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昭王有多“狠”?直接把大将乐毅提拔为齐王,与自己同级

燕昭王有多“狠”?直接把大将乐毅提拔为齐王,与自己同级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公元前279年,57岁的燕昭王已经垂垂老矣,进入到了油尽灯枯的最后阶段,但此时的昭王,却并没有因为自己时日无多而感到感伤。

是啊,他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他还是个17岁孩子的时候,父亲忠奸不分,想要禅让给相国子之,结果引来齐国干预,父亲自杀,燕国几乎亡国。

当时他远在韩国当人质,只能眼睁睁看着燕国任人欺侮,无能为力。

如今,齐国反而成为了燕国的囊中之物。就在5年前,燕国大将乐毅指挥着五国联军深入齐国,在济水一战中击溃齐军。

现在齐国仅剩两座城池,陷落不过是旦夕之间的事情。那些曾经落井下石的国家,燕昭王也没有放过。

中山国被燕国打的溃不成军,丢掉大片领土,东胡部落更是被打的后退了一千里,将辽东拱手让出。

仇已经报了、恨也已经雪了,现在的他,只剩最后一个疑虑,那就是自己死后,乐毅和太子能和平共处吗?

为了让好不容易得来的崛起维持下去,他决定将乐毅提拔为齐王!

王不封王,为何燕昭王要破坏规矩,坚持将乐毅封为齐王?太子和乐毅又能否精诚合作呢?

老燕王引发内乱的时候,燕昭王还在韩国当人质,茫然无措的他一直要到24岁才会被赵武灵王带回燕国。

中间这些年里,没了国家给自己撑腰,昭王一家人颠沛流离,过的非常艰难。

好不容易回国了,燕昭王一刻也不敢放松,打算励精图治,尽快复仇,这下自然也就顾不上太子了。

太子并不理解父亲的苦心,他反而觉得是父亲亏欠了他,因此经常干出一些越轨的事情。

燕昭王难道不知情吗?

肯定不是,但他一直觉得自己有愧于家人,上有老,结果父亲自杀了,下有小,结果儿子也没能有个安逸的童年。

可燕昭王装傻充愣,乐毅却不打算惯着他,士为知己者死,乐毅来投奔燕昭王,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如今自己已经接受了亚卿的官职和丰厚的赏赐,就得替人办事,燕昭王想让乐毅厉行变法、把燕国带上正轨,那乐毅就得按照雇主的意思来。

乐毅是个外来户,在燕国没有什么名声,想要推行变法,就必须先得到百姓的认可。

一种办法是立信,比如秦国的商鞅在变法之前曾公开宣布,说谁能把木头搬到指定地点,谁就能拿到十金。

人们不信,商鞅就加到五十金,这下,终于有一个壮汉愿意冒着受骗的危险搬木头了,壮汉搬完后,商鞅竟真的给了他五十金的巨款。

这下商鞅的信誉一下子就在秦国立住了,之后他推行变法的时候,秦国百姓也就都愿意相信他了。

这个方法最简单,风险也最小,但很可惜的是,他的主公燕昭王已经用过了。

当时燕昭王刚即位,想要招揽人才,可各国的人才凭什么到刚经历过内乱、又穷又偏的燕国呢?

联络好久,都没有人愿意过来,就在他愁眉不展的时候,身边的臣子郭隗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郭隗说曾有人缺千里马,就让臣子去求取千里马,可几个月之后,臣子却带着一副马骨回来了。

说这是千里马的马骨,花了500金,这个人又急又气,买马骨有什么用呢?

