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哭主播的《只狼》上市,有人说这是中国玩家梦寐以求的武侠游戏

虐哭主播的《只狼》上市,有人说这是中国玩家梦寐以求的武侠游戏

千呼万唤始出来,将全球玩家折磨的死去活来的宫崎英高,终于带着新作《只狼》在今天和大家见面了。

各大直播平台单机区的主播们,立刻化身抖M,回到日本战国时代上演自己的"受苦"之旅。

但严格来说,虽然和《黑暗之魂》系列同出自宫崎英高之手,但《只狼》这个"爬墙躲人蹲草,捅腚眼子秒杀"的玩法风格更像是《天诛》。

不止是主播,在微博、贴吧、论坛等社区,独臂忍者今天的风头已经完全盖过了解放华盛顿的特工们——人均资深受苦玩家真的毫不夸张,几乎全是和《只狼》有关的讨论。而Steam上高达85%的好评,更明证了这款游戏的素质是毋庸置疑的。

早就在steam预购但工作忙到爆炸结果直到现在才有机会打开游戏的所长,今天却在知乎上看到了这样一个神奇的问题——

下面的答案里,有赞同也有反对,沙雕网友们讨论的是不亦乐乎。不过所长觉得吧……这真是瞎鸡掰胡扯八道……因为不管怎么看,《只狼》和我们的武侠文化,都没有半毛钱练习。

武侠不止是打架:侠义精神才是真正的内核

毫无疑问的,武侠这个概念,是华语世界所独有的文化标志。虽然西方有骑士精神,东洋有武士道精神,但认真来说,虽然二者与武侠之间有着一定的重叠,但其本质还是完全不同的——毕竟,骑士喜欢泡妞,武士喜欢切腹,而大侠们,则更喜欢一壶酒走江湖。

虽说是一句玩笑话,但所长认为武侠有别于其他游侠文化的核心内容,确实就是以金庸先生为首创造的武侠精神了。

虽然基于个人价值观念的差异,也许每个人对"侠"的理解不太一样,但所长相信绝对不是《只狼》这样。日本人的作品,大多喜欢讲究一个"忠义",比如《只狼》就是讲述忍者如何在乱世中保护皇子。

而在武侠中,虽然也有"忠义",但更有家国情怀深藏其中。所以中国的侠客们,即便喜欢仗剑饮酒游天下,笑看前尘与今世——但在他们的心中,却永远为天下苍生留有一个位置,甚至愿为"扶社稷于将倾,救国于危难"而献出自己的生命。所以假设是中国大侠诞生在《只狼》的乱世,大概率会考虑如何才能还天下苍生一个天平。

孟子有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脱胎于儒道文化圈的武侠精神,其实是浪漫化的传统中国思想。所以,您见过哪个正经的武侠小说里的主人公,会像《只狼》主角这样喜欢爬墙躲人蹲草,捅腚眼子秒杀的……就算是韩寒那本不正经的《长安乱》,也不会这样写。

因此在所长看来,能问出《只狼》是不是中国玩家梦寐以求的"武侠游戏"这问题的兄弟,不知道是不是对武侠有什么误解。如果仅仅因为这种压抑的镜头和色彩,就把《只狼》当作武侠的话,那只能说这位朋友不太理解武侠的发展历程。

论对武侠的贡献度:游戏早已经甩开了电影

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以邵氏电影为主的华语圈武侠作品,其风格还并不是那么压抑冷峻。我们不难看出,那一时期的电影更接近于话剧风格,人物设计也常常是非黑即白的脸谱化——即便是改编自《笑傲江湖》,《倚天屠龙记》这种人物立场经常反转的作品,观众也很容易一眼看出人物的善恶。

