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最后的3名军统特务:隐姓埋名64年后,在2013年留下一张合影

大陆最后的3名军统特务:隐姓埋名64年后,在2013年留下一张合影

2013年,三位素未谋面的耄耋老人跨越千山万水来到浙江衢州市,在照相机前留下了这张合照。

照片中的三位老人衣着朴素、面容慈祥、看着十分平凡,任谁也想不到他们是曾经为国民党工作的特务。

在解放战争时,国民党的许多人因为战败都远赴了台湾,这三人又是如何留了下来的?他们身上到底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照片中最右侧穿蓝色衬衫的老人就是祝仁波,此时他已经是91岁的高龄。

祝仁波于1922年出生在上海,年幼时父母就双亡,留下他和姐姐两人相依为命。

但好在祝仁波遇到了改变他命运的贵人——陈一白,陈一白是祝仁波的姐夫,在他的帮助下祝仁波进了浙江警官学校学习了无线电通讯技术。

祝仁波在这方面很有天赋,为了不让成绩落后,他经常夜以继日的背书学习。但令他没想到的是,从学校毕业后他会被分配到国民党的军统部门当一名无线电技术员。

当时国内的无线电技术并不发达,而且在战场上,无线电经常受到日军的破坏,祝仁波时常要冒着枪林弹雨去维修电台。

但是祝仁波从不抱怨,虽然他对国民党并没有什么好感,但他很热爱这份工作,只要需要他修理电台,他一定会二话不说完成工作。

国民党战败要撤台时,祝仁波并不想抛下自己的姐姐离开。当他得知自己的姐夫陈一白也留在了大陆时,他果断也选择留了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祝仁波利用自己的技术开了一个修理电器的摊子,和普通人一样成家立业过上了平凡的生活。

但是他曾经的经历必然不会让他一直幸福下去。随着自己的姐夫陈一白被抓捕调查,自己也跟着进了监狱。

在他服刑期间,妻子也离他而去。孤身一人的祝仁波被派到农场改造后就在此处呆了十几年,乡里乡亲得知他会修电器后经常找他帮忙,祝仁波也非常热心的答应。

改革开放后,祝仁波对新时代的电器有很大的兴趣,虽然他已经不能再向当年那样修理电器,但是他仍然坚持学习新事物。

他说,是因为党的领导,百姓现在的生活才能如此幸福,他也才能看到这么多新奇的设备。

照片中面带微笑的慈祥老太太名为王庆莲,拍摄这张照片时她已经86岁。

谈起自己年轻时候的经历,王庆莲眼泪涟涟,如果不是当年的生活所迫,她也不想有着这样不磊落的身份。

王庆莲是浙江江山人,这个地方正是国民党的军统头目戴笠的老家。戴笠在为军统招兵买马时,偏爱选用江山人。

一是他认为江山人是自己的老乡,更好拉拢也更靠得住。二是江山的方言拗口难懂,为特务的身份更添了一份便利。

而王庆莲能加入军统特务,与此也密不可分。1932年,王庆莲四岁,她的父亲不幸意外去世。王庆莲的母亲不得不独自承担起养家的重任。

为了补贴家用,王庆莲的母亲在外四处打工挣钱,王庆莲则交给外婆照顾。

虽然生活拮据,但王庆莲的母亲不想孩子以后像自己一样只能干苦力活拿些微薄的薪水,坚持送王庆莲去学校念书。

王庆莲在母亲的艰辛供养下读了六年的书,但好景不长,战争的动乱王庆莲的母亲失去了工作,王庆莲只能辍学靠在街上卖报纸、香烟赚些零钱。

1943年,国民党的军统局来江山招兵买马,懂事的王庆莲想到认为如果能进部队工作,母亲的负担就能减轻一些,自己说不定还能拿工资养母亲。

王庆莲的母亲得知女儿的想法后,哭哭啼啼的不舍得女儿远去参军。可是母亲二人如今吃了上顿没下顿,王庆莲去参军好歹能有口饭吃。

在现实面前,母亲不得不放开了女儿的手。好在王庆莲念过几年学,很顺利就通过了选拔考试。

两个月后,15岁的王庆莲和其它十几名同乡被送到了重庆。在这里,王庆莲先是在军校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又被分配到了印刷厂工作了一年。

虽然这里的待遇并不高,但是王庆莲做事勤奋,又肯吃苦,很快就被调入到了军统局的总部学习译电的知识。

军统局的管理非常严格,王庆莲在培训时期每天要学习大量的符文密码,还要学会基本的数学运算知识。只有上过小学的王庆莲学习起来比别人要艰难很多,因此她就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时间。

