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不至死的两江总督何桂清,只因曾国藩火上浇油,最后斩首菜市口

罪不至死的两江总督何桂清,只因曾国藩火上浇油,最后斩首菜市口

清咸丰四年(1854年)九月,云南人何桂清由仓场侍郎擢升为浙江巡抚,这位封疆大吏时年只有三十八岁,正值男人年富力强厚积薄发的好辰光,接到任命后不禁心中暗自发誓要在任上干出一番事业,方不辜负皇恩浩荡和十年寒窗。当是时,太平天国已经定都南京,东南一带局势糜烂,战火不断,毗邻浙江的皖南两府---徽州(今黄山)和宁国(今宣城)太平军频繁出入,有觊觎浙江之意。由于安庆陷落,安徽巡抚移驻庐州(合肥),对皖南两府鞭长莫及,而这两处恰是浙西大门,因此这副担子被何桂清主动揽上肩。此后两年,以何桂清为首的浙江官员与太平军反复争夺皖南两府,各有胜负,勉强御太平军于门外,就当时而言算是表现得很抢眼了。何桂清的勇于任事受到咸丰皇帝激赏,加上他对东南军务屡屡上书言事,经常能够切中时弊,给咸丰留下了可堪大用的印象。所以,两年后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率军击垮向荣的江南大营,两江总督怡良就地免职后,当清廷考虑新的江督人选时,军机大臣彭蕴章上书举荐何桂清,咸丰立即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咸丰七年春,何桂清代理两江总督之职,不久改为实授。自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原本驻节江宁的两江总督均改驻常州。何桂清出任江督的主要职责就是筹饷,同时协助和春、张国梁等人在南京城东孝陵卫再次构筑江南大营。当年冬天,江南清军收复镇江,何桂清以供应军饷有功被赏太子少保头衔。咸丰八年冬,何桂清为了给江南大营筹集更多军饷,在清廷授意下会同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与英、法、美三国改订通商税务章程,在上海设立税务总局,有限承认鸦片贸易,进出口货物一律按5%抽税。就筹饷而言,何桂清尽了最大努力,他认为近水楼台先得月,将来攻克天京的肯定是和春、张国梁等人,所以把搜刮到的白银几乎全部流入了江南大营,当饷银枯竭的湘军向他寻求接济时,被他毫不留情的拒绝了,这就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实际上此时的江南大营已经千疮百孔,首先是将帅不和,主帅和春是满洲正黄旗出身,军事水平有限,远不如他的副手张国梁。张国梁原是太平军投诚将领,降清后为了消除清廷猜忌,在对阵太平军时屡屡身先士卒,积功升至总兵时依然冲锋在前。远在京城的咸丰皇帝得知张国梁的事情后,亲自传旨要张国梁爱惜自身,为国效力来日方长,并御赐金疮药,张国梁被皇帝的恩遇感动,更加竭尽全力的寻求与太平军死战。但和春对张国梁颇多猜忌,一直对张国梁的军事行动进行掣肘,张国梁是个顾全大局的人,不愿让人窥探到将帅不和,满腹苦水只能埋在心里。其次,江南大营军风糜烂,惟有张国梁尚能洁身自爱,其他将官则贪污军饷,公然贩卖鸦片;士兵们吸食鸦片,嫖娼聚赌,所以从上到下都巴不得日子就这样舒舒服服的过下去,谁都不愿意打仗,何桂清每月十多万银子供养的就是这帮人。

咸丰十年春天,张国梁挥师大举进攻江北,先后攻克浦口和与天京隔江而望的九洑洲,初步完成了对天京的包围,何桂清得赏太子太保衔。天京被围后,附近的清军尽皆摩拳擦掌,眼见打败太平军攻克天京如同瓮中捉鳖般容易,谁不想居此奇功。身在天京城里的太平军高官们也觉察到了空前危机,虽然他们也腐化堕落,但毕竟搏命厮杀了多年,为了保住身家性命唯有死战。于是,太平天国的忠王李秀成和侍王李世贤定下“围魏救赵”的策略,谋划进兵浙江,迫使江苏清军过去增援,以解天京长围。不久,太平军接连攻占安徽东南部诸县,接着拿下安吉,直奔湖州,距杭州不过一百五十余里,浙江提督周天受孤军难支,紧急向清廷求援。咸丰帝慌忙下诏和春兼任浙江清军的总指挥,任命江苏提督张玉良为总统,率领江南清军一万三千人增援浙江。

三月下旬,张玉良所部刚抵达湖州就听说太平军已攻入杭州城,情急之下仅带六百名轻骑奔赴杭州。此刻太平军并没有全盘占领杭州,驻内城的八旗军在杭州将军瑞昌的指挥下死战不退,当张国良的“张”字帅旗出现在杭州城下时,城内的太平军以为是张国梁的部队,心生畏惧,同时战略目的已经达成,便纷纷撤离杭州城。这一役下来浙江官员战死数十位,其中官职最高的就是浙江巡抚罗遵殿。罗遵殿此前在胡林翼手下担任湖北藩司,曾为湘军筹集军饷,因此与湘军系统颇有渊源。当初何桂清担任浙江巡抚时,曾屡屡扣押每月摊派给湘军的八万两白银,不是没钱,而是他压根就不相信曾国藩组织的那帮书生农夫能成气候,导致后来彼此都很敌视,矛盾重重。据说出于对湘军系统的仇视,张玉良领兵援浙时,何桂清指示亲信江苏藩司王有龄,以视察苏州城垣为名,将张玉良留在苏州两天,结果贻误军情,致使罗遵殿城破自杀。罗遵殿死后,经何桂清极力推荐,王有龄接任浙江巡抚,浙江重新成为何桂清的禁脔。

