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已来临,中国不得不面对!如何应对40年来从未出现的危险情况

风暴已来临,中国不得不面对!如何应对40年来从未出现的危险情况

如今中国所面临的内外部局势,是我们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还从未出现过的情况变化,随着中国的崛起,在实力增长的同时,我们也要面临更大的挑战。

这些挑战有来自外部的,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围剿中国、产业链转移等,也有来自内部的问题,即我国的经济增速放缓。

对于这些复杂情况,有西方媒体开始揣测妄言,称中国的崛起已然停止,中国的发展再难提升,甚至在国内还有这种“唱衰中国”的声音层出不穷,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面对40年来“前所未有”的情况,中国该如何应对呢?

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毅然选择了改革开放,改变过去中国近30年来建设的经济制度。新中国五六十年代的经济制度,是仿照着苏联模式而建立起来的,虽然这其中有我们根据国情做出的改动,但那抹浓重的苏联底色,十分显眼。

当时的苏联是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不少社会主义国家都在学习苏联模式。用事实来看,依靠着苏联的援助建设起来的苏联模式,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基础,帮助我们实现了工业化,个中功劳不言而喻。

可苏联模式也有着严重的弊病,那就是官僚垄断了一切,而人民失去了管理国家的权力。早在上世纪60年代,伟人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预言了苏联的覆灭。为了不让中国重蹈苏联的覆辙,伟人开始了伟大的探索之路。

这条道路就是相信群众的力量,打倒官僚,沿袭革命时期的理想主义与浪漫主义。矛盾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既然官僚都已经掌控了权力,伟人想打倒他们,将国家权力还于人民,必然遭到了极大的阻力。

于是在后来的史书中,这段时间也就成了“艰辛探索”“曲折发展”的岁月,而伟人的探索被全盘否定后,这时中国就站在了命运的十字路口,走向了改革开放的道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自1980年至今我国毫不动摇的工作重心,这句话很显然抓住了国家发展的核心。只要经济发展好了,社会的各种矛盾就会得到缓解,而一旦经济发生危机,那社会就必然要发生动荡。

而中国自1978年以来到2020年,实际GDP增长率平均为9.4%,远超世界平均水平,占全球经济总量的比重也从1978年的1.8%来到了2020年的16.3%。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令世界为之震惊,中国奇迹究竟如何创造?

有人会将之归结于中国实行了市场经济,激发了国内社会的活力和效率,可“市场经济”西方国家玩了几百年,试问哪个资本主义国家不是实行的市场经济呢?怎么就中国的发展如此迅猛呢?

这种说法只看到事物的表面而没有探究其本质。也有人认为这是因为中国推行了私有化,引入竞争,打破国企垄断,激发了市场活力。

但很显然,这种私有化的本质,其实就是利益的再分配,与财富的创造无关。在私有化的过程中,只有少数人才能敛财致富,而绝大多数人依然是一无所有的打工人。

俄罗斯在90年代初的全面私有化,已经把这一虚伪的面纱给撕了下来, 取而代之是毫不掩饰的巧取豪夺。自80年代以来靠着私有化浪潮而发财致富的人,他们的屁股真有那么干净?

中国人民经过20多年的斗争,以及近30年的努力建设最后创造出来的公共财富,被一些人用一句轻飘飘的“私有化”就将国有资产放入了私人的腰包,这是所有掠夺政策中最无耻、最可恨的行为。

既然市场经济、私有化并没有所吹嘘的那样神奇,为什么中国还是在实行了市场经济和私有化后,经济实现了腾飞呢?这是因为中国在前三十年已经基本建成了完善的工业体系,本身已经不是个落后的国家了。

而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庞大的廉价劳动力和完备的工业能力,让我们只需要引进外国的技术、设备和资金后,就能迅速地发展起来。

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学习和借鉴外国的成功经验,吸取其失败教训,避免少走弯路。从19世纪开始,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就开始有这种情况出现,即相对落后的德国、意大利、俄国等国的工业化往往比先行者英国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而美国更是站在欧洲的肩膀上,在20世纪初一举成为了全球最强大的工业国。这种快速的经济发展,在20世纪六十年代,也在日本、韩国身上再次重现。

