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园林绿化新局面,打造绿色海淀金名片

构建园林绿化新局面,打造绿色海淀金名片

海淀作为首都中心城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城市建设的突出位置,把城市园林绿化作为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工作。“十三五”以来,我区园林绿化工作以首都“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和建设国际一流和谐之都的战略目标为指导,不断拓展生态空间,优化城市环境,提升服务能力,打造出一张绿色海淀金名片。

在紧邻昆玉河的车道沟南里小区南侧,一片葱茏绿地掩映其间,这里名为双紫花园绿地。一年前这里还是一处菜市场,如今变身为居民家门前的口袋花园,成为昆玉河水景走廊的一个节点。双紫花园总绿化面积将近六千平米,设置入口休闲区、中心花园区、儿童活动区,惠及周边居民近万人。

市民:之前这里是一片小平房,挺乱的,市政改造过以后,环境也好了,老人晚上可以出来跳跳广场舞,带着小朋友可以在这儿娱乐娱乐,给我们群众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市民:小区周边增添了不少绿色,合理利用了附近的空间和土地资源,小区的品质也提升了不少。

为了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绿色,近年来,区园林绿化局不断拓展生态空间,结合地块现状条件和使用人群,因地制宜规划绿地建设。今年5月底,在圆明园东门外、清华大学路北,占地13万平米的荷清园城市公园建成开放,昔日杂草丛生、环境脏乱的荒地摇身一变成为了清新范儿十足的城市绿地。园区在基本保留原有树木的基础上建设了园路系统,打造出一公里的健身步道,同时还新增草坪三万多平米,融合亭台楼榭、荷花池等古典园林元素,现代化设施与古香古色的白墙灰瓦相映成趣,呈现出一片葱郁青翠景色,在优化周边环境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了附近居民。

截止2017年底,海淀区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已达到90%,超额三年完成十三五规划指标,为市民提供了诸多绿色福利。

海淀区园林绿化局副局长 田文革:我们下一步还要进一步深化落实北京市的新的城市总规,做好我们海淀区的绿地系统规划,时时处处考虑到老百姓的实际需求,创新我们的规划理念,比如说我们还要在海淀区未来三年建设科技公园这个体系,我们目前已经制定完成了海淀科技公园的三年行动计划。

2018年11月,百度联合海淀公园打造出全球首个AI科技主题公园,让百姓在家门口便可以零距离接触人工智能,体验其为生活带来的便利。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百度阿波龙小巴车,它的此次现身是百度无人车首次面向公众运营,此后阿波龙将担负起从海淀公园西门到儿童游乐场所之间的往返接驳重任。而由海淀公园东门进入,不需要任何随身携带的智能设备,就能在智能步道上体验科技乐趣,游客只需扫描二维码后进行人脸识别,即可在终点看到排行榜,可以显示热量消耗、里程、时长、平均速度等数据。此外,通过踩踏可实现琴键亮起的钢琴步道、“未来空间”展示窗口等一系列AI项目,进一步增添了海淀公园的新鲜感和吸引力。

接下来,我区还将深化科技主题公园建设,集中打造一批创新文化特色标识,让公众在游园的过程中感受到科技和自然融合的魅力,同时也为海淀区科技企业和领先的科技产品提供应用场景。未来,AI公园不仅会是科技海淀的新名片,还将成为全国城市公园的“样板间”。

南部着重构建城市绿色空间,北部则将森林引进城区,建设片、带、网、林、水、田一体的绿色网络,为城市补足新鲜氧气,重塑海淀生态本底。

海淀区园林绿化局绿化队 副队长 邢雪松:在2012年的时候,当时区政府响应圈市平原造林的号召,借这个机遇,结合城中村的改造,将这个地区建成了中关村(森林)公园,中关村森林公园北临中国航天城,南临软件园,当时建的时候主要体现出生态、科技、文化理念,进行大尺度、大规模造林。

中关村森林公园建设之初,本着“近自然”的理念,多选用种植大型树木,如乔木、亚乔木,种植种类基本为北京的乡土树种,如杨树、柳树、油松等。公园目前形成了乔木、灌木和地被复合程式的种植。历时三年,此项平原造林骨干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有效保护了生态多样性。

海淀区园林绿化局绿化队 副队长 邢雪松:通过2012到2014年三年的努力,目前建成了2356亩规模的一个森林公园,总共累计种植了乔灌木达到了17万余株,基本形成了很好的一个景观,建成了之后也是建成了中关村核心区的一个绿肺,改善了地区的环境和改善了地区的空气质量。

正文:当前,我区已经全面形成城市综合公园-山区森林公园-社区村镇公园的三级公园体系,大大小小的公园成为美丽海淀的颜值担当。而在文化绿心建设上,区园林绿化局也毫不松懈,与生态科技绿心建设齐头并进,延续三山五园地区历史文化脉络。

海淀区园林绿化局规划科 科长 杨颖:根据在玉泉山和颐和园之间这个区域,我们又做了一个整体规划,形成了咱们园外园生态环境的整体研究,根据周边情况还有拆迁的进展情况,我们也在逐年推进绿化建设,然后通过三山五园的一条绿道,把周边建成的公园和已经形成的(公园)进行了串联,最终会形成一道十三园的整体景观。

一道十三园景观形成后,将对整个区域的水脉、文脉和绿脉进行梳理,通过宜园则园、宜林则林的原则,进行生态修补,做好地下水的回灌利用。另外,通过种植京西稻等方式,体现过去历史上的风貌和文化记忆。

海淀区园林绿化局规划科 科长 杨颖:通过从2015年到现在四年的建设,整个这个区域山水田园的这个风貌已经初步形成了,在这个周边老百姓其实是感觉非常幸福和美好的,每当上班前的这个时间或者是下班以后休闲的时间,都会在这个区域里自觉的来玩儿,来享受这个绿化成果。

预计到2020年,我区绿色空间结构及布局将更趋合理。森林覆盖率达到35.67%,林木绿化率达到41.08%,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53%,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3平方米,真正让绿水青山成为海淀的靓丽底色。

海淀区园林绿化局副局长 田文革:我们也已经着手开始在研究海淀区到2035年的绿地系统的规划格局,初步确定了构建“西山画屏、两心为核、绿廊贯穿、绿链织园”的城市空间结构,未来还将统筹山、水、林、田、湖自然资源,立足于历史文化的挖掘和现实的情况,构建整个海淀的山水田园格局。

创新的理念、科学的规划、不懈的建设、有效的保护,造就了今天的绿色海淀、人居家园。从20世纪末饱受沙尘困扰,到今天草木成荫、尘沙绝迹,海淀铸就了一个个绿色奇迹。今天的海淀,正以满目葱茏的绿色,昭示着她的勃勃生机,彰显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责任编辑:罗英西)

我们将为您带来更多资讯感谢您关注海淀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