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哉乾元4:李璮之乱——终结了大元王朝的汉化之路!

大哉乾元4:李璮之乱——终结了大元王朝的汉化之路!

做大将,首先胆气要足。战场上腥风血雨,没胆子如何能够冷静指挥?张弘范和他老爹很像,年纪还轻时便胆色过人。二十岁时,他八哥张弘略任顺天路总管,有事去大汗行宫汇报工作,张弘范便代替哥哥管理政事。当时有蒙古军进入顺天境内,肆意侵辱百姓,张弘范不管三七二十一,把犯事的蒙古军人每人打了一顿板子赶了出去。当时北方是蒙古人天下,张弘范敢这么干,也算是胆大包天了。

张柔不但打仗是行家,生孩子也是把好手,一生中有儿子十一人。但前九个都没什么出息,只有第八子张弘略和第九子张弘范才能出众。张弘略文武全才,屡任显职,死时受推忠佐理功臣、银青荣禄大夫、平章政事、上柱国、蔡国公,谥忠毅,在元廷地位很高。但因为没有弟弟那么显赫的战功,在历史上并不出名。张弘范的能力未必强过哥哥,但因为厓山之战,名气却大得多。所以,要出名靠的并不仅仅是能力加努力,机遇往往是最重要的。

在军旅中要出人头地,展现自己的能力之前,首先要有胆色。胆大包天的张弘范再加上有背景的老爹和哥哥,开始在军队中崭露头角。中统元年,被任命为御用局总管,中统三年,便改授行军总管,在亲王合必赤麾下征讨在济南叛乱的李璮。

李璮也是一方世侯,益都行省李全之子。1231年李全死后,其妻杨妙真袭职,但不久也病死,李璮袭为宜都行省。在众多汉人世侯中,李璮是个异类,并不安于在蒙古人之下做个诸侯,而有着称王图霸的野心。不但拥兵自重,储存粮草,截留盐课。还在1259年私自进攻南宋 ,连下海州(今江苏连云港西南)等四城,全部纳入自己地盘。在扩充实力上不遗余力,对蒙古汗廷的不臣之意相当明显。中统元年(1260),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位开战。忽必烈加封李璮为江淮大都督,这一方面是为了稳住他,另一方面也是看重他与南宋有占地之仇,防卫南部疆域时不会投敌。

但忽必烈有些小看了李璮,这位大都督虽不会真正投向南宋,却也绝不会忠于他。中统三年二月,李璮乘忽必烈倾全力抗御阿里不哥南犯之机,举兵反叛。献涟海等三城于南宋,杀蒙古戍兵,从海州泛海还攻益都,进据济南。忽必烈南线顿时吃紧。

不过,李璮虽然野心不小,却没有洞察全局的眼光。他反叛元廷若想获得成功,必须要有两个要素,其一是南宋朝廷积极配合,出兵出饷相助,其二是北方中原各地汉人世侯可以群起响应,他才有趁乱扩大地盘,进而图霸称王的可能。但是,一向谋求苟安的南宋只是封李璮为齐郡王,并没有在军事行动上给予配合。他传檄河北,希望取得华北地区汉人世侯的支持,也应者寥寥——大家诸侯做得好好的,干吗为了你冒险造反呢。

李璮处境完全孤立。他如果不想迅速失败,应该率部队与元军在野外周旋,机动灵活的展开战略,实在不行还可以南撤依靠南宋。但李璮却拢军固守济南,在毫无外援的情况下给元军以包围自己的机会,充分展现了军事上的无谋。与合必赤一起征讨他的史天泽听说李璮进入济南,不禁笑道:“豕突入苙,无能为也。”,并对合必赤进言道:“璮多谲而兵精,不宜力角,当以岁月毙之。” 元军深沟高垒,将济南围得水泄不通。

二十四岁的张弘范在合必赤麾下,也率领着本部人马来到济南城下。这么年轻便领兵出征,当爹的自然不怎么放心。张弘范临行时,张柔对儿子面授机宜:“汝围城勿避险地。汝无怠心,则兵必致死。主者虑其险,苟有来犯,必赴救,可因以立功,勉之。”这也颇有些让儿子勇挑重担的意思。张弘范领会了老爹的教导,将自己的营寨扎在城西。

不过,李璮并没有如张柔预计的那样,因为张弘范驻扎在较为危险的地方而向他发动攻击。在兵粮即将告罄的情况下,李璮督率所部没命的出城突围,但是,当各处元军都在为反突围而奋战时,张弘范的营地却似乎被遗忘了,李璮根本没有向张弘范的驻扎地派出一兵一卒。

此时,若是空有血气的年轻人,必定操刀上阵,自己去找李璮;若是胆怯平庸的“二世祖”,则会暗自庆幸,疏于防备。而张弘范毕竟是名将之后,能力不是吹得,立即判断出,李璮这是在迷惑自己,认为自己年轻可欺,“我营险地,璮乃示弱于我,必以奇兵来袭,谓我弗悟也。”于是,立即在营外挖掘壕沟,并布置精兵甲士设伏,专等着李璮前来。

第二天,李璮果然以主力向张弘范迎敌猛攻,岂料兵马没等挨着营门,便纷纷掉进壕沟之中,死伤枕籍。剩下的将士好不容易爬出壕沟,又陷入伏兵围攻之中,眨眼之间,李璮用来突围的部队全军覆没,两名将军也被张弘范俘虏。经此一战,不但张柔对这个儿子完全放了心,还让张弘范名声大噪,从而得到了世祖忽必烈的垂青。

是年七月,济南城破,李璮被俘杀,“李璮之乱”仅仅坚持了五个月便烟消云散。但是,李璮并不该感到遗憾,他的这次作乱虽然没能让自己图霸称王,其影响对却对大元王朝既深且剧。不但立即引起了朝廷内部的一场地震——时任中书省平章政事的王文统原本是忽必烈最倚重最信任的宰辅,但因为是李璮的岳父,又被告发与李璮有书信交通,与儿子王尧一起被杀。

而随着王文统的人头落地,忽必烈原本海纳百川的心胸也犹如突然垒起了一道堤坝,将宽阔的海口挤压为狭窄的河道。在藩邸时以及继位之初不论出身,只看才干的他开始对自己治下的最为多数的臣民投去了不信任的眼光:朕如此信任你们,为何如此辜负朕?行汉法,用汉人,真的是正确的吗?王文统深受皇恩,李璮更是两代蒙恩,为何会反叛?!

一直对世祖重用汉人不满的回回人集团,趁势进言“回回虽时盗国钱物,未若秀才敢为反逆”。 这句恰到好处的谗言,中断了元王朝的汉化之路。汉人从此很难再获得足够的信任。此后,阿合马专权二十余年,深受汉化的真金太子忧惧早逝,皇统变更屡屡动荡,等等事件便迭次而出。李璮便是那只在亚马逊森林里扇动翅膀的蝴蝶,最终在太平洋掀起了滔天巨浪,而这巨浪,也最终将大元王朝送入了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