可三个月内,就有3个人主动送来了千里马。

燕昭王恍然大悟,自己去求人才来燕国,他们不来,是怕待遇不行,那么不如重用一个普通人,让他享受荣华富贵,之后人才们自然就愿意来了。

既然是郭隗点醒了自己,那就是他了,燕昭王将郭隗尊为自己的老师,给他修建了宫殿,还为了招揽人才修建了大名鼎鼎的“黄金台”。

果然,才短短几年,乐毅、邹衍等人才就自愿跑到燕国请求效力了。

看来乐毅自己只有另一个办法可选了,那就是立威。

只有被惩罚的人地位够高,那乐毅的威信才能立得住,因此乐毅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很快就落在了贵族头上。

燕国积贫积弱,这些贵族难辞其咎,本来燕国的人口就少、农业也不发达,结果这些贵族还天天贪赃枉法,欺压百姓。

有的甚至还玩弄权术,形同割据,如果不杀鸡儆猴,以后肯定会闹出大乱子。

可燕国最有地位的贵族不正是太子吗?

乐毅三天两头的找太子的不是,惩罚太子那些嚣张跋扈的手下,太子再狂,也不敢忤逆老爹提拔的人,只能暂且咽下这口气。

就这样,随着乐毅的变法越来越成功,乐毅和太子的矛盾却越来越深。

随着变法的推行,燕国逐渐成为了东北一霸,但自始至终,富国强兵都只是手段,燕昭王的真正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报仇。

这些年来,他始终忘不了当年燕国衰落时齐国的蛮横、中山的贪婪和东胡的反复,20多年了,该到算账的时候了。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联合赵、楚、韩、魏,组成五国联军,由乐毅率领,浩浩荡荡杀向齐国,朝着齐国的济水防线猛扑过来。

齐王哪里是乐毅的对手,哪怕用上了挖祖坟这样的惩罚手段,士兵们还是开始后退,后退造成了混乱,混乱引发了溃败,很快齐军就一溃千里。

乐毅解散联军,只带燕军追击,结果齐王依然组织不起有效反击。

很快,燕军就打穿了齐国,全国上下70多座城池,只有两座城池还掌握在齐军手中,齐王也在逃亡途中被杀。

这可把燕昭王高兴坏了,没想到齐国竟然如此“弱不禁风”。他亲自带着大批酒肉前往济水前线犒劳士兵,给乐毅加官进爵,封他为昌国君。

可就在他回到燕国、野心勃勃的打算吞并齐国、将燕国推上霸主地位的时候,他却猛然发现,燕国朝堂里已经暗流涌动。

自己不在的这段时间里,齐国早就派人带着大批财货在燕国上下打点好了关系,齐国不求燕国撤军,只求撤掉乐毅。

燕昭王当然不会上当,他知道没了乐毅,燕军什么都不是,可随着剩下的两座城池久攻不下,燕昭王面临的阻力也越来越大。

一方面,随着战争时间的延长,收受齐国钱财的人也越来越多,拿人手短,总不能拿钱不办事吧。

另一方面,本来国内的很多贵族尤其是太子就对乐毅的变法措施很不满,以前他在宫中,大家都不敢说他坏话,但现在他远在齐国,哪里能管得到自己呢?

燕昭王怎么会不知道这些人的小算盘,他知道,归根结底还是乐毅立威立得不够,商鞅立威的时候,可是直接割掉了太子老师的鼻子,既然乐毅不在,那就由自己来帮他立威。

很快,倒霉鬼就自己找上门来了。

一天,一个大臣也许是刚收受了齐国的财货,来劝说燕昭王撤掉乐毅,燕昭王表面上不置可否,实际上内心里早已乐开了花。

他借口这件事情需要大家一起讨论,将这个大臣留了下来,并叫来其他高官,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宴席上,燕昭王让大家畅所欲言。

大家见到这个场面,纷纷以为乐毅要完了,于是便开始轮流斥责乐毅,这个大臣更是铆足了劲倾诉对乐毅的不满,可下一秒,他们就愣住了。

只见燕昭王大声斥责了一句“汝何敢言若此”,你怎么敢说这样的话?

