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州之战:晋国沙陀对朱温后梁的骑兵奔袭战

潞州之战:晋国沙陀对朱温后梁的骑兵奔袭战




随着朱温的篡位,大唐王朝彻底成为了历史。新的群雄逐鹿时代开启,而争夺天下的主要角色也落在了两股势力身上。前者是占据中原且兵强马壮的中原宣武镇集团。后者是和占据河东、以唐朝继承者自勉的晋王沙陀集团。

这对老冤家自扑灭黄巢之乱时,就已经结下了梁子。此后更是明争暗斗了十余年,却始终未能分出胜负。关键性的潞州之战,就是这两强对抗的典型性案例。

两种模式的对抗


黄巢起义为各地军头崛起掀开大幕



反贼出生的朱温,之所以在唐末群雄中独占鳌头,凭借的是中原地区雄厚的人力和物力。尤其是其核心所在的宣武地区,是唐朝将江淮粮食输入两京的必经之路。所以,不仅建有完善的运河交通系统,还经常配以重兵。一旦周边地区有所变化,就通过这条古代世界的“高铁”,将机动部队投送过去。

相比之下,已经被纳入唐朝贵族体系的李克用集团,则是唐朝边军模式的典型。突厥系出生的他们,通过吸纳内迁的粟特部族,形成了一个更新的军武阶层。然后不断招入更多边军番将,成为了唐朝在北方边境的决定性力量。一旦内地有变,他们也会迅速南下参战。


宣武镇是唐朝控制运河漕运的中枢



所以,朱温的宣武集团和李克用的沙陀集团之间,实际上进行着两种不同地缘模式的较量。前者是典型的中原帝国框架,而后者则奉行着跨越地理分界线的混合结构。这就注定了双方的资源汲取方式、军事组织样式和战略布局上,都会存在很大的不同。

尽管李克用多次以少敌多,破坏了朱温夺取河北、包围河东的战略规划。但始终无法打击到朱温的根据地,削弱梁的国力。这样,梁军可以在失败后利用资源优势,一次又一次卷土重来。事实上,朱温对周边很多对手都是奉行这样的消耗战略,最终将对方拖死。之所以未能彻底打败沙陀集团,仅仅是因为李克用及其义子们拥有更加先进的军事技术。加上晋地本土的地形复杂,让习惯平原消耗的宣武军难有施展余地。


朱温集团就主要依靠运河便利机动



包围与反包围


位于上党地区的潞州是双方争夺焦点



在双方夺的漫长对抗中,争夺重点在河东与河北的潞州、邢州和铭州。其中又以潞州最为关键,此地是晋梁交界的要冲,也是上党地区的核心城市。朱温只有夺取潞州,才能将战火延烧到北面的晋国腹地。同样,晋如果想避免和梁陷入拼国力的消耗战,也必须占据潞州。

早在唐朝灭亡前夕的公元906年,晋军就趁朱温大举攻打魏博镇的沧州时,突然发兵夺取了潞州。从此,沙陀集团扼住了梁军在晋西南的咽喉,迫使朱温不得不倾尽全国之力向潞州发动反攻。


源自突厥-粟特的沙陀人 在当时被视为武力最强者



第二年的4月,朱温正式废掉昭宣帝,自己宣布即帝位。一个月后就派遣麾保平节度使康怀贞率领步骑80000人,联合以彪悍著称的魏博镇军队向潞州展开进攻。晋在潞州守军没有选择盲目出击或逃跑,而是一面闭城坚守,一面飞书向河东告急。加上潞州作为晋军的防御重点,城防设施异常坚固。所以康梁军猛攻10多天也难以靠近城头。最后只能在城外筑起壁垒、挖掘长壕,准备将潞州彻底围困起来。

在潞州前线战事陷入胶着后,晋梁双方都竭力向晋西南进行增援。晋国方面的李克,用以麾下头号重臣周德威为统帅,编成了由精锐组成救援军,星夜赶赴潞州。朱梁方面一面抽调左神勇军从汴梁赶赴前敌,一面令河北精兵向西与主力靠拢。至于已经在潞州外围城的部队,也完成了名为“头寨”的多重工事。一面防止城中的晋军突围,一面还能阻拦城外的援军进入。


面对晋人的城防设施 宣武军根本硬攻不下



当然,如此庞大的军事行动,非常消耗钱粮。而且战场已经远离宣武镇赖以机动的运河区,所以运输效率出现递减效应。朱温只得命令征用山东地区的百姓,靠效率低下的人力向潞州输送补给。考虑到晋军擅长用轻骑兵袭击运粮队,梁军又特别在头寨的入口处加筑甬道来掩护运粮队。但多出来的工程量,又让其消耗了更多的宝贵时间。

已经抵达附近的沙陀援军,则是直接轮番攻击梁军新添筑的甬道。很快就将梁军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保证运输线畅通上。双方为了争夺这条甬道,经常一昼夜就要排墙填堑几十次。机动力差的梁军比较被动,在疲于奔命中被折腾的够呛。加上晋军的轻骑四处袭击落单梁军,更使朱温的手下人心惶惶。经过一段时间相持,除坚壁不出外也没有其他办法。

