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早点十分丰富,吃一个月都不重样,到云南可千万别错过了

云南的早点十分丰富,吃一个月都不重样,到云南可千万别错过了

看到这个标题您可能认为小编太夸张了,那么小编在这说一嘴,一点都不夸张好么!本标题绝对真实!来了您就知道,绝对能吃一个月!

小编这就给大家数着看!

烧饵块

饵块是啥?饵块就是使用优质大米加工制成,其制作过程是将大米淘洗、浸泡、蒸熟、冲捣、揉制成各种形状。烧饵块就是烤这种片状像饼一样的饼。

烤好了就是图中这样卷着吃,卷的可以是油条,豆芽菜,土豆丝,甚至火腿肠鸡蛋等。无论南方人或是北方人来吃烧饵块都不用争,直接和老板说要甜的,或者咸的,抑或甜咸的。充分照顾了中国南北方的甜咸之争。

味道好而且不贵,饱腹感十足。早起来一套特别满足。

米线

云南吃米线的花样特别多,也是多数人最爱的一种早点,在云南米线分为干浆和酸浆两种,一类是大米经过发酵后磨粉制成的,俗称“酸浆米线”,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特点:米线筋骨好,滑爽回甜,有大米的清香味,是传统的制作方法。

另一类是大米磨粉后直接放到机器中挤压成型,靠摩擦的热度使大米糊化成型,称为“干浆米线”。干浆米线还可以晒干后即为“干米线”,方便携带和贮藏。食用时,再蒸煮涨发。干浆米线筋骨硬,咬口,线长,但缺乏大米的清香味。

基本上云南所有米线料理都是围绕这两种米线制作的。下面这些就是米线的各种花式做法:

小锅米线

铮亮的铜锅用水洗过之后,放在大火上,加入高汤,先放韭菜煮一下,再放入酸浆米线(酸浆米线比干浆米线更加入味);把肥瘦均匀的碎肉放进锅边用勺捣开,再加入放盐巴、咸酱油、味精、水腌菜等,最后在加入鲜嫩的豌豆尖,浇上麻辣红油,就可以上桌了。

帽子米线

“云南小吃十八怪,帽子米线把帽戴”说的就是云南帽子米线。

所谓“帽子”,昆明叫“罩帽”,即决定一碗米线味道的主料,如焖肉、肥肠、鸡肉、炸酱等,因这些调节口味的主料都是事先采用秘制配料炒制或烧纸出来,米线出品时直接将它们舀一勺放在整碗米线的上方,形似给米线戴了一顶“帽子”,故名“帽子米线”。

草芽米线

过桥米线

豪华版过桥米线

"过桥米线"是云南滇南地区特有的食品,已有百多年历史,五十多年前传至昆明。过桥米线由四部分组成:一是汤料覆盖有一层滚油;二是佐料,有油辣子、味精、胡椒、盐;三是主料,有生的猪里脊肉片、鸡脯肉片、乌鱼片,以及用水过五成熟的猪腰片、肚头片、水发鱿鱼片;辅料有来过的豌豆尖、韭菜,以及芫荽、葱丝、草芽丝、姜丝、玉兰片、氽过的豆腐皮;四是主食,即用水略烫过的米线。鹅油封面,汤汁滚烫,但不冒热气。

土鸡米线

云县土鸡米线,最大亮点在于鸡,鸡肉煮出来后有嚼劲、肉紧、鸡皮入口即化、香气十足,吃再多都不会觉得油腻。香浓的鸡汤加煮好的米线,其配料也繁多,腌菜、酸莲花白、小米辣、油辣椒、芫荽、葱花、酱油、酸醋、花椒等等,放多放少由自己口味决定,再配上炖的又香又烂的一只鸡腿或者鸡翅膀,堪称完美。

云县土鸡米线,看上去毫不起眼,特别是鸡肉微黑的色泽,感官不佳,但却香气四溢,吃起来,汤浓鲜香、鸡肉鲜嫩肥美,不腻不燥,可口细腻,爽滑香浓,令人回味无穷。

卤米线

凉米线

凉拌米线是云南的一道特色小吃,选用酸浆米线来制作是最佳的。说起米线,有干浆和酸浆之分,干浆米线因制作上的原因,质地比较硬,很有韧性,但制作凉拌米线是不适合的,制作出来口感很硬,只适合用来煮食用。而酸浆米线较干浆的要软很多,只要用清水清洗一下就可以直接用来凉拌。这道凉拌米线是选用酸浆米线为原料,清洗后,配上多种自己喜好的调味料拌匀即可食用,非常的方便快捷,解热去暑,所以深受云南朋友们的喜爱。

面条,卷粉

这两种食品做法参考上面米线~~

稀豆粉油条

稀豆粉油条是云南早点风味食品。已成为云南风味筵席配食面点。油条起源于浙江,清代柴萼《梵天庐丛录》:"旧云浙人恶秦桧,因溲面状桧,投诸鼎镬,食以泄愤,名曰油炸桧,犹墓前铁像也。千秋信史,忠奸昭昭,而独于桧尤为后人痛恶。何耶?桧作今烩,遂鲜知其原始者。"油条,是中国饮食文化爱憎分明的食品之一。自传入云南后,发展出将油条泡入稀豆粉中的吃法,一来味美,二来泄愤,意为把秦桧淹入豆粉的汪洋大海中。

蒸饵丝

曲靖蒸饵丝的制作过程并不复杂。取上好的饵块,先用凉水浸泡,再切成片,然后均匀地切成丝,放入木甑或竹甑里蒸至饵丝发软时,取出装入碗中,放上焯熟的韭菜、绿豆芽,调入精盐、白糖、味精,淋上熬好的酱油,盖上肉酱、蒜泥,撒上酸菜,喜欢吃辣的顾客还可以自行放上油辣子,最后拌匀就可以食用了。等顾客吃完饵丝,再喝上一小碗撒了葱花的筒子骨汤,那才叫回味无穷哩!