接着便令侍卫将大臣斩首,太子也没能幸免,被拖下去鞭打了一顿。

这一下子,会场突然就如凝固了一般,所有人都明白,再替齐国说话,恐怕就和这个大臣一样,是有命收受财货,没命花了。

宴会斩首,固然能使大臣们不敢明目张胆的反对乐毅,但随着燕昭王的身体越来越差,燕昭王也不得不开始考虑自己死后乐毅的归宿。

变法已经得罪了那么多人,自己死了,难道乐毅还会有活路吗?

上百年前的商鞅,不就是因为得罪了太子而被施以车裂的极刑吗?

可太子毕竟是自己的亲儿子,总不能废掉太子吧。燕昭王思来想去,想出了一招妙计,那就是封乐毅为齐王。

按理说在战国时,只有周天子能够给人封王、封侯,燕王理论上只有给乐毅封君、封卿大夫的权力。

不过齐国很特殊,因为齐国的王族早在100年前就已经被换过一次了,当时姜子牙的后代姜氏家族日益衰微。

而长期把持朝政的田氏家族日益强大,最后田氏取代了姜氏,成为了新的王族。

明明是臣取代君,以下犯上,但周天子最后竟然还是爽快的承认了田氏诸侯王的地位,还将田和册封为了齐侯。

既然齐国已经有了“田氏代齐”的先例,那来一个“乐氏代齐”又有何不可呢?

但表面封赏的背后,其实也有一层试探的意思,你明知我没有权力给你封王,但你还是接受了,那该说你利益熏心呢,还是说你对君臣关系没有敬畏之心呢?

好在乐毅还是相当清醒的,面对这个送命题,他选择了“惶恐不受”、“以死自誓”,不仅不接受,还发下了毒誓,表示会为了燕昭王赴汤蹈火。

见他回答的滴水不漏,燕昭王非常满意,乐毅的举动表明他并没有自立的野心。

更没有脱离燕国的打算,让儿子见识到了乐毅的忠心,想必后面,两人之间哪怕不能亲密无间,也能互相迁就了。

如此一来,燕昭王也就没有遗憾了,公元前279年,燕昭王结束了他那大起大落,波澜壮阔的一生,将灭齐的重任交到了太子手上。

如果历史就此停留在这一刻,也许乐毅和燕昭王将成为刘备与诸葛亮那样的千古君臣典范,可惜,燕昭王的儿子并不领情。

同燕昭王一辈子都想报齐国欺侮燕国的仇一样,燕惠王也并没有忘记父亲因为乐毅而打了他一顿鞭子,这个仇,他记在了乐毅头上。

刚即位,他就让自己的心腹将领骑劫去指挥燕军,把乐毅替换回来,他知道齐军已经撑不住了,决不能再让乐毅立功。

可齐军只是打不过乐毅,不是打不过燕军,乐毅一走,齐军瞬间士气高涨,在田单的带领下直接击垮了燕军。

连战连胜,一直把燕军打回了济水,就这样,短短一两个月,燕军就回到了战争的原点。

这时的燕惠王,尴尬到了极点,燕军败了也就罢了,乐毅还跑路了,乐毅自知回去凶多吉少,于是便径直跑到了赵国。

好在乐毅也念着燕昭王的旧情,回到赵国后虽然拒绝了燕惠王要他重新出山的请求,但却依然作为客卿往返燕赵两国,给燕惠王留了一点面子,算是尽最后一点情分。

生于弱国,少年成为人质,青年家破人亡,燕昭王本应凄惨而痛苦的度过一生。

但在乐毅的辅佐下,燕昭王中年励精图治,晚年报仇雪恨,终是将燕国带上了战国七雄的舞台,而乐毅本是落魄贵族,无依无靠,在燕昭王的提携下,才有了“报君黄金台上意”的机会,得以大破齐国,威震中国。

哪怕遭遇太子构陷,也没有辜负燕昭王的信任,打算“宁死不谋燕”。

君臣二人的亲密合作、互相成就,何尝不是一种君子之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