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农民,却为牺牲的军长守墓74年,92岁时终于盼来英雄后人

他是一个农民,却为牺牲的军长守墓74年,92岁时终于盼来英雄后人

唐代著名诗人赵子昂曾有诗写岳飞墓“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虽说人们憧憬着“了却君王天下事”,便能“赢得生前身后名”,可事实上,将军迟暮尚且门庭冷落,一旦过世更是犹如沙滩上的浅淡痕迹,顷刻就被时光的浪潮冲刷得无影无踪。

可即使时光浪潮打来又退去,也始终有人将他们铭刻心间,记得他们的无畏,记得他们的付出——“你用生命保护我,我用余生守护你”。

平凡的人做平凡的事,铸造不平凡的人生,牛余庆老人正是如此。

危难时刻伸援手

牛余庆老人,家住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大庄镇西桃花村。

41年,抗战尚在艰难博弈之中,国家主权不保,中国人民依然背负屈辱标志,浴血奋战的战士还是密不可提的危险身份。那一年,18名伤兵被悄悄转移进了牛余庆所居住的西桃花村中。

战火纷飞的年代,即使是小小村庄也难逃敌军扫荡、汉奸搜捕。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之下,牛余庆父子冒着生命危险救助伤兵,将他们安置于自家的土窑之中。每日夜半,借着夜色掩护才敢去送饭送药。

在这十八名伤兵中,有一人姓张,行伍中大家都称他为“老张”。他的右腿被炸药炸伤,是十八位伤兵中受伤最重的一位。由于药品的极度缺乏与医疗环境的恶劣,仅仅只过了一周,他就因伤重而牺牲了。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为了躲避敌军搜捕,当年还是一个年轻的小伙的牛余庆老人,与随军医生一道,隐蔽的将老张埋在土窑边的水沟里,算作入土为安。

英烈日日挂心间

过了不久,搜查已久又一无所获的敌军终于离开了这个小村庄,队伍到村子里来转移伤兵。其中,接受这项任务前来的战士里,就有老张的长兄。

老张的大哥告诉牛余庆老人,他们家兄弟三人皆投身行伍,保家卫国。牺牲的老张,便是家中最小的弟弟,年方二十,离家的那天是他成婚的第十天,“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战乱灾荒,军人征战南北,难料归期。于是,部队开拔之前,老张的大哥在弟弟的墓前立了一块木牌做碑,书上了弟弟的姓名与家乡所在。他告诉牛余庆,等将敌人赶出我中华土地,等到收复失土、举国同庆的那一天,只要他们兄弟二人还有人活着,一定来接弟弟回家。

从此,牛余庆一直等候在墓边,等着这位英雄的家人来接他回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风吹雨打之下的墓碑日渐褪色,字迹模糊,连英雄的的姓名与家乡都看不清了,牛余庆依然没能等到家属。

每当村子里有人从北边来,牛余庆总会走上去寻问,问问他们知不知道老张。

路过村庄的队伍一批又一批,姓张的人也千千万万,牛余庆等来了新中国成立、等到了改革开放、等来了21世纪,可他就是没有等来这位英雄的家人。

几十年过去了,当初老张坟头的木牌早已不知下落,随着时间的冲刷,老张的姓名与家乡地址也在记忆中湮灭。

牛余庆老人心中已经猜想到了当年的结局,每每想到那个孤零零的坟头,想起那个依然未能落叶归根的英雄,总忍不住自言自语的念叨“这么些年了,老张的大哥、二哥恐怕也都牺牲了吧?要不然怎么不见回来呢?”

终送英雄归故里

未能归家的英烈,成为了老张心中的结。时间弹指一挥间,转眼就到了2015年,此时的牛余庆已经是九十二岁的高龄了,为英烈找到亲人,让他魂归故里,已经是牛余庆此生最大的愿望,随着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他开始担心这个愿望将难以实现。

为了让这个愿望实现,为了让英雄安心,2015年4月,网上开始发布牛余庆老人为英雄寻亲的故事。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飞速,寻亲信息很快就在各大网站上转发,收到无数的关注,山东各地乃至全国的上千万网友纷纷转发、留言和帮忙寻找。

经过三个多月的接力转发和不懈努力,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老张的侄孙张纪元被找到。

这位来自潍坊临朐的张纪元在采访中透露,他曾经听自家的大爷讲过,自己爷爷与参军的三个爷爷是堂兄弟,由于三个爷爷参军时都很年轻,因此都没有留下后人。

经过多方的核实与查验,终于证实,这位牺牲的英雄名字叫做张维吉,他的两个哥哥分别叫做张维顺和张维信,张维信已经牺牲并埋葬在了潍坊临朐,而张维顺至今下落不明。

兄弟三人上战场,却无一人生还,可叹更可敬,他们是战争年代里许许多多家庭的缩影,是国家的脊梁,是时代的英雄。

我们说多难兴邦,可实际上,兴邦的不是这多灾多难,而是在任何境地中都敢于奋斗、敢于拼搏、敢于牺牲的中国人民。

七十四年的苦苦等候,终于画上句号,等来迎接亲人回家的英雄后人。

不久后,张家人亲自到张维吉墓前祭拜,并向牛余庆老人表示感谢。张家人决定将英雄遗骸迁回临朐老家,与他的哥哥张维信埋在一起。

牛余庆老人激动的热泪盈眶,他说“死而无憾了”

不论时代如何变迁,保家卫国的男儿都仍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壮志,他们前仆后继,无畏生死。而站在他们身后的人民,也始终在为他们守候,为他们祈福。

愿,所有军人都能平安回家,而那些埋身青山的英雄们也能魂有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