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塘泊、种桑榆,失去燕云十六州的宋朝重新修建了“生态长城”

挖塘泊、种桑榆,失去燕云十六州的宋朝重新修建了“生态长城”

燕云十六州大致指的是今天北京、河北北部和山西北部地区,这里崇山峻岭,是天然的地理屏障,后人又修建了长城和关隘,雁门关、居庸关和瓦桥关都在这里。古时候北方游牧民族南下,来势汹汹的铁骑只能止步于此。对于中原政权来说,只要守住了这片地区,中原腹地就高枕无忧。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朝永乐帝朱棣说的国门就是指这里,但石敬瑭为了获取援助,将燕云十六州作为礼物送给了契丹,北宋因为无天险可守,中原腹地暴露于辽国的铁蹄之下。

为此,北宋做出了很多努力,希望能重新占领燕云十六州。

重金赎取

赵匡胤一开始想花钱将燕云十六州赎回来,为此还特意设立了一个小金库——封桩库,但辽国也十分清楚燕云十六州的重要性,所以根本就不卖,想用金银赎取燕云故地只不过是宋朝的一厢情愿。

武力攻打

既然花钱赎取的方法行不通,那就武力攻打。赵光义继位之后,“散滞财,募勇士”,希望能完成哥哥赵匡胤未能实现的统一大业。

公元979年,赵光义刚刚打败北汉,想趁着士气高昂,想携战胜之威夺回幽州,但在高粱河之战这一关键节点上打了败仗。赵光义不甘心,休整7年之后又发动“雍熙北伐”,但由于曹彬指挥失当等原因,宋军大败,北伐功亏一篑。

从此,宋朝放弃收复燕云故地的念头,国防战略从主动进攻转为被动防御。

“重金赎取”和“武力讨伐”这两个计划都失败了,那以后靠什么来守护边疆呢?这是摆在宋朝君主和大臣面前的一个大难题,后来有人提议在宋辽两国边境接壤处大面积修建塘泊和种植桑榆,想通过人工制造障碍来抵御来势汹汹的辽国骑兵。

用“水长城”代替“土长城”

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沧州长官何承矩首次提出在沿边地区建设塘泊,得到赵光义的支持。从此,宋朝便开始了这项浩大的国防工程,一直修到宋真宗晚年才基本成型,前后花了三十多年。

塘泊工程指的是由天然河流、人造堤堰连接而成的湖泊群、草泽和水田所构成的水系。简单点来说就是将天然的湖泊利用河流全都串联起来,在没水的地方则设立堤坝,引水形成沼泽、水田或积水洼地,组合形成一大片水网,从而阻止骑兵通行。

塘泺在建设时就费时费力,建成后还需要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因为这个水网能不能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水位,水太浅容易被填平,水太深则敌军可以航行。于是宋廷将控制水位的任务交给了屯田司负责,水多则泄,水少这灌,对水位精准控制。

《宋史·志·卷四十八》:“营筑长堤,填塞隘路,开决塘水,添置边军。既潜稔于猜嫌,虑难敦于信睦。”

修建塘泊的设想是沧州长官何承矩于公元988年提出,到了宋真宗末年才基本成型,在这三十多年的时间,宋朝对外一直以置屯田的名义进行,但还是被辽国发现,一开始还嘲笑宋朝修建塘泊没什么用处,说道:“一苇可航,投箠可平”。但宋朝不为所动,继续修自己的国防工程。

《宋史·志·卷四十八》:“两界塘淀,已前开畎者,并依旧外,自今已后,不得添展。”

后来辽国意识到不对劲,又跑过来阻止。逼迫宋朝签订合约,规定为了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不准再继续修建了,要求宋朝维持现状。宋朝十分珍惜《澶渊之盟》换来的和平环境,不敢轻易得罪,于是答应了辽国,但为了边境安全,在私底下还是偷偷进行。

