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可能消失吗?
-
「这份羁绊我不需要了,我想离开家里!」
价值观的冲突、情绪勒索、关系期待上的差异
常是导致与家人关系疏离的原因
甚至有人打从心底认定
为了追求自由,所以跟家人疏离是必须的
但真的是如此吗?
-
原生家庭的影响,对我们是相当深远的
可能造成你情绪容易不稳定、无法判别内心需求
自我价值感低落、或者很难与人建立信任感
但这些议题并不会随着我们离开家就自动消失
甚至影响着我们与其他人的互动
也形塑了我们如何看待这个社会
幸运的话,有一天
也许你能找到愿意包容自己的人
学习正向稳定的互动习惯
但反之,你将重演与家人的关系
走向更多的疏离与寂寞
-
所以发现了这些议题,然后呢?
你可以试着先与原生家庭保持一段距离
但除了实际的距离,我们的心也需要学会拉开距离
假如你只是离开家,整颗心却还是围绕在家中
执着要改变父母,愤怒没办法与父母和平共处
当你还无法认同自我,独立生活的用意就不大了
-
那心要如何拉开距离呢?
我认为解答就是自我觉察
觉察代表能更客观地看待自己
并且了解自身的情绪与需求
奠基在觉察之上
终于看见家没办法完全地定义自己
我们还能主动创造其他的希望与可能性
不论是工作、兴趣、友谊、感情
只要那是我们想要去发展的
都能为生命带来丰沛的能量
重新感受到生存的美好与价值
-
最后,随着学习和眼界开拓,我们会渐渐明白
没有人是不会有议题的,也没有人是完美的
那些人也包括了我们的父母
当你能用慈悲与怜惜的角度看待父母时
或许你也能发现他们竭尽全力却依旧无力的模样
不是说要马上原谅家人
而是那会让你知道
原来自己还是有家
跟其他人一样拥有个不是那么完美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