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罕见失误:处死忠臣之子,却引发一场叛乱

诸葛亮的罕见失误:处死忠臣之子,却引发一场叛乱

本期的三国战争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发生在南中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刘禅、诸葛亮、王连和关索。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

诸葛亮在益州积极发展农业生产之际,突然得到消息,蛮王孟获起十万大军作乱。建宁太守雍闿、牂牁太守朱褒、越嶲太守高定也参加了叛军的队伍。只有建宁太守王伉坚决不参与叛乱,并与功曹吕凯一起抗击叛军。

诸葛亮将此事上奏后主刘禅,并提出自己亲自率兵前去征讨。后主刘禅担心一旦诸葛亮亲征,东吴与曹魏来犯将难以抵御。诸葛亮回答,东吴与蜀汉已是同盟关系,不会入侵;曹魏最近在与东吴的战斗中遭遇惨败,元气大伤,不会在短期中入侵蜀汉。

谏议大夫王连对于诸葛亮提出的亲征南中也有异议。王连认为,南中是不毛之地,瘴疫之乡,不应该由诸葛亮亲自前往,只需要派遣一员大将即可。不过,王连的这番好意遭到了诸葛亮的拒绝。最终,后主刘禅同意了诸葛亮亲征的请求。

随后,诸葛亮进行了战前文武的详细分工:蒋琬为参军,费祎为长史,董厥和樊建为掾吏,赵云和魏延为大将,王平和张翼为副将。为了确保此战胜利,诸葛亮一共调集了五十万兵马,开始了声势浩大的南中之战。

诸葛亮出发不久,意外地遇上了关羽的三子关索。关索告诉诸葛亮,荆州失陷后,他逃到鲍家庄养病直到夷陵之战结束后。后来听说诸葛亮即将南征,便特意赶来参战。诸葛亮大喜,任命关索为前部先锋参加南中之战。

小说中提到的南中地区的混乱局势,是真实的历史。从《三国志》、《华阳国志》的记载来看,自东汉中期开始,南中地区便发生多次大规模的叛乱,局势日趋恶化。到了刘焉、刘璋占据益州期间,南中地区的大姓及夷帅势力日益坐大,已呈据地称雄之势。

刘备占据益州后,为了恢复对南中地区的管制,曾经将犍为属国改为朱提郡,任命邓方担任朱提太守,后来又设置庲降都督一职,负责南中地区的军政事宜。不过,由于南中地区大姓与夷帅拥兵自重,邓方无法深入南中腹地,导致该地区的局势进一步恶化,最终演变成大规模的叛乱。

小说中提到的孟获、雍闿、朱褒和高定,都是汉末三国时期南中地区真实的历史人物。不过,他们的真实身份与小说的描述略有不同。这在四个人中,雍闿并不是建宁太守,而是益州的豪族。高定也并非越嶲太守,而是越嶲的夷帅。只有朱褒才是真正的牂牁太守朱褒。本文结合相关史料的记载,对朱褒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

从《华阳国志》的记载来看,朱褒本为朱提大姓,曾经担任过牂牁郡的郡丞,后来被刘备任命为牂牁太守。不过,就在刘备病逝后,朱褒却突然起兵叛乱。

说到朱褒叛乱的原因,不得不提一提诸葛亮的一次重大失误。据《三国志后主传》载,朱褒担任牂牁太守期间,曾经派遣益州从事常房前去当地视察。常房得知朱褒有反叛之心,便将该郡的主簿抓来严刑拷打,想获得朱褒谋反的证据。结果不但证据没找到,反而将这名主簿活活打死。此举引发朱褒的强烈不满,一怒之下将常房杀死,又向诸葛亮举报常房作乱。

此时,诸葛亮的做法令人费解。他不但没有派人进行详细调查,反倒将常房的儿子全部处死。按照这个处理,似乎说明常房是罪有应得。但据《三国志后主传》注引《魏氏春秋》载,诸葛亮又做了一件出人意料之事。该传称,在处死常房的几个儿子后,诸葛亮不但将常房的四弟赦免,还将其迁到越西一带保护起来。

从这个记载来看,诸葛亮的决策可谓前后矛盾。将所有的线索综合起来梳理,事实的真相应该是这样的:刘备病逝后,南中地区局势更为混乱。此时担任牂牁太守的朱褒也心生反意,但并没有具体行动。而被诸葛亮派去视察的常房拷问并打死了主簿,从而将矛盾激化。

之后,朱褒杀死了常房,又向诸葛亮诬陷常房谋反。朱褒的这一举动令诸葛亮左右为难。最终,诸葛亮做出决定:处死常房的儿子,企图以此稳住朱褒,避免朱褒借机起兵作乱。不过,经过常房事件之后,朱褒的立场反倒越发坚定,并于蜀汉建兴元年(公元223年)起兵作乱。至此,南中地区的局势变得更为混乱。作为诸葛亮而言,牺牲了常房的几个儿子,既错杀了忠臣之子,又未能因此稳定朱褒,可谓得不偿失。若早知如此,诸葛亮一定不会错杀忠臣之子。

参考书籍:《三国志》、《华阳国志》、《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