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魏晋十六国的‘河南刘氏’,浅析刘氏家族的人口爆发

通过魏晋十六国的‘河南刘氏’,浅析刘氏家族的人口爆发

导语:作为帝尧的后裔,祁姓于夏朝后期开始了姓氏大演化,刘氏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无论是夏朝的刘累还是春秋的士会,都和刘氏扯上了联系,而且异常密切。自此开始,刘氏在历史上越发光彩照人,截止到公元2013年,刘氏总人数已经接近7000万,是名副其实的姓氏大族。而这样的一个姓氏,先后经历了多次转变,又有着诸多部落的参与。在魏晋十六国时,就先后有前赵和夏政权与刘氏家族扯上联系,再加上之前的汉帝国,在这个时间段中刘氏作为一个姓氏人口呈现火山式爆发。让我们一起揭开历史的迷雾,细细的窥探下刘氏作为一个世家大族,在这个时间段是如何演变的吧。

汉朝的刘氏发展变化

刘氏之所以能够出现人口大爆发,归根到底还是汉朝起到了一个助推力的作用。众所周知,无论是东西两汉的任何一个时代,当时的朝廷掌权者都是刘氏的天下。即便吕雉想要从中作梗,可是折腾来折腾去,还是被刘家所掌控。

也正因为东西汉这两个朝代使得刘氏开花结果,眨眼之间已扩充数倍。

而我们今天需要循着刘氏的起源来看看:刘邦以及刘邦的祖父、刘邦的先人究竟在历史的演变当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刘邦曾祖父刘清的出生

刘清是刘邦的曾祖父,如果我们把刘清的家谱拿过来的话,就不难发现他不单是刘邦的曾祖父,与此同时还有着另一个身份:战国末期的魏国大夫

既然是卫国大夫,想要追本溯源,想要沿着刘清的生命线往上延展的话,也不是很困难。因为针对于此,尽管史书记载的颇为模糊,但终究还是有迹可循。

刘清出生于魏国的大梁,而在刘清出生于卫国之前的延展不难发现:刘清的先人当中有一部分人曾经在秦国繁衍,并且恢复了他们的姓氏刘。

那么这样一来是不是有很多小伙伴有些疑惑?什么叫做恢复了姓氏刘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之前的时候他们的姓氏并不是刘。

当然,如果这一点再往上延伸的话,能够一直延伸到尧帝。这里面涉及到了另一个人物,这个人物就是刘累。

如果这样看的话,刘邦的曾祖父刘清他的身世来头也不算小,因为这样的姓氏几乎传承了千余年(在刘清之前)。

刘姓在汉朝的传承

在刘清之后先后出现了刘仁, 刘煓,这也分别对应着刘邦的爷爷和父亲。

时间延展到此的话,我们就可以把刘清和汉朝顺延在一起,因为汉朝的皇帝第一位就是刘邦。

刘邦在当上皇帝之后开始大肆的分封刘氏族人,并且给自己的几个儿子都整出个王来,尽管这些人当中的部分人被吕雉害死,可是刘氏家族也在这坎坷当中前行,并且呈现出指数的状态。

如果说一个王朝能够兴盛一个姓氏的话,那么东西两汉所兴盛的最大姓氏便是刘姓。

比如我们最常见的汉朝末期的刘表,以及诸多与刘氏相关的军阀诸侯,都足以展示出汉朝对于刘这样的一个姓氏所起到的影响。

十六代繁衍与八代繁衍的区别

曾经有史学家指出非常有趣的一件事情:发现三国时期的刘氏诸侯,绝大多数都是西汉的皇族,而不是东汉的皇族。

当然这一点又涉及到诸多问题,比如什么是刘氏皇族诸侯呢?以及为什么这些诸侯又分为东汉皇族和西汉皇族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汉朝中间开了叉,它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东汉时期和西汉时期。而西汉时期要比东汉时期早上很多年月,也正因为如此,才会有汉朝末期的诸侯分为东汉皇族和西汉皇族之分。