王庆莲称,在译电科时除了白天要工作八个小时外,晚上还要再工作两个小时,她工作的几年里破译的密码有八百多种。

虽然工作辛苦,但是王庆莲却说这是她人生中最快乐的三年,因为这份工作让她的安全得到了保障,而且还有不错的薪水拿。

戴笠很重用她,给王庆莲的薪水是按少尉级别给的。休息的时间,年少活泼的王庆莲还喜欢去歌舞厅里玩。

但是这种好日子没持续多久,1946年戴笠出意外后,王庆莲的上司姜毅英见她没了后台,便处处刁难王庆莲。

王庆莲觉得自己的工作越做越郁闷,就以照顾母亲的名义请假回到了老家。之后国民党战败,军统局的同僚们传信让王庆莲前往台湾。

但王庆莲不愿意背井离乡离开自己生活多年的土地,更重要的是她看清楚了当前的局势,她明白站在人民对立面的国民党是没有好下场的,因此她果断选择留在了大陆。

之后,王庆莲本想隐姓埋名过普通的生活。但是因为她的出身和工作被人举报后,她自愿前往农村在乡下劳务改造了23年。

1981后,国家重新颁布了政策,王庆莲住到了国家分配的房子里开始了养老生活,而且每个月还能领到一笔退休金。

王庆莲在2013年拍照时虽已经是八十三岁的高寿,但仍能每天抽半包烟,写写东西画画。她表示:“感谢国家养了我31年,我从不后悔当年没有去台湾,现在的生活让我感到幸福。”

戴以谦是这三位人中比较特殊的一个,他和军统头目戴笠是亲戚关系,按照辈分他要叫戴笠十叔公。

最初的时候戴以谦并不知道自己和戴笠有亲戚关系,他年纪轻轻就参了军,一直在部队里做书记员。

1943年,戴以谦被分配到了江西的办事处工作。恰逢戴笠江西这里公干,戴以谦负责接待他,两人有过接触之后才意识到竟然还是一家人。

戴笠是个重情义的人,他看到戴以谦在部队里不受重视也没有干什么要职,就把戴以谦调任到了自己掌管的军统里。

在戴笠的安排下,戴以谦担任起了他的机要秘书。军统里的人看到戴以谦这个空降干部都非常嫉妒他,但得知他是戴笠的亲戚后,又纷纷巴结起了他。

戴以谦为人处世聪明圆滑,很快就在军统内部混得如鱼得水。他讲道:“我那时候特别的风光,谁见了我都要和我打声招呼。”

直到戴笠出事,戴以谦在军统失去了靠山。毛人凤上台之后,他很快就被别人挤兑了下去,于是他不得不从浙江转任到了北平工作。

在这期间,蒋介石下令四处抓捕迫害共产党人,戴以谦虽然没有直接参与这件事,可作为国民党的特务他参与了中间传递信息的工作,间接性的伤害了了北平的地下党组织的成员。

国民党战败后,他也不愿跟随国民党跑到台湾,于是他跟着其它的几个战友在北平归顺了傅作义的人民解放军。

新中国成立之后,戴以谦选择回到了老家当一位普通的农民,过上了种地的生活。

但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戴以谦的身份还是被人发现举报给了相关部门。他被逮捕后因为态度良好,对自己的所有行为全都一五一十的交代出来后,只被判了五年的刑罚。

戴以谦的妻子在他入狱后,对他隐瞒自己身份的事情非常气愤,选择了带着孩子改嫁他人。等到戴以谦出狱后,他便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

国家考虑到戴以谦体弱多病,便将他安排到了养老院怡享晚年。在国家的精心照顾下,他八十多岁也饭量不减,能口齿清晰的和人讲话。

虽然日子安稳幸福,但是戴以谦却时常感到孤寂,渐渐地,他便萌生了找到自己同僚的想法。于是他找到了关爱抗战老兵的志愿者,希望能在他们的帮助下找到自己曾经的战友。

2013年,在志愿者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特务中幸存至今的王庆莲和祝仁波两人。三位老人虽然在此之前素不相识,但他们却一见如故,仿佛认识了多年的朋友谈论起了从前。

虽然这三位老人曾经是国民党的特务,但他们在出入加入时都是怀着一颗抗日救国的心。

只是在时代的洪流下,他们这些小人物在很多时刻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但好在最后三人都做出了正确的抉择——相信共产党,相信人民。

就像戴以谦最喜欢的那句“宁恋故乡一捻土,莫恋他乡万两金”所说的一样,他们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对土地上的人民爱的深沉,所以他们在当年抉择时都留在了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