进行装填,整个过程需耗时30多分钟,因此在演习中错失发射窗口的情况也发生过很多次。依靠从德国驱逐舰装备的一种再装填设备上获得的灵感,日本海军开发了类似的设备并首次配置在“初春”级驱逐舰上,具体的配置位置在发射管的前部或后部,使用时,只要将对应的鱼雷发射装置旋转到与再装填装置呈一条直线的位置上,随后启动再装填装置中的电动机即可,电动机会带动传送带向发射管中装填备用鱼雷,整个装填工作可以在半分钟左右的时间内完成,非常迅速。此套设备在后续的实战中体现出了存在的价值,1943年7月4日--6日间爆发的库拉湾夜战中,日本海军驱逐舰“凉风”号和“谷风”号正是凭借这一装置实现了快速装填并对美军队列实施了二次鱼雷攻击,取得了击沉美海军轻巡洋舰“海伦娜”号的重大战果。

模型爱好者制作的驱逐舰精密模型,可以清晰地看到箱式再装填装置

四、“震动”——临机调事件

1937年8月21日,驱逐舰“朝潮”号在接受涡轮机开放检验时出现了中压涡轮叶片在高速运转状态下发生断裂的事故。经排查分析,初步认为是涡轮定子叶片自行震动造成破损导致的,同时发现涡轮转子叶片的结构设计也存在问题。由于日本海军当时的驱逐舰使用的都是舰本式蒸汽轮机,该问题很可能成为共性问题,加上正值侵华战争爆发,局势紧张,深感战力有可能受损的日本海军于1938年1月秘密成立了以时任海军次官山本五十六中将为委员长的“临时机关调查委员会”(简称“临机调”)对全部已经建成的驱逐舰进行了长时间高强度的动力设备检验(短时间内模拟一年航行训练所需的里程数),最后连不属于驱逐舰的“千鸟”级水雷艇都被拖了出来。然而,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抽测舰艇中没有任何一艘船出现了涡轮叶片破损的问题,这使得工程师对于“朝潮”级涡轮叶片问题产生的确切原因更加不解了。为了不扩大事态,委员会最终决定只测试“朝潮”级,测试舰选中“山云”号,在各种转速下寻破损原因,最终发现在军舰航速22节时会出现中压涡轮转子叶片破损的情况。解决方式则是修改中压涡轮的相关设计并取禁止“朝潮”级以22节航速航行。

临机调事件中有关涡轮叶片破损情况的历史照片

此后,“朝潮”级驱逐舰以及其他日本海军驱逐舰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涡轮叶片破损事故。实际上,临机调问题产生的原因真正被探明已经是1943年的事情了,根源在于“朝潮”级装备的中压涡轮的转子叶片的第一与第二节在高速运转时会产生共振,但是此时的日本海军因为战况恶化已经无暇顾及此类技术问题了。作为日本海军昭和时代影响力极大的事件之一,临机调事件对后续甲型驱逐舰的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逆向探知”——E27型雷达告警装置

在旧日本海军中,将主动发射雷达波用于探测敌方目标的电子装备称为电探(即通常意义上的雷达),而将侦测敌方雷达波的设备称逆探,即反向侦测,从这个角度看,其称呼倒也符合实际。

1942年春,日本海军从德国获得了有关如何侦测敌方雷达波的技术情报,于是提出了军用逆探的开发要求并开始了试生产。设备全重40公斤。可侦测波长为0.75m--4m的雷达波,最大作用距离300公里,安装有带45度倾斜反射板的球拍型天线以及全向探测用的圆柱形天线。自1943年7月起,在“山城”号战列舰上进行了搭载试验,并很快投入量产,生产型号名为E27型逆向电波探知机,至1944年春,已经生产了约800台,到战争结束时,一共生产了约2500台。但是,早期的逆探想切换侦测目标非常不便,需要将正在使用的设备模块全部替换掉,后期开发的逆探则可以通过表盘来进行切换。至1944年7月莱特湾海战爆发前,日本海军急速将原先装备的早期型逆探替换成了新式的表盘型逆探。

E27型雷达告警装置外部天线复原图

1943年7月12日夜,4艘日本驱逐舰计划将陆军第45步兵联队第2大队和1个炮兵中队运送至科隆班加拉岛,担负护航任务的则是第2水雷战队司令官伊崎俊二少将,其麾下拥有“神通”号轻巡洋舰与5艘驱逐舰。美国海军获取相关情报后,立即派出第18特混舰队前往拦截。途中,美军舰队像往常一样开启雷达执行对海和对空警戒任务,但令美国人没有想到的是:日军舰队中的“雪风”号驱逐舰上安装的逆探早已侦测到了他们的雷达信号并向己方舰队发出了预警。最终,美军“格温”号驱逐舰被击沉、3艘巡洋舰被击伤,日本海军则付出了“神通”号轻巡舰沉没的代价,但掩护陆军部队完成登陆的既定任务基本达成。此战中,“雪风”号装备的逆探在两军交火前就侦测到了敌方雷达信号,无疑是日军获得本次海战胜利的重大“功臣”。

六、“水雷屋的苦逼生活”——日系驱逐舰的居住条件与日常

与铺设有柚木甲板,讲究礼仪规矩的战列舰部队不同,日本海军驱逐舰部队的舰艇居住性是非常糟糕的,人送外号“破烂八”。实际上,驱逐舰在日本海军中连做“军舰”的资格都没有,只能被称之为“舰艇”。于其上服役的也多是贫苦渔民子弟或是海军兵学校中成绩落后,不受待见之辈,执行的又都是舍命突击之类的生存率极低的任务,加上日本海军一项以战斗为第一信条,忽视居住性,甚至认为困苦的生活条件可以激发官兵的斗志,因此,旧日本海军水雷屋的生活只能用“苦逼”二字形容。

