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曾经我们学习的榜样,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上曾经我们学习的榜样,后来怎么样了?

相信大家小时候都听过“凿壁偷光”的故事。主人公叫匡衡,这个故事常被老师家长们用来教育我们要努力学习,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汉元帝封其为安乐侯,其侯国食封土地本为三十一万亩,匡衡利用郡图之误,非法扩大食封土地四万多亩。不仅如此,他还大力把持朝政,结党营私,因为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在朝廷之中的势力盘根错节,别说是朝中大臣不敢说个不字,就连汉元帝都无法铲除他,百姓对他敢怒不敢言。直到汉成帝继位后,匡衡的势力也有所减弱,因为与朝中一些大臣有了些间隙,于是成帝借此机会,将匡衡贬为了庶民,此后匡衡重新返回故里,后来孤零零地病死家中。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悯农》想必是很多人幼年时候的记忆,一直教育勤俭节约。但是这首诗的作者李绅发迹之前,经常到一个叫李元将的人家中作客,每次见到李元将都称呼“叔叔”。李绅发迹之后,李元将因为要巴结他,主动降低辈分,称自己为“弟”、为“侄”,李绅都不高兴,直到李元将称自己为“孙子”,李绅才勉强接受。

《旧唐书·卷一百七十三·列传第一百二十三》记载:李绅中进士入仕之后,权利心膨胀,悯农之心已经是荡然无存了,逐渐变成了一个作风低下、生活奢侈的伪君子。而且还有个特别的嗜好,喜欢吃鸡舌,没一餐盘鸡舌,就要耗费数百只活鸡,后院宰杀的鸡堆积如山,对于这种奢侈的行为,当时文人都对其嗤之以鼻。

孔融让梨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可是就是他却坑死了全家。

孔融七岁那年,大致说来就是一个逃犯逃到他们家然后孔融开门收留了他,结果有人追了过来说他们家包庇逃犯,孔融大义凛然的站出来承担责任,但是那些人觉得孔融太小了不可信,于是抓了他哥哥并且杀死了。坑死了那个当年吃了个大梨子的哥哥。

孔融后来也是一个有才气的人,成为地方上的一代名士。于是孔融投靠曹操效力,可是孔融这人一点不谦虚,甚至有点瞧不起曹操。当别的文人或者曹操提出什么想法的时候,孔融总是找其他理由反驳他们。另一方面又喜欢结交文人,在家集宴是常态。由于曹操本人就是个疑心颇重的人,再加上之前对他的种种不满,后来就随便安了个不忠不孝之名,把他处死了,后来又牵连到全家。

虽然曾是榜样,但是榜样的结局同样也有警示作用,在其位,当谋其职,身正则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