何桂清手稿

由于张玉良的军队被牵制在浙江,江南大营的兵力开始显得薄弱,这时太平军开始反击了。英王陈玉成的部队在皖北发动攻势,以牵制江北清军;由浙江快速返回安徽的太平军在四月底攻占东坝和溧阳,包围金坛,接着向何桂清所在的常州方向运动。何桂清传檄总兵马德昭、曾秉忠进军阳溧埠,副将刘成元去解金坛之围,谁都没有意识到李秀成的真正目标是江南大营。咸丰十年五月二日,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集结天京附近所有部队约十多万人,分五路进攻江南大营。江南大营的主帅和春尚不知身处险境,顾虑军饷匮乏,准备每月扣押三分之一,消息传出群情激愤,将领们几乎无法驾驭部下。五月五日,进攻的太平军将火罐掷入江南大营火药库,爆发了惊天动地的大轰炸,毫无斗志的清军被炸得四散而逃。和春以为清军已经失败,急忙带着亲兵东逃至丹阳,太平军趁机攻入江南大营。张国梁边退边战,至丹阳时已身受重伤,身边亲兵死伤殆尽,无奈之下跳入丹阳河自杀。五月下旬,和春退至无锡浒墅关,被清廷下诏切责,勒令戴罪留任,眼见大势已去,吞食鸦片自杀。

江南大营刚被太平军攻破时,何桂清已有逃离常州之意,因此不许张玉良回援常州,他的死党王有龄则写信告诫他不要离开常州“事棘时危,身为大臣,万目睽睽,视以动止。一举足则人心瓦解矣。”但何桂清去意已决,他上书清廷说军事方面皆由和春负责,自己则赴苏州筹饷。何桂清离开时,常州士绅跪请留下守城,结果被开枪打死数十人,后来成为何桂清罪证之一。何桂清逃到苏州城下时,苏州官民都已听说这位总督在常州的恶行,因此闭城不纳,何桂清转而哀求城内的江苏巡抚徐有壬。徐有壬原本是何桂清提拔的,此刻不仅毫不客气指责后者丧师失地,而且还要上书弹劾。无奈下,何桂清只好奔向常熟,不久去了上海,被清廷拘捕前一直在上海活动,谋求戴罪立功。

江南大营陷落后,清廷终于意识到绿营兵已不堪一击,根本承担不起捍卫皇家脸面的重任,所能依靠的只有在安徽节节高奏凯歌的湘军,湘军的春天终于来到了。何桂清逃离常州一个月后,曾国藩以兵部尚书衔实授两江总督,并以钦差大臣身份帮办江南军务,一跃成为东南第一人。何桂清借此机会写信讨好曾国藩,希望他能上书为自己说几句好话。曾国藩冷冰冰的回敬四个字“爱莫能助”。由于英法联军入侵,原本要拘捕进京的何桂清在上海逗留了两年,期间过得惴惴不安,军机大臣彭蕴章、浙江巡抚王有龄、江苏巡抚薛焕先后上书清廷为他乞恩,都未获准。

两江总督府旧址

同治元年(1862年),何桂清被正式拘捕下狱,初步拟判斩监侯(死缓)。但是这一判决遭到刑部尚书赵光和大理寺卿李堂阶的坚决反对,他们认为“不杀何桂清,则无以谢江南战难百万生灵”,当然,试图挽救何桂清一命的大臣也不在少数,他们说当初何桂清本不欲离开常州,是因为下属官员总理粮台查文经和布政使薛焕等人联名签字请求,退往苏州是为了保住饷源。刚刚垂帘听政的两宫太后(慈安和慈禧)面对纷争不已的大臣犯了难,于是下旨咨询各封疆大吏对此事的态度。疆臣中自然以曾国藩意见为最,此刻他已收复安庆,围攻天京,眼见东南膏腴之地沦为满目疮痍,内心非常痛恨何桂清,因此回覆上奏说“疆吏以城守为大节,不宜以僚属一言为进止;大臣以心迹定功罪,不必以公禀有无为权衡。”意思是封疆大吏要以城在人在,城亡人亡为准则,弃城逃跑的人找再多借口也无济于事。曾国藩的奏折一到,保何的大臣再无话可说,何桂清的死刑也就定谳。当年年底,何桂清在京城菜市口被斩首弃尸。

《清史稿》将同在两江总督任上先后逃跑的陆建瀛和何桂清放在一起评价:皆以才敏负一时之望,膺江表重寄。建瀛当军事初起,不能预有规划,临事仓皇。桂清无料敌之明,又失效死之节。二人者身名俱陨,罪实难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