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那些彩票上瘾的年轻人

救救那些彩票上瘾的年轻人

这几天,微博有个话题“#23岁男子家中纵火被刑拘#”引起网民关注。


据报道,南京一男子网贷20万买彩票,父母帮忙还款后说还差6万,他逼父母抵押房子被拒,竟然点着被子纵火。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请问如何看待长期买彩票的年轻人?


有人说,2块钱能让你做三天白日梦,产生的多巴胺也值了。


有人说,绝大多数底层的人们也许穷极一生也无法改变自己的阶级,在不影响工作生活的同时买个“希望”,至少比抽烟喝酒犯罪好。


也人说,彩票中奖率那么低,年轻不好好做事,将希望寄托在彩票上,耽误前途。


年轻人抵抗诱惑的能力和自我控制力差,如果不节制购彩,有可能走上歧途。但试问,年轻人买彩票和年轻人玩游戏有什么不一样吗?总会有年轻人上瘾,我们总不能将最低购彩年龄提到高30岁吧?


再说了,老年人买彩票就不会出现问题吗?昨日,《成都商报》还报道说,成都一个痴迷“技术”的老彩民赊账买彩票,因为无力偿还被刑拘呢。



关键不在于年轻人购彩与否,而是防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试问,南京男子买了20万彩票,投注站有发现他在非理性购彩吗?有禁止吗?


试问,像该男子那样的人,如何提前发现问题并加以干预?


试问,出现这种事,我们的彩票机构可以帮助他们解决上瘾的问题吗?


虽然彩票管理制度规定,禁止向未满18周岁者出售彩票和支付中奖奖金,但我们并没有实名制,这意味着很难监控一个彩民到底买了多少彩票。


与我们一水之隔的香港马会,同样规定年满18岁的人士才可参与博彩,而且执行非常严格,包括:在场外投注处及马场实施入场管制;申请人开设投注户口时须亲身到马会申请并提供年龄证明。


而且,马会只接受现金及户口投注,不接受信用卡和借贷——想想,我们的彩票店有多少给彩民赊销了?


上个月,泰州一男子赊账购彩,走投无路,最终报警自首


最重要的是,马会通过资助平和基金,设立问题赌博辅导及治疗服务中心解决购彩上瘾的问题。


平和基金成立于2003年,马会一直是最大捐款者,到2018/19年,马会对基金的资助及拨备总额,超过港币3亿6000万港元。全港问题赌博辅导及治疗服务中心有4个。



在实名制、平和基金和问题赌博辅导及治疗服务中心的干预下,香港问题彩民大幅减少——据民政事务局发布的《香港人参与赌博活动情况2016年研究报告》披露:


在赌博失调方面,香港人可能出现有关情况的比率,由2012年的2%下降至2016年的1.4%。此外,81.9%受访市民知悉戒赌热线,当中有 69.4%表示若他们或家人出现赌博问题,会向戒赌辅导服务中心寻求协助。


内地的问题彩民比例是多少?


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彩票事业研究中心发起“中国彩民行为网络调查”,为了尽可能保证研究结果的科学可靠,团队采用两套国际上通用的问题彩民甄别标准,进行两相印证,得出结论是,问题彩民流行率分别为4.6%和3.2%。


注意,这虽然是2012年的调查,但是迄今“最新”的数据,此后再无相关数据披露。


也就是说,内地问题彩民比例是香港的2倍左右。


而且,问下大家,知道我们的问题彩民热线吗?


不好意思,没有。目前,各彩票中心官网设置的客服热线都不是用来给彩民提供心理援助。


发生在南京这个男子身上的事情,只是个案,不具有普遍性,但不会是最后一个。


去年以来,国家倡导“责任彩票”,对问题彩民提供帮助也是“责任彩票”的应有之义,希望在将来得到彩票机构重视,救救那些彩票上瘾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