但这种经济的高速发展,总归只是一个时期,而人们往往会错误地把它当成永久。正如80年代的日本沉浸在经济繁荣的泡沫当中,以为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会一直持续下去,最后经济泡沫破灭之后,日本陷入了停滞的20年。

在经历了40年的经济高度发展后,中国似乎也迎来了经济增速放缓的时期,这是我们在40年来从未遇到过,但又必然会出现的情况。

2021年,中美GDP差距为5.2万亿美元,中国GDP占比美国GDP约77%,而到了2022年,这一数字却变成了70%,过去我们乐观地认为,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水平,未来十年我们就可以超越美国。

但2023年上半年,中国GDP又降至美国的64.5%。从近期发布的经济数据来看,中国目前的经济情况也是不容乐观。全国中小企业吸纳了80%的城镇就业,而全国中小微企业注销数量从18年的181万户,来到了2022年的约600万户。

到这个时候,一些人所鼓吹的“市场经济”“私有化”就不顶用了。既然实行着市场经济,那就必然要被市场经济的规律所控制,而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向来是每隔10到12年就会爆发一次。

上次的经济危机还是2008年发端于美国进而席卷了全球的金融危机,如今,新一轮的经济危机,似乎已经在向我们逼近。从数据上看,2023年1至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了15.5%,而7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同比增长6.5%,负债增长6.8%。

利润的下降,以及资产增长全靠负债推动,再加上应收账款和存货的攀升,这些特征都指向了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那就是——需求不足,产能过剩。而面对这个问题,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是刺激需求,换言之就是让老百姓多消费,从而消耗掉过剩的产能。

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却都是在刺激生产,不管是减税降费、留抵退税、开企业家座谈会等等,这些手段都是作用于生产端。

而真正需要帮扶、刺激的需求端,譬如增加劳动者的收入、落实双休刺激居民消费,降低群众负担等政策,却是少之又少。或者就像外国一样,直接给老百姓发电子消费券,也是在鼓励民众消费。

但可能就是有一些人持着这种想法:“白花花的银子都散给了穷人,作孽!”坚决不给民众发钱,如此之下,之前所乐观看待的“国内大循环”,就要因为内需不足而难以为继了。毕竟经历三年的特殊冲击,广大劳动群众对未来的信心和钱包一样,早就被透支得差不多了。

如何修复居民的消费能力,也许还要从这两步下手,一:提高居民收入,二:维护劳动者权益。在落实八小时工作制和双休、加班予以合法的加班费后,民众自然有时间、有闲钱去消费了。

美国在1929年爆发了席卷全球的大萧条,本国失业率居高不下,原本蒸蒸日上的美国社会被商品堆积如山、工人失业、企业破产的凄凉景象所取代,而在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之后,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其核心就是救济、复兴、改革。

其中的救济主要针对穷人和失业者。如何解决庞大的失业大军呢?美国在1935年颁布了《国家劳工关系法》,准许工人自由成立工会与资方谈论工资待遇,认定工人罢工为合法的行为,还规定企业不得任意解雇工人。

这些保护工人的法规,让就业率得到了恢复,令美国走出了经济的泥潭,并且打赢了二战。而这一《国家劳工关系法》随后在1947年被废除。很简单的道理,经济危机的起因就是生产过剩,即供给大于需求。

一边是堆积如山卖不出去的商品,一边是贫困潦倒,失业没钱的人民。那只需要让民众有工作、有钱、有时间去消费,不就能刺激经济增长了吗?很显然,西方国家已经走在了这条道路上,而我们还刚刚起步。40年的时间还太短,中国以及中国人民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而在各国经济都有所衰退的今天,美国还在妄想着与中国“经济脱钩”,将原本放在中国的生产供应链向其他国家转移。

尽管中国是全球产业链最完备的国家,但美国不断培养“备胎”的行为,也需要我们高度警惕,东南亚、印度等国家如果承接了大量低端制造业的份额,那我国的经济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外部环境是我们难以改变的,我们也不能让美国停止对中国的打压制裁,唯有解决好内部问题,稳定国内局势,只要中国的发展依然向上,那些渲染“中国崩溃论”的人,都将会被中国打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