宋朝为了修建塘泊工程征用了很多农民的土地,为此还将失去土地的农民前往内地。但大面积的塘泊确实帮助宋朝缩短边防线,辽军不能再像以前一样随时随地入侵,只能从没有塘泊的地方通行,宋军便可以设立关隘,集中兵力扼守要害区域。

《张方平集·卷二十二》:“边境千里,塘水居其八,得以专力而挖其要害”

事实证明宋朝苦心修建的塘泊确实影响了辽国南侵的路径。

杨军先生在《北宋时期河北城市的军事职能》一文中提到,在澶渊之盟签订前的25年时间里,辽军南下入侵共10次,其中8次选择西部“无塘水之地”进攻,由此可见,宋朝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的塘泊工程还是起到很大的作用。

构筑“森林防线”

《续资治通鉴长篇》:“自保州以西无塘水处,广植林木,异时以限敌马。”

有水的地方可以引水造塘泊,但由于地势等原因,有些地方缺水,没办法造塘泊,于是又有了新的方案——种树。宋人在今天的保州西边的沧州、雄州和霸州一带种满榆柳,不仅大面积种植,还追求高密度,只留一条小通道,仅能容纳一匹马通过。

《挥麈后录》:“瓦桥一带南北分界之所专植榆柳,中通一径,仅能容一骑。”

辽国人眼看着宋辽边界出现一道“绿色长城”,也无可奈何,只能在趁着夜黑风高的时候派人偷偷砍树。

《宋史》:“雄州种木道上,契丹遣人夜伐去,又数渔界河中。”

看到辽国如此在意防御林的存在,说明种树阻碍骑兵的做法是对的。

靖康之难后,赵构在南京称帝,南宋与金国接壤的边境线同样无天险可守,于是乎想起北宋时期“多种树”的国防政策,又开始在宋金边境种树。

《宋会要辑稿》:“要害边关之地,广植杂木榆柳之数,以捍奔冲。”

金国的铁骑有两种特种骑兵,令宋军闻风而逃,一种叫 “铁浮图”,用厚重的铠甲将马匹和骑兵包裹起来,并且用皮索将三匹马相连,像一堵墙一样并列前进,以步兵为主的宋军根本没办法招架。

另一种叫“拐子马”,骑兵轻装上阵,利用快速的机动能力包抄敌军。 “铁浮图”与“拐子马”相互配合,一个利用强大的防御力从正面攻坚,另一个利用机动性从两翼掩护和围堵。

而宋军缺乏马匹,所以军队以步兵为主,有了这些人工防御林,便可以将平原作战改为丛林作战,让金国骑兵战术无处施展,从而达到“此步兵之地,不利骑战”的效果。逼迫南侵的金军只能寻找特定区域进攻,对于宋军来说就可以着重设卡把守,不需要像以前一样全线防御,减少了兵力投入。

结语

面对辽国、金国来去匆匆的骑兵,宋军疲于应对,于是巧妙利用河北地区多河渠、多湖泊的特点,在两国交界处疏通塘泊,形成完整的水网。在缺乏水源的地区则广泛种植桑榆,形成防御林。

连通塘泊和广植桑榆属于被动式防御工程,面对来势汹汹的南侵骑兵,这一道道生态屏障主要通过迟滞、拖延和阻碍等方式实现线式防御;沿边驻扎的州军扼守于塘泊、防御林未覆盖区域和交通要道上,起到点状防御效果,通过点线结合,形成大面积战略纵深区域。

宋朝统治者放弃了与骑兵旷野决战的想法,通过疏通塘泊、广植防御林形成交通封闭区域,以城池堡垒为支撑节点,以大批禁军为主力作战部队,在原本辽阔又无天险可守的北方边境构建起一个立体防御体系。塘泊和防御林作为南侵骑兵遇到的主要障碍,在其中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宋史》

《续资治通鉴长篇》

《挥麈后录》

《宋会要辑稿》

《北宋时期河北城市的军事职能》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