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神仙,中国人的精神日用品

国产神仙,中国人的精神日用品


没有什么神是一炷香不能搞定的

如果搞不定就换一种神


在河北内丘和广东潮州,一位好的“龙王”或“雨仙爷”应该是识时务的,在人们好吃好喝好招待地供奉之后,就理应在大旱之时普降甘霖,倘若不识抬举,就不要怪乡亲们不给面子了。


人们将神像从庙里请出来暴晒吃苦头,不下雨再来一顿毒打,再不下雨就浇热油、泼冰水,直到天降甘露在抬着龙王去游街,给雨仙爷唱戏,美其名曰“夸官”。


诸如此类的“神”间惨剧隔三差五就要来一场。


内丘神码 行雨龙王


内丘,每年正月十七,农家猪圈上便会多出一炷香,一支烛,还有一盘圆馍馍,这是用来供奉猪神的祭品。


人们口中念念有词


“杀你你莫怪,只怨主人把你卖;玉皇大帝封过你,你是人间一道菜。”


念完,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祭日秒变忌日。


年画《猪羊一刀菜》,生动地再现了死了“爹妈”的小猪仔上天告状,玉皇大帝为其宽心的故事:世间原本弱肉强食,既“封”了神仙,又何必斤斤计较。


内丘神码 猪神


猪都能封神,还有什么不能?在民间,万物皆有灵。大到风火雷电、山川树木,小到牛马鸡车,针线床铺,无一物不有神灵守护,就连不那么体面的粪便都姜子牙的夫人领去封了粪神,接受撒秸秆的供奉。


内丘神码的粪神就是一张草纸上划三刀


此类信仰在内丘保留得相对完整,且鲜活如初。每到年关将近,家家户户就去市集揭神灵码——当地人把神像印在大大小小的彩纸上,按照固定的规矩,在固定的时间,张贴在固定的位置。


这也是民间习俗特有的特点,一旦被约定,最终就会成为一种共同遵守的生活规定与文化规范,谁也不能违抗。


譬如,在内丘财神要面向东方,因为怕代表财神的关二爷思乡心切,把家财带走;而在南方,喜神要查黄历之后才知道今年“吉”在何方,然后朝着吉方跪拜。


内丘神码的粪神就是一张草纸上划三刀


选择揭神码的唯一标准是要有用。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神也在经历着优胜略汰。譬如曾经红火的牛王、马王以及供牛马食用的水草大王,就随着畜牧业的萧条而淡出人们的视野,车神的神码上也从畜力车更新成了拖拉机甚至奥迪和摩托车。一些做神码的匠人,甚至直接做出空白神码,供人们按需“封神”。看似随意,实则生机盎然。


民间封神榜的底层逻辑是实用主义。


内丘神码 车神


把神码摆在一起是内丘常见的供奉方式


内丘家庭,天地台上供奉的神明

每个神仙的待遇不同,体现在点香的根数


丰沛的需求孕育了千变万化的神仙,从门口的土地、喜神、门神,到正房的财神、祖师、家堂,从厨房的灶王、火神、仓官,到场院的天地、场神、梯神、上下房仙……


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小院,就这么被密密麻麻的神灵360度无死角地“武装”起来,最多时甚至多达上百位,有时候人们来不及逐一供奉,就把神码并列帖一排,一人一炷香,共享一盘馍。


从某种意义上说,国产神明正是人们物质生活的延伸,同日常需求一一对应,成为了不可替代的精神日用品。


内丘家庭神明位置图


既然是日用品,就不可能高于生活太多。比起居高临下、超凡脱俗,老百姓更愿意相信,他们一手创造的神也和他们一样富有人情味。


土地就是最有人情味的一组神。


按照等级观念,民间土地神分为家宅土地爷、村一级的土地庙和县一级的城隍庙三个等级,等级越高职责越大,大到可以掌管生死。城隍庙的土地就负责记录生死,人死后,家属需前往城隍庙“报庙”注销人口。


在此之前,村里人须先去村口土地庙报备,有的人会趁“灵魂”未散之前跑去“哭庙”,他们相信村里的土地爷多少算是街坊,更有同情心,也许会在生死簿上一笔勾销,让人起死回生。