我们可以用一个大体的数据来进行一个比例描述:比如从汉朝最开始的阶段一直到汉朝灭亡的阶段,东汉经历了190年,而西汉则延展了整整400年。

也就是说,西汉要比东汉早了210年的基础之上,有着更多的人才的延展和人才的传承。

正因为如此,汉朝时期的皇族、贵族延展到汉朝灭亡时,西汉的整体数量和质量要远高于东汉。

当然这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数据分析了,因为在这个数据分析当中,我们更能够明显的得出一个道理:那就是东汉相比于西汉而言少了更多的文化底蕴,西汉相比于东汉而言人口繁衍数量和质量提高了许多档次。

魏晋十六国的夏-------匈奴赫连氏

汉朝之后便是三国乱世,三国乱世之后又有了晋朝的大一统天下,紧随其后的便是魏晋十六国。在这个时间段里面有一个奇特的部落,这个部落叫做匈奴赫连氏。而这个部落创建了一个小国家,这个小国家就是魏晋十六国里面的夏。

只不过赫连氏似乎没有办法和刘氏建立起某种渊源,而与之巧妙的是赫连氏所建立的这个国家,国王正是刘氏国王。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又有着怎样的变化?我们来继续看。

匈奴的起源

匈奴的起源没有准确的年限,但是却有着一个大致的人口数量。之所以会呈现出这样的状态主要原因还是匈奴本身就比较模糊,慢慢的由其他民族汇聚演变而来。而根据某些传说不难发现,夏竟然和匈奴都属于同源同宗的状态。

而夏朝是什么时候灭亡的呢?答案是公元前16世纪。如果指望着在这样一个具有悠久性年限的前提之下,仍然能够找出对应的准确年限,甚至准确到对应的日期、对应的时间,实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但是匈奴因为地处于大北方,并不适合耕种,也不适合劳作,所以整体人口数量比较少,一般情况下也就是500万左右。

当然这个500万的数据还是不容小觑的,因为在古代封建王朝时期最开始没有其它农作物的引进以及粮食无法有效存储,这系列的原因使人口数量进行着对应等量的浮动。

伴随着秦朝的大一统格局,北方匈奴也慢慢的强大起来,紧随其后的便是对西汉政权造成了影响。因为汉武帝的存在将匈奴打得四分五裂,慢慢的衍生出诸多的部落,退居到了漠北地区。

赫连氏的起源

首先我们需要点明一点:匈奴对于姓氏并不是非常的看重,尤其是部分匈奴部落,他们会习惯于天天更改自己的姓氏,并且当做一种乐趣。

也正因为如此,赫连氏的起源,为我们的考证增添了很多难度。

目前来看,关于赫连氏的起源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出自于南匈奴地区。而南匈奴又属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铁弗部,如果这一个起源真实有效的话,那么赫连勃勃通过一些顺序的换算就不难发现,他竟然是汉光武帝刘秀的第14代子孙。

除了这一种起源之外,还有一种起源是位于北匈奴的土谷浑部。当然这两个赫连氏可能起源上本就有所不同,在此我们不做过多的阐述。

赫连氏与刘氏的渊源

首先赫连氏本身就是匈奴演变而来的,既然是匈奴演变而来的,就有了他们的规定。

什么规定呢?简单来讲,他们的姓氏并不会随父亲的姓氏,而是随母亲的姓氏。这一点有多方面原因,在古代母系天下的时候,咱们好像也有这样的规定。相比较而言,匈奴遵循这样的规定也有着一定的可理解之处。

但是我们不妨做一个假设:既然是母系天下,如果我们把一个刘姓女子安排给了赫连氏的最高首领,并且成为了赫连氏最高首领的妻子的话,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

那么这个女子所生下来的所有的孩子都会姓刘,对不对?

同样的道理,这个女子所生下来的孩子当中,有一部分男孩有一部分女孩,而女孩生下来的孩子也是姓刘,对不对?

