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存储发力 国产存储芯片迎来加速发展

长江存储发力 国产存储芯片迎来加速发展

近日,紫光旗下新华三携手长江存储,整合中国顶尖的存储芯片资源,成功地将3D NAND(新兴的闪存类型)芯片产品融入服务器产品之中。在今年9月初,紫光集团旗下的长江存储宣布量产64层堆栈的3D闪存,采用了自研Xtacking架构,核心容量256Gb。本次长江存储发布的3D NAND在闪存架构突破国际传统设计,通过芯片架构设计上的变化,使3D NAND闪存拥有更快的传输速度,更高的存储密度,芯片面积可减少约25%。这对于存储芯片技术的国产替代来说又是一大新的利好。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的发展,未来市场对存储器的需求会持续增加。根据2019年第一季度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WSTS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存储器的消耗量占全球总消耗量的三成以上。可以说,在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储芯片是十分关键的发展领域。

相关的芯片产业及下游相关市场未来将会得到“井喷式”发展。

巨大国产替代空间 带动国内市场发展“芯”动力

众所周知,芯片是信息时代的粮食,其中存储器芯片应用领域十分广泛。而从中国海关数据来看,2018年我国进口芯片金额达到3120.5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6万亿元)。其中存储芯片进口金额达到1230.7亿美元,占集成电路进口总额的38%,国产存储芯片供给严重不足。面对巨大的国产替代市场,国内产业在相关市场方面随着国内政策及产业基金的不断扶持,目前国内龙头企业已经实现了部分重大的技术突破,与国际一流产品的代差在逐渐缩小。

作为中国存储芯片的领头羊,长江存储在2018年已经实现了32层3D NAND的小批量生产,2019年基于自主研发Xtacking架构的64层3D NAND存储器实现批量化生产,预计2020年底产能提升至月产6万片晶圆的水平。这是中国首次实现64层3D NAND闪存芯片的量产,将中国与全球一线存储厂商间的技术差距缩减至两代。预计到2020年,长江存储将直接跳跃到128层3D NAND的目标,步入世界一流厂商水平。

合肥长鑫是是大陆唯一拥有完整技术、工艺和生产运营团队的DRAM公司,其DRAM产品19nm级第一代8Gb DDR4预计年底开始投产,满产后可以达到每月36万片产能,未来将国产替代的步伐。

目前,在存储领域国内企业已在奋力追赶,形成长江存储、合肥长鑫、紫光存储三大阵营,分别专注于NAND Flash、DRAM和利基型DRAM。

布局未来 芯片产业未来可期

不止在存储芯片领域,随着人工智能发展势头迅猛,目前AI芯片市场的规模也有逐步做大的趋势。有分析认为,到2020年AI芯片市场约占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12.18%。而国际权威基金评级机构Morningstar则预测,2021年全球AI芯片市场规模有可能超过200亿美元。作为芯片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国内外企业已经开始逐步布局这一未来蓝海以求在日后的竞争中求得一席之地。

近年来,英特尔、微软、谷歌等国外科技公司都在积极布局人工智能芯片,国内大批企业也都投入巨资研发人工智能芯片。由于国内布局得早,国外在芯片生态上并未形成垄断,催生了大量的人工智能创业企业,如地平线、深鉴科技、寒武纪、云知声、云天励飞等。同时,国内人工智能芯片已经有部分成熟的商业货架产品和应用,广泛分布在金融证券、商品推荐、安防、消费机器人、智能驾驶、智能家居等众多领域,例如,寒武纪通过和华为、曙光等公司合作,将人工智能芯片应用于华为智能手机和曙光的服务器上。而随着阿里巴巴、百度和腾讯等国内互联网巨头的入驻国内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未来的发展前景必定会迎来一个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