首先来看最基本的住,无论多大的舰艇,都必然设有军官住舱和水兵住舱,以人均居住面积计,日本海军的相关数值要低于欧美海军的同类舰艇,以日本海军的主力驱逐舰“阳炎”级为例,其水兵人均居住面积仅有1.57平方米,普通军官是3.77平方米,舰长也仅只有7.9平方米,整个“阳炎”级上留给居住和事务性舱室的面积占比只有不到20%。实际上,居住性不佳的问题在战后很长一段时间依旧存在,直到1958年日本海上自卫队的“绫波”号反潜驱逐舰竣工,水兵的人均居住面积才首次提升到2平方米以上。

其次是食,这一项依旧不如战列、重巡等大型舰艇,由于吨位上的差距,驱逐舰一次能够补充的食材补给相当有限,按一艘驱逐舰配备250名左右的舰员计,必要的数量大约是生鲜食材确保能供给一周,洋葱及土豆一类的耐储存蔬菜是三周,米、面以及酱油等基础食材则按一个月的份量进行配给,剩下的只有罐头食品了。因此,即便《海军主计兵调理术教科书》上规定日本海军三餐有和洋中三种菜式可以选择,但驱逐舰上的菜式通常只能采取相对简单的和式,战斗期间则进一步简化为提供方便易食的腌菜饭团。顺便提一句,日本海军为了稍微调剂一下官兵的生活,在大小舰艇上都开设有“酒保”,即小卖部,相较于大舰,驱逐舰上的“酒保”规模要小不少,货品的种类也相对单一一些。

酒保在舰上就是快乐的源泉,但驱逐舰上的“酒保”规模要小不少,货品的种类也相对单一一些

不过,即便生活条件不高,但日本海军驱逐舰部队官兵的日常训练却堪称严苛,早上6时全员起床(值班人员提前半小时左右),晚上10时才能就寝,全天训练及各种教育时间长接近7个小时,每周只有周日下午没有训练和教育内容,周一至周五还有夜间训练及教育内容。而且上述安排还是没有实行“猛训练”时的状态,如果实施“月月火水木金金”式的特别训练日程(即把星期日当星期一,把星期六当星期五,不停地展开高强度训练)则几乎完全没有休息可言。

“月月火水木金金”式的特别训练宣传海报(右)与极度推崇此训练法的加藤宽治海军中将(左)

七、“反杀!”——隆加湾夜战

1942年11月30日夜,瓜岛塔萨法隆加角附近海面。炮声隆隆,硝烟弥漫,由卡尔顿.H.赖特少将率领的美第67特混舰队正对田中赖三海军少将率领的日第二水雷战队行动部队展开猛烈炮击。由于美军在炮火上占据绝对优势,日舰队中的先头舰很快就被成批的美军炮弹击中,燃起了熊熊大火……。不过,与此同时一道简洁明快的命令也在日舰队中被传达下去:“不许开炮,以敌炮口闪光为目标,准备雷击。”随后编队中的各舰都纷纷发射,至21时33分全部发射完毕,数十条威力巨大的鱼雷就像几群恶鲨一般隐蔽地直扑美舰而去。这是一次经典的鱼雷攻击,美舰队中的“明尼阿波利斯”号、“新奥尔良”号、“彭萨科拉”号、“北安普敦” 号重巡洋舰相继中雷,其中“北安普敦” 号最终沉没,其余三艘均被重创,日军一举扭转了战斗态势,实现了反杀。

反映隆加湾夜战场景的艺术画

此战,日军驱逐舰共发射34 枚鱼雷,命中6 枚,致美舰一沉三伤,而美军发射的鱼雷则无一命中。隆加湾夜战充分证明了日军驱逐舰部队的夜战能力,日军水兵的夜间观测能力、射击技术均压倒了当时的美国水兵,以致于美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上将于此战后发出了著名的“训练,训练,再训练!”的战斗训示。

然而,隆加湾夜战的胜利并不能让日军兴奋多久,本次作战预定的任务(铁桶运输)并没有完成,岛上的陆军还要继续忍饥挨饿,夺回亨得森机场依旧遥遥无期,瓜岛海域的制空权依然由美军牢牢掌握。从整体上看,此战的胜利对于瓜岛战役全局的影响更是微乎其微。

此战也是日本海军水面舰艇部队在瓜岛战役中取得的最后一场胜利。

八、充满悲剧色彩的战争消耗品

除去以防空为主要职责的“乙型驱逐舰”,纵观日本海军各个时期的主力驱逐舰,我们不难发现,过分强调重武装(尤其是重雷装)、高航速等技战术指标以便在舰队决战中发挥强悍的鱼雷突击能力而忽视驱逐舰所应担负的其他职责(诸如反潜、防空、护航等)的倾向非常明显。这固然与日本的国情及用兵思想有关,但客观战争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过于轻视防空和反潜能力的日系驱逐舰在投入太平洋战场后面对盟军逐步增强的水下及空中攻击力量愈发难以招架,最终不得不面对异常悲惨的命运,沦为充满悲剧色彩的战争消耗品。

穷兵黩武的下场就时如此,日系驱逐舰最终沦为了充满悲剧色彩的战争消耗品

PS:此篇是美国篇的续篇,拖了很久才更,不过既然挖了坑,跪着也要填完啊,实在抱歉了,新的一年希望各位读者继续支持本号,本菜也将努力克服懒癌(不过战胜之的可能性极小),争取多码几篇,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