关于这事,还有个很经典的段子:好人用暗器是形式所逼,多才多艺,一击必中;坏人用暗器是卑鄙无耻,旁门左道,而且到死可能都扔不中……

从90年代开始,以徐克、陈可辛为首新派导演开始走进大众的视野,同时也将一种有别于此前风格的武侠作品带上了舞台。但熟悉日本电影的朋友们应该知道,他们这种看起来特殊的镜头风格,其实在很大程度受到了黑泽明导演的影响。

差不多也是在这个时间里,游戏以一种全新的武侠文化载体,登上了历史舞台。

最初的武侠游戏,比如早期的《仙剑奇侠传》,都是以这种仙侠题材为主。虽然很多人认为这种动不动就是神仙打架的东西,根本不能算作是武侠游戏。但是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古仙武侠确确实实是属于武侠作品范畴的,而且像是《蜀山剑侠传》、《灵仙侠世传》这样的经典,还在武侠世界中享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其实相比电影,游戏对武侠世界多样化的贡献可能要大得多——甚至能够接近小说。因为除了改编金庸、古龙等老前辈的作品外,原创剧情的武侠游戏数量,可是要远超于电影的。更何况,游戏的互动性和多线结局体验,也不是电影能比得了的。还记得王老菊在《太吾绘卷》里,为响当当女侠谱写的传奇一生吗?

逝去的武林:期待朴素的武侠游戏

到了这两年,不论观众还是玩家,终于看腻了侠客们动不动就飞天遁地,也厌烦了武功动不动就是花里胡哨的特效。在这样的背景下,过去那些一招一式的打斗效果,开始慢慢受到大众的青睐。

所以所长真不知道,《只狼》这种满是特效的打击动作,怎么还成了"中国玩家梦寐以求的武侠游戏。"

其实倒是当年昱泉国际出品的《流星蝴蝶剑》,更有过去老武侠的味道。

这里说说徐浩峰导演,因为所长觉得他的作品,也许会给中国武侠作品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思路。这位出生于1973年的北京爷们,1997年才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贾樟柯、徐静蕾是他的同届同学。

然而徐浩峰毕业之后,却在家潜心做了8年的学问。研究什么呢?武学。说来也有些传奇,徐浩峰在家研究武学,是因为他的二姥爷李仲轩。

因为李老拜师时立誓,自己终生不能收徒,所以老人退休后就在中科院家属院做了一个默默无闻的看门人。在临去世之前,这位隐居于混泥土森林中的武林高手,委托徐浩峰将他的故事写成文字,就是后来那本《逝去的武林》。

经过二姥爷的影响,徐浩峰后来的作品,在武侠电影世界中绝对是一个清新脱俗的异类。他镜头中的武林高手们,简直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甚至绝世高手都可能被没学过武的弱女子一棍打翻。而电影中的武学,没有特效、没有音效、没有花里胡哨的套路。因为按照当年二姥爷的回忆,现实中高手都是寻求干净利落的一击必杀——就像是他电影中所表现的那样。

为什么所长要用这么长的篇幅来讲这位票房并不算太好的导演呢?因为在当下中国的游戏市场,我们缺少一款像徐浩峰这样,从精神到动作,都能回归朴素且真实的武侠游戏作品。

对了,其实像《荣耀战魂》那种一招一式的打斗,就很适合制作成武侠游戏。

但可惜直到今天,所诞生的武侠游戏,还是跳不出海外3A动作游戏所定制好的框架。不过所长也能理解,毕竟做游戏不是做慈善,真让游戏人宅在家潜心研究个几年,估计得饿死一大批人。不过,既然有徐浩峰在电影圈做出了示范,还是希望中国的游戏人,能拿出一部类似的作品吧。

这样的话,至少过几年就不会再有人说出"《只狼》是不是中国玩家梦寐以求的武侠游戏"这样的蠢话——大概吧。

这里是八号避难所,每天为你带来主机圈、网游圈、电竞圈有价值的深度内容和更犀利的吐槽。如果你觉得我们还不错,请关注我们!谢谢你这么好看,还愿意点赞!

所有关注粉丝,还可参与我们每周一次的微头条转发抽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