但晋军光靠袭扰作战,还是无法打破朱梁对潞州的封锁。由于事发急促,沙陀集团并没有带来多少步兵,所以在正面交战中又没有优势可言。正在局面处于相持不下时,自己的后方又出现了大变故。


沙陀集团的骑兵实力 是宣武集团很难企及的



反身突袭


在战争期间继位的李存勖



公元908年正月,晋王李克用病发身亡。临死前遗命重臣李克宁、张承业、李存璋等共扶嗣子李存勖继位。但他的死还是引起了晋国内部的王位纷争。李存勖在托孤老臣的支持下,迅速杀死李克宁等谋乱者。可政治变故已经影响到前线,周德威等不得不从前线撤退,屯军等待后方指示。

在梁军方面,朱温为了支援在潞州苦战多日的疲惫之师,亲自率军赴泽州督战。同时命令匡国节度使刘知俊率军赶赴潞州指挥全军。刘知俊也马上改变了旧的机械战术,除继续坚持包围潞州外,又派遣数万人精兵进攻上党周边的晋军控制区。但朱温发现晋军开始全面收缩后,又担心梁军主力尽出,岐山方向的李茂贞会趁机偷袭关中长安。于是下令召回刘知俊军,自己也返回了汴梁坐镇。


宣武镇军队是唐朝时期留下的机动镇压部队



单纯从军事上来说,朱温的撤军没有什么大问题。梁军依然以绝对优势兵力包围潞州,城中守备日渐薄弱。晋军的增援却在此时动弹不得。作为前线指挥官的周德威,在新君继位后还长期率军在外,不能不引起朝廷内外的怀疑。李存勖即使知道潞州之争事关晋国生死存亡,也不得不勒令周德威率领军回师。梁军看见晋军主力撤退,无不欢欣鼓舞,认为潞州陷落只是时间问题。

但周德威在回到晋阳后,立即孤身入城对李存勖表示了绝对忠心。放下戒心的李存勖也重新将注意力投向潞州。


唐朝留下的北方城防 一般都强于中原地区



此时的梁军已经在潞州集结了近10万军队,却因为补给问题和之前的战斗损失,造成很多士卒逃亡。留下来的人也是士气低迷。在周德威短暂的撤军时期,梁军还需要应付其他藩镇势力的威胁。于是,在晋军返回战场后,发现局势与自己离开前没有什么变化。但只要不进行关键的决战,就无法期待梁军自己主动离开。面对梁军赖以成名的筑墙挖壕技术,他们只能拿出不超过30000人的野战军团。因此,手里的唯一优势便只剩下骑兵。因为朱温集团的骑兵总数从未超过万人,还需要分配在漫长的各条战线上使用。所以单兵战力占优的沙陀骑兵,便可以从容布置战术。

为了配合潞州的反攻计划,李存勖遣使约岐山军阀李茂贞出兵牵制朱温,还派人给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送礼,求契丹人出兵援助。在完成以上部署后,李存勖在4月24日大阅三军。随后亲自率领周德威和李存璋等晋军主力,从首府晋阳出发,沿着大道南下。仅仅用了6天时间,几乎全部以骑兵出阵的沙陀集团,就赶到潞州外围地区。


朱温麾下的骑兵不仅数量少而且战斗力差



5月1日,趁着天降大雾的有利时机,李存勖率领全军秘密前进到三垂冈,分头对毫无准备的梁军营寨展开袭击。梁军的工事在中原地区堪称一绝,但比起具有中亚和西亚筑垒技术的晋军来说,并不是什么高科技。晋军对进攻土木工事也有一定心得,很多人下马后也是非常强悍的临时步兵。相反,梁军却因为战场位于山地而觉得骑兵威胁有限。一些营垒的薄弱环节,并没有安排重兵把守。甚至在外围也没有足够的斥候可用。

当沙陀人迫近到敌人的夹寨之前,大部分梁军还沉浸在梦乡中。毫无阻碍的晋军便砍开寨栅,分两路冲入敌人大营。周德威率军从东北角发动进攻,李嗣源则率领麾下人马从西北角进攻。惊慌失措的梁军在两翼夹击下一败涂地,统军招讨使符道昭落马被斩杀,将士死伤超过万人。其余人也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全部在惊慌失措中溃逃。大量堆积在潞州城外的军资粮饷和旗鼓器械,也全部落入晋军之手。梁军总指挥康怀贞仅率百余残兵逃往天井关。


面对沙陀人的突袭 后梁军全线崩溃



李存勖的闪电战到此大获全胜。沙陀人乘胜追入泽州境内,遭遇到梁军后续部队的截击才停止攻势。但潞州之战的结局已经无法更改,宣武镇集团彻底丧失了征服晋地的可能。不甘心就此落入下风的朱温,此后还将与沙陀集团继续厮杀。但一直到他死时,都没有能降服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