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斥历史认知误区:元军所向无敌,却也没有敌过日本海的狂风

驳斥历史认知误区:元军所向无敌,却也没有敌过日本海的狂风

钓鱼城之战

公元1259年9月,蒙哥在钓鱼城去世。1260年3月,忽必烈在部分诸王的推戴下,继承汗位,同年,高丽向忽必烈称臣。之后忽必烈击败阿里不哥,于1271年建立大元,以大都(今北京)为首都。大蒙古国也分裂为大元和四大汗国,四大汗国以大元为宗主国。

元世祖忽必烈

当时,南宋还没有灭亡,为了征服日本,利用日本的力量从海上进攻南宋,同时掠夺日本的重金属,特别是白银等资源,忽必烈在派遣使者要求日本“通好”(即要求日本向大元称臣)被拒绝后,于1274年组织了第一次对日战争,日本当时的年号文永,所以称之为文永之役。

元日之战

第一次元日之战

交战双方为元日, 元朝军队包括蒙古军和汉军2万人,另有高丽军5600人,高丽水手6700人,以及其他被元朝控制的少数民族如契丹女真等,共约3万人。其中蒙古人为核心,但数量不多。作战船只由高丽建造。

日本当时在拒绝元朝的“通好”后,以幕府为核心,聚集九州诸国部队总数约10万部队,予以抗击。

文永之役

1274年10月3日,元军从高丽合浦出发,10月19日登陆日本九州博多湾,和日本军队展开激战。

元军在战争初期具有一定优势,并向内陆推进,但随着战局的发展,逐渐处于下风,在激战20多天后,决定撤退。在返回朝鲜的路上,元军的舰队遭风暴袭击,受到一些损失,不过大部分船只安全回国。

第一次元日之战

此次失败,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元军远道入侵,日军众志成城。元军以蒙古军为核心,但人数并不多,而且是通过他们不擅长的海上到来,人和马都受到很大影响,影响了战斗力的发挥。日军在交战过程中,则不惧伤亡,奋勇作战,是最终战胜元军的决定性因素。

二,日本地形狭小,元军难以回旋。众所周知,元军的核心是蒙古人,而蒙古人是最典型的马上作战,需要足够的作战空间进行回旋机动,以此拖疲拖垮对手。但日本地形狭小,往往陷入近战死斗,不利于蒙古人展开兵力和战术,所以损失巨大。

文永之役绘卷

三,日本民穷地乏,元军后勤断绝。元军作战的核心是以战养战,但日本百姓贫困,土地出产匮乏,元军无法实施以战养战的策略,无论粮食还是其他作战物资,都无法进行有效补给,最终在登陆后虽然也曾向前推进,但因为日本的抗击和后勤的不利,又逐步缩回海滩,最终只能撤退。

四,高丽水军真水,元军撤退受损。蒙古是马上民族,元军是陆地战士。跨海入侵日本,其海军——其实更合适的称呼是水军,即水上军队,是字面意义上的水军,因为并不适合海上作战,只是渡海的水上军队——由高丽提供,而高丽一来贫瘠,二来不满元军欺压,三来时间仓促,所以造的船只都是质量低下,遇到风浪,就有沉船解体的风险,造成元军在撤退中受损。这一点,在第二次元日之战中更为明显和致命。

弘安之役CG图

第二次元日之战

第一次元日战争失败后,忽必烈将重点放在对南宋的作战上,在1279年灭亡南宋之后,整合蒙古高丽和南宋力量,于1281再次发动对日作战,日本当时年号弘安,称之为弘安之役。

第二次对日作战,元军组织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水上力量(请注意,这里依然强调的是“水上”,而不是“海上”)。包括由征日总指挥阿刺罕带领,从朝鲜出发的,以蒙古人为主力的4万多作战部队,和5万高丽部队,拥有战船900艘,称为东路军。由南宋降将范文虎带领,从浙江出发的南宋投降部队约10万人,战船3500艘,称为江南军。两军约定于6月在日本壹岐岛汇合,东路军主管作战,江南军主管战后屯田,准备长期占领。

文永/弘安之役

东路军于1281年5月3日,沿第一次元日战争的路线出发,5月21日占领对马岛,5月26日占领壹岐岛。因为骄傲轻敌,立功心切,不顾与江南军汇合的约定,自行进攻九州,受阻于日本博多港的“元寇防垒”,之后的迂回也因为日本沿海地形狭长,准备充分,不利于元军登陆,被迫退会壹岐岛,等待和江南军汇合。

遭遇台风的元军船毁人溺

此时,元军征日总指挥阿刺罕病故,新上任的总指挥阿塔海还未抵达。7月,阵容庞大,但能力低下、姗姗来迟的江南军才和东路军在次能岛、志贺岛汇合,因为缺乏总指挥,双方协调出现很大问题。估计是因为争夺指挥权和天气原因,7月27日,元军才终于向日本鹰岛进攻,但被日本水军(也是不具备海上作战能力的小船)袭扰,受困于鹰岛附近。8月1日,台风来袭,元军船毁人溺,丧师大半。只有江南军张禧所部和也速儿所部因事先有所准备,疏导战船,所以损失较小。张禧和也速儿率部救援落难元军,落水的范文虎被张禧救起,最后众部队勉强在鹰岛海滩上设置了临时基地。