曲靖小粑粑

鼎盛时期的小粑粑,城市商铺、乡下合作社随处可见。每逢订婚行礼,男方少不了要买上百个小粑粑去女方家定亲,盖上红印的小粑粑装满谷箩,上面盖上结成绣球的红布,由定亲人员肩挑手提地走向女方家,然后又七大姑八姨家的分头送礼。据了解,在缺吃少粮票的艰苦岁月里,沾益曲靖的青年男女凡订婚,男方必备666,888,或999个小粑粑作为送给女方的礼品。

洋芋粑粑

将洋芋煮熟后,捻成泥状,然后加盐、味精、葱花,少量的水和面粉,将其捏成饼状(可以用小锅盖或是杯盖压制成型),然后再放置到平底锅里煎到两面都呈金黄色,吃的时候用小盘盛出,在洋芋粑上浇少许稀释的甜酱和辣椒粉(麻辣味的),有的地方还有一些凉拌的小菜(如遵义的折耳根,酸萝卜,酸莲花白),吃起来外焦里嫩,香脆可口!

喜洲粑粑

大理喜洲粑粑又名破酥,是一种色、香、味均佳的麦面烤饼,是大理城乡的一种风味小吃,以喜洲白族传统粑粑最为有名。小麦粉是喜洲粑粑的主要原料,发面相当讲究,要加适量上碱,揉透,再用精油分层,撒上葱花、花椒、食盐为咸味;加火腿、肉丁、油渣、红糖包心为甜味。做成圆形小饼后,一次6个,咸甜各半,整齐地摆在一块圆形砧板上,再用油刷在饼子朝上的一面刷上一层香油,然后放入油锅中烘烤。 大约十分钟后,一锅黄灿灿、香喷喷、又酥又脆的"破酥"出锅了。喜洲粑粑不仅色美味香,而且价廉实惠,向来一直作为日常生活中的方便食品,倍受人们的欢迎,同时,也是外出劳动或旅游的绝好便携食品。

烤乳扇

云南十八怪之一,是用牛奶或者羊奶先做成纸一样的薄片,当有人来买的时候,先在奶片上涂抹上一层玫瑰花浆,然后在小火炉上烘烤,边烤边用一根小棍儿卷起来,有点像作棉花糖。

烤乳扇吃到嘴里有股淡淡的酸味,有点像奶酪的味道。那经过火烤而散发出的奶制品特有的浓郁的乳香,是所有喜惶制品的人都无法拒绝的。

蒸米糕

将米磨粉制糕的方法也很早。这一点可从北魏的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中得到证明。其制作方法是,将糯米粉用绢罗筛过后,加水、蜜和成硬一点的面团,将枣和栗子等贴在粉团上,用箬叶裹起蒸熟即成。这种糯米糕点颇具中原特色。

耙肉饵丝

大理耙肉饵丝,有一种说法是,这种才只有大理人做得出来,别的地方是学不来的,好像是和水土有关,其实具体的我是不知道的,反正在别的地方也没有见过,但是味道的确实很不错,大老远就有一股香味飘过来,很诱人。

具有味清香,肉炖耙糯,汁浓不腻,味醇鲜美,饵丝筋润的特点。

米浆粑粑

相传,米浆粑粑起源于“元跨革囊”,蒙古元军叫它“簿米饼”,据说,是和米线一块发明出来的,为的就是解决元军中北方蒙古和回族士兵喜欢吃面食的习惯一一即将米磨成浆摊在平底小圆锅中煎成一张饼状,也算是用它来代替北方的煎饼吧……

椒盐饼

楚雄的早点有很多,爱酱这里向大家推荐当地最有特色的大姚石羊古镇的椒盐饼。

此地椒盐饼的独特之处有二。其一,制作过程中有一醒目之举,在面揉合之后,各类辅料都已调好,入平底锅时会在饼上放一小块肉末,然后涂上鸡蛋糊。

其二,饼采用柴火之温烙制,是不是很神奇呢?非现代化的微波炉或烤箱;具有地方特色地道的烤烙方式,不由得佩服前人的智慧。

水汽粑粑


丽江的水汽粑粑看上去很一般,吃起来却别有一番风味。

掰上一小块水汽粑粑,沿着碗边蘸着酥油茶花,让粑粑浸满香浓的茶再放进嘴里,慢慢嚼上一嚼,暖暖的滋味和浓浓的奶香合着粑粑的麦香涌入胃中,这种吃法相当的补充能量。

糯米饭


在西双版纳街头巷尾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傣族姑娘推着小车叫卖糯米饭。蒸好的糯米搭配上许多傣家的特色菜,有肉丝、肉饼、腌菜、豆豉、包烧肉、包烧鱼、香菇等等,是非常受欢迎的大众早餐。

emmmm~结束了,是不是真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