夏的皇家发展史

如果我们按照这样的一个发展顺序,就不难发现历史真的是这样衍生的。而赫连氏之所以出现在历史上,并且慢慢与刘姓有了关系,是因为匈奴单于娶了汉朝女子当做自己的媳妇。

而根据刘虎的曾孙也就是我们上文提到的刘勃勃自己建立了一个小国家,这个小国家叫做大夏天王。这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姓刘的,而且在后续的演变过程中依然是刘氏天下。

尽管这个小国家存在的时间不长,尽管这个小国家在当时那个魏晋十六国时期影响力非常的小,但无论如何,为刘氏的发扬光大提供了契机。

魏晋十六国的前赵

有趣的是,在魏晋十六国时期,不单单有下这样的一个小国家拥有着刘氏的血缘和基因关系,还有着另一个小国家,这个小国家是前赵。

刘渊姓氏的来源

刘渊出生于公元249年,死亡于公元310年。请注意,刘渊的准确出生年限时至今日依然没有办法得到窥探,因为与刘渊相关的历史记录实在是少之又少。但无论如何,他终究是前赵的开国皇帝,并且在公元304年一直到公元310年都是皇帝。

刘渊当皇帝也颇具有戏剧性,因为刘渊并不是积极主动当皇帝的,而是当时发生了八王之乱,既然都有八王之乱了,那么相互之间去捞点好处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于是刘渊抓准时机成立了自己的小国家,称之为前赵。

我们把刘渊做一个顺序逆推的话,就会发现他的父亲是左贤王刘豹。而同样的道理,根据他父亲的身份继续往上逆推,就会发现刘渊的家族属于西汉时期的冒顿单于的后裔。

是不是感觉很好奇,为什么冒顿单于的后裔变成了刘氏呢?

原因很简单,还记得我们在上一阶段讲过的,孩子出生之后要跟随母亲的姓氏吗?没错,这个环节也是这样的,因为刘渊的祖先有一个女性母亲,而这个女性的母亲就是刘氏。

八国之乱后的前赵

原本我想写一篇文章,详细记载八国之乱前后的前赵。毕竟作为一个小国家,这个国家有着很多的可圈可点之处,包括这个国家的创始人刘渊能够在这样的一个时刻,这样的一个敏感节点来抢夺自己的利益,建立自己的地盘。

实在是非常抱歉,因为这个小国家它存在的时间太短,而且它的地位似乎也不太高。

但是在历史上有着对应的刘渊评价,那便是:为民族之间的深层次融合,提供了契机,准备了条件,并且改变了曹操以来的匈奴五部的统治结构。

这足以见得历史对于刘渊的评价还是非常高的。

渊有文武长才

王济的这句话无疑给刘渊确定了他的历史地位,这也足以见得刘渊能够在乱世当中谋取自己的权力,实在是做到了常人所不能做的事情。

没错,这就是事实

《中国人名大辞典》中记载了各种姓氏的名人,对于刘氏的名人记载数量为:1500余位。

1500余位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它占所有姓氏的总比例达到了3.5%左右。而这个比例数据足以位居第4位。

刘氏从最开始的夏商时期一个小的部落、一个小的族群,慢慢的演变成一个大部落、一个大族群,其中经历了什么,自然是很吸引人眼球的。

而在刘氏的繁衍变化当中,我们会发现刘邦所建立的朝代汉朝以及后来汉朝的延续,为刘氏的人口爆发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条件。

因为刘氏作为皇家贵族的姓氏需要不断的对外联姻,而根据匈奴本身的风俗文化往往更倾向于让自己的后代与母亲的姓氏相吻合。

就这样,哪怕仅仅是一次联姻,都会在匈奴人中埋下种子,静等花开叶落。为紧随其后的刘氏人口大爆发,提供了一定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晋书》、《读通鉴论》、《汉书》、《中国姓氏》、《史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