之后,虽然张禧向范文虎提出了整合部队强行登陆的建议,但被吓破了胆的范文虎拒绝(有胆子的话,也就不会投降元军了),元军开始总撤退。因为船只损失过半,还有约10万部队(主要是江南军)留在了鹰岛,最后在8月7日,都被日本歼灭。

第二次元日战争依旧以元军的失败而告终,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日本九州的元寇防垒遗址

一,元军骄傲轻敌,日本防范严密。

元军东路军在占领对马岛、壹岐岛之后,因为相比第一次元日作战,实力大增(也是因为元代对南宋战争结束,可以抽出更多的蒙古部队用于对日作战),所以骄傲轻敌,不顾和江南军的约定,自行发起攻击,屡屡受挫,最终又回到壹岐岛。而日本在经历第一次元日战争的胜利后,一方面信心大增,内部更为团结,另一方面对元军的第二次进攻,积极准备,整合了25万军队(还不算全面动员能力),并在第一次元军登陆的博多港不惜代价建立了“元寇防垒”,成为日本在第二次元日战争中挫败东路军登陆的关键。

范文虎

二,元军指挥混乱,日本应对得当。

元军因为总指挥阿刺罕病故,继任总指挥阿塔海没有及时赶到,在东路军与江南军,蒙古人和汉人之间,关于指挥权,发生了长时间的争夺,延误了时间。在遭遇台风之后,主将范文虎(又一说当时是蒙古人忻都总指挥,范文虎只是背锅,失败回来后,范文虎还得以升迁。一来范文虎是南宋降将,带的也是降兵,不可能做主,二来真是范文虎做主,那责任就应该由范文虎来承担,不可能升迁,当然也有可能是为了笼络南宋降臣,所以不降反升)更是没胆再战,匆忙撤退(不管当时谁做主,遭遇风浪撤退是肯定的)。日军则一方面在陆地上坚决防守,另一方面派出水军,不断袭扰,迟滞元军进攻,消耗元军士气和后勤,为后来的作战不断创造机遇。

三,元军盲目进攻,日本以逸待劳。

东路军的冒进是整个作战的一小部分,更大的冒进是不了解海情,不了解气候,选择了在台风最为频繁的时间盲目发起进攻。同时,对日本沿海的地形也不熟悉,对登陆点的情况和日军的准备,对海上作战,从船只到战术等,都一无所知。在内部没有完全完成整合的时候,就贸然出击,看似气势汹汹,实则一再受挫。日本则坚守陆地,依托沿海,主力部队始终处于备战状态,直到最后元军遭遇台风,撤退之后,才对鹰岛残余的10万元军(主要是南宋投降后组成的毫无战斗力的江南军)发起了总攻击,并在极短的时间内全部消灭。

第二次元日战争失败后,虽然忽必烈还想进行第三次对日作战,但因为内部起义频繁,需要镇压,同时大臣们对打日本这种耗费巨大,收益不好说的行为反对,一直拖到1294年忽必烈去世,最终终止了。

第二次元日战争,元军规模远大于第一次,但从战绩来说,反而还没有第一次大,毕竟第一次还在九州博多港登陆成功,并且推进战线,只是因为后来的后勤乏力,兵力也处于劣势,所以才退败回来。第二次元军虽然声势浩大,但产生的问题更多,最终遭遇台风,匆忙撤退,基本上可以说全军覆没。

日本人将这次台风称之为“神风”,这也是天佑大神庇护日本召唤“神风”击败元寇入侵的传言来源。将这次胜利神秘化,精神化,造成日本有天神保佑的神秘感。实际上,每年7、8、9三个月是西太平洋台风频发的时期,日军立足陆地,元军从海上而来,遭遇台风的威胁,元军本来就远大于日军。更何况,无论是元军东路军压榨高丽人搞的豆腐渣船,还是江南军实际上至是南宋内河水师,不具备海上行驶能力,更别说抗台风能力的平底船,都是无法抵御海上风浪了。沉了是正常,不沉才奇怪呢。(等到后来美国人佩里带领舰队来日本的时候,日本就只能被迫打开国门,到二战美军轰炸日本,扔原子弹的时候,也就没有他们所谓的天照大神来保佑了。日本的“神风”敢死队,除了送死,也没有其他作用了。)

即使没有台风,日本严阵以待,元军内部纷争。江南军以南宋投降部队为主,没有士气和战斗力,尤其是加上范文虎个怂包指挥。东路军骄傲轻敌,但核心的蒙古军人数少,同样面临登陆地域狭小,无法展开作战,后勤压力巨大,等等的一系列问题,最后还是很可能无法打赢。就算当时打赢了,以日本全国之力,对20万元朝远征军,依然很可能通过蚕食消耗等手段,逐渐消灭。

总之,虽然元日双方在整体实力上,尤其是在之前的蒙古人在欧亚大陆的一系列催城灭国的辉煌战果影响下,大家习惯性的认为元强日弱,而且从整体上讲,也确实如此。但是具体到元日之战,元军并没有太多优势,相反,元军核心战力对日军是处于弱势,各种问题频发。最终输在对日作战上,也正常的很。甚至这才是正常的。

所以说,元军所向无敌,却也没有敌过日本海的狂风,是极为偏颇的认识。

DS北风团队创作,鼎盛军美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