内丘神码 土地


而住在自家影壁墙上的土地爷,则没有那么大的能耐,人们只好把它转过身去,以免它触景生情,伤心过度。


俗话说,“土地爷放屁,冒三分神气”,讲得就是人们认为土地爷身上只有三分神性,剩下的七分是人性,这几分人性有时甚至让神显得有些尴尬,内丘的一些神码上,有的土地爷是光棍,有的则有两位土地奶奶,这是因为两位土地赌博,筹码是自己的夫人。


供奉土地的喜凤阿姨


供奉在冬储大白菜边上的土地


这些看似荒唐甚至有些站不住脚的信仰,却给很多正统宗教的传播带来了麻烦,毕竟说到底,人们要的不是教化和规劝,而是踏实与心安。


内丘人家供奉的土地


天津最大的道观天后宫的住持张修华,在1965年写的回忆文章《道家生活七十年》中,提到了那个在天后宫中的隐藏Boss——王三奶奶。


“王三奶奶是个小型的木像,穿一身现代农村老妪的装束,是个传说中的巫婆。天津有很多妇女对王三奶奶特别迷信,认为它能消灾去病,说什么‘摸摸王三奶奶的手,百病全没有。’经过这样一番渲染,王三奶奶香火之旺在诸神像中仅次于天后圣母。”


这番有些“柠檬精”的评价并不是张道长一个人的困扰。在历史和现实中,有不少正殿主神主要充当幌子,帮助庙宇获得“正统”认可,而民众信仰的其实是偏殿中的地方小神。晚明士绅张岱曾只身前往泰山,沿途向当地百姓问路,可当地人都不知所云。原来泰山上有位女神叫碧霞元君,被尊为“奶奶”,当地人只知有“奶奶山”,不知有泰山。可见,不管秦皇汉武曾经多少次为泰山封禅,都不及老百姓心目中“奶奶山”来的更为重要。


内丘神码 泰山奶奶 (图中的“太”为别字,民间美术中因为制作者文化不高,经常出现错别字)


从东北的“歪脖老母”,到华北的“碧霞元君”,再到东南沿海的“天后妈妈”,两广的“龙母”,老百姓对神明的称呼,就像对女神们的称呼,就如同对自家老祖母一样,亲切自然,亲密无间。


在民间,一类神便是一类人的“民意代表”。


体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八仙。王世贞在《题八仙像后》说到:“老则张(果老),少则蓝(采和)、韩(湘子),将则钟(离权),书生则吕(洞宾),贵则曹(国舅),病则李(铁拐),妇女则何(仙姑),为各据一端。”


为了迎合更广泛的神灵信仰,且方便使用与表达,人们在原有八仙的基础上,又发明了上八仙、中八仙与下八仙,八仙人物与他们所持的法器又有了“明八仙”和“暗八仙”。


内丘家庭客厅的神码


内丘家庭的客厅,会供奉八仙和财神


在这场“八仙扩容运动”中,不同地区、不同版本的人物被赋予了与八仙同等重要的身份,既混乱又和谐。就像在内丘天地台上供奉的“天地三界十方真宰”一样,观音菩萨跟孙悟空成了一家、玉皇大帝和老母娘娘平分天下。


人们朴素而虔诚地相信,把一切有利于生活的神灵都拿来改造利用,就多了更多的保护,没有什么神是一炷香不能搞定的,如果搞不定就换一种神。(内丘地区的确存在着每家请不同的神的说法,请错神大概率就得不到应有的照顾了)


从每年农历的十月十五开始,人们就已经在各神位前点灯供奉,一直要到二月初二吃完龙须面才熄灯,这三个月叫“灯仨月”,请神、送神的活动则发生在腊月初八到腊月二十七,人们把天庭里住的神仙请到家中好吃好喝供奉,来年正月再送回天庭复命。


内丘家庭供奉的奶奶

内丘人家入口处都有土地爷的位置


年复一年,周而复始,人与神之间的默契,就在这迎来送往之间达成。


我敬你三分,你也要争气才行。


尽管看似有些滑稽,但却符合人性中最真实的期待,毕竟,人们在几千来向神像祭拜,就是为了在充满不确定的世界里,在各自多灾多难的生活中,寻求一点希望和抚慰,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为生活助兴。


空白神码,可以根据需求编造出自己的神明


撰文|王璐

摄影|甄宏戈

设计|起承设计中心


2019©️上海起承文化发展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图片版权归起承文化所有,未经允许请勿擅自使用,侵权必究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删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