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时,张学良有多牛?

“九一八事变”时,张学良有多牛?

“九一八事变”,是东北人们心中永远的痛,也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痛。



虽然当时蒋介石对日本奉行消极政策,但作为东北军政负责人的张学良,无疑负有首要责任。在“九一八”后,张学良一直以“实力不足”,来回答中国各界的质疑。

那么,张学良当时的实力究竟怎么样?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张学良当时的“身价”。



东北的总面积超过日本国土的3倍。且资源丰富、土地肥沃,要么是沃野千里的大平原,要么是茂密的原始森林,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很多日本军人一到东北,就被一眼望不到边的高粱、大豆深深吸引。

东北地处关外,长期没有战争,一直处于安宁、稳定的环境之中。相对于关内的连年内战、民不聊生来讲,东北就是一个找得到的“桃花源”。

张作霖在东北掌权后,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迅速积累了雄厚的财政资本,进而大力发展各项事业。到“九一八”前,东北已经形成了完整工业体系,其中,冶金、钢铁、机械、电力等重工业占了全国一半以上。

在工业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军事工业。

东北的军事工业起步晚,但起点高,发展快,很快就把内地那几个北洋时代的古董兵工厂远远甩在后面。

张氏父子财大气粗,兵工厂办的遍地都是。从官兵的鞋袜、帽子,到山炮、野炮,甚至飞机、坦克,样样都能生产。



张学良曾送了几辆坦克和装甲车给老蒋做礼物,老蒋自己舍不得用,全部用来作为中国第一支装甲部队的教练车,杜聿明当时就是第一批学员,在那几辆车里兴奋的摸来摸去。

东北军的军事工业,不光品种全,产量也非常高。张作霖虽然是“胡子”出身,但对先进的工业设备非常敏感,兵工厂的生产设备不断更新换代,产量几乎翻倍式的增长。

以子弹的产量为例,1919年开始办厂生产,月产30万发,经过1922、1924年两次设备更新,月产量超过300万发,而内地,直到10多年后,月产量才勉勉强强达到 240万发。

重武器的产量,更是让内地望尘莫及,比如75厘米山炮,东北在“九一八”之前,每个月就能生产70多门,而内地到抗战前,月产量还不到30门。

雄厚的军事工业,为东北军的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东北军拥有陆军40余万,海军大小舰只27艘、海军官兵3300余人,空军作战飞机300余架,是民国时期唯一海、陆、空编制齐备的军队。

同一时期,内地的空军还没组建,海军虽然有一定规模,但无论舰艇数量还是人数,各路军阀全部加在一起,还比不上东北军。至于陆军,光东北军的火炮数量,就是蒋介石中央军的10多倍。



除了强大的军队,张学良还拥有广大的“势力范围”。原本独占东北,中原大战时“风险投资”蒋介石,战后获得北平、天津、热河、河北一大片土地。

当时全国的其他军阀,都只占有一个省,且要么贫瘠不堪、要么苦寒落后。即使老蒋,能直接掌握的,也只有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北、福建几个省份,面积和经济实力,远远达不到做张学良老大的程度。



张学良的综合实力,不光远远强于国内军阀,还远远强于日本。“九一八事变”后,当日军士兵进入东北军的军火仓库后,被仓库里数量巨大的轻、重武器惊得目瞪口呆,很多日军士兵在仓库里流连忘返,久久不愿离去。

毫无疑问,张学良的实力足以称雄整个东亚地区,如果有“福布斯军阀榜”,头把交椅非他莫属。

然而遗憾的是,这样一位“高薪打造出来的少帅”,对实力只能作为自己小弟的日本,却是一味的忍让------“你要找借口挑衅,老子就不让你有借口”。这种忍让,实际上就是不抵抗。

为了贯彻“不抵抗”,“少帅”多次严令在东北的东北军:“敌来我跑”,对于驻扎在沈阳的精锐部队第7旅,张学良更是要求:万不得已,就退出北大营。

当日军磨刀霍霍,战争的气愤笼罩了东北大地时,东北军的中、高级军官奉命不向士兵发放子弹,并把军火仓库全部上锁,为的是:全面贯彻“不抵抗”,避免下级军官和普通士兵与日军起冲突。

这样“不抵抗”的指导方针,换来的是日军的胆大妄为。“九一八事变”当晚,日军500多人,就敢进攻驻有1万人东北军精锐第7旅。

当大量东北军士兵被活活挑死在床上时,北大营内“狂呼若雷,群请一战”,而被张学良要求“不抵抗”的高级军官竟然不敢还手。堂堂1万余人的东北军精锐第7旅,竟然只被区区500日军就赶出了自己的驻地------人多、枪多、炮多,有什么用。

沈阳的东塔机场,是整个亚洲最大的机场,里面停放着大量飞机。但在张学良“空军官兵不得擅自行动”的指示下,不到 100 人的日军如入无人之境。300余架飞机全部落入日军之手,其中有 40 架刚刚从外国买回来,还没有拆封------钱多,飞机多,又有什么用。

不到一夜,日军就完全占领沈阳。

不到一周,辽宁全省沦陷。

继而是东北全境沦陷。

东北的大好河山就这样被兵强马壮的张学良拱手相送。

几十万东北父老从此流落内地,苦盼归期。

来源:历史花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