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战神白起之死,他究竟是死于陷害,还是自己的一意孤行?

一代战神白起之死,他究竟是死于陷害,还是自己的一意孤行?

在中国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位优秀的将领白起。行伍出身的他,凭借自己的战功,成为秦国的大良造、武安君。在他的一生征战中,保持了不败的记录。据统计,在战国时代战死的士卒中,有大半都是被白起歼灭的。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有勇有谋,对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将领,最后却落得个被君主赐死的下场。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呢?

白起

一、战功显赫的白起。

白起是秦国的眉县地方的人,以善于用兵著称。周赧王二十二年,由当时的秦相魏冉举荐,左更白起当上了秦国的领兵统帅。从此,白起作为秦昭王的主要将领,开始了他的波澜壮阔的军事生涯。

作为秦国开创历史的将领,白起一生征战无数。在他的一生中,光是取得的重大胜利就有五次之多,还攻克城池七十多座。

第一次,周赧王二十二年。初为统帅的白起,就取得了伊阙大捷。在当时,公孙喜率领的24万韩魏联军,在地形险要的伊阙地区扼险据守。白起率领的秦军数量不及联军的一半,但是他针对韩魏联军军心不一,互相观望的弱点,先以少量兵力牵制强势的韩军,而以主力进攻较弱的魏军,迅速击败了魏军。

战国七雄

韩军由于魏军迅速惨败,军心震恐。再加上侧翼暴露,遭到秦军的夹击,也被打得溃不成军。白起趁势追击,全歼了24万韩魏联军,俘虏了公孙喜,并攻占伊阙,夺占韩国五座城池。这一仗,白起打通了进出中原的通道,而韩国精锐尽失,从此一蹶不振。秦昭王因功升白起为国尉,次年升任大良造。

第二次,周赧王二十六年。白起领军攻打魏国,取魏国大小六十一座城池。

第三次,周赧王三十六年。白起领军伐楚,他率领数万秦军,长驱直入,深入楚境。为了激励士气,他拆桥焚舟,自断退路,夺敌粮而食,一直打到楚军主力据守的鄢城。在攻城难克的情况下,他引水灌城,全歼楚军,并乘胜攻下楚国的国都郢,楚国被迫迁都陈。白起被秦昭王封为武安君。

白起

第四次,周赧王四十二年。白起取得华阳大捷。此年魏赵联军因为韩国依附秦国,于是出动联军攻打韩国。秦国在接到韩国的求救之后,派白起去救韩。白起八天就赶到了华阳,大败魏军,俘虏三名敌将,斩首十三万,然后再败赵军,把两万赵军赶下河淹死。魏国只得割地求和。

第五次,周赧王五十五年。白起打了他这一生最大的一次胜仗,也是最后一次胜仗,长平之战。

二、埋下白起死亡祸根的长平之战。

相对于前四次胜利,到这一次胜利时,秦国的政局已经发生了变化。白起的最大的知己,也是他最大的靠山,秦相魏冉已经被范雎所替代。但是,秦国的政策没有改变,军事上依然是依靠白起。所以,长平之战依然以白起为主作战。

长平之战

周赧王五十五年,为了争夺上党地区,秦国和赵国在长平地区发生了一场激战。这一次,白起遇到了他一生中最强硬的对手赵括。

原本这场战役毫无悬念。廉颇能力有限,不是秦国二流战将王龁的对手。他带领的军队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如秦军。在外交上,赵国陷入孤立,没有外援可以依靠。在经济上,赵国根本不是秦国的对手,无力支撑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在这种情况下,廉颇和秦军对峙,最后秦国胜利的迟早的事。

可是,自作聪明的范雎,为了减少相持的消耗,用了所谓的反间计。范雎的无能,给白起添了很多麻烦。弄巧成拙的他,使得赵王换下必败的廉颇,换上新锐的赵括。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赵括对秦军进行了反攻。

对于赵括的出击,白起并不担心,他很轻松的就包围了赵军。但是,接下来的情况,让秦国君臣和白起都始料不及。赵括和他率领的赵军没有按照秦国君臣的设想,或者军心崩溃投降,或者溃败逃跑,而是坚壁死守,等待外援。

长平之战

这一下,使得白起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一旦赵军外援到来,他会面临内外夹击的情况,很可能失败。秦王没有办法,只能紧急动员刚刚征服的地区十五岁以上人员去增援白起,可是这批人员也难保与秦国一心。幸亏赵王和廉颇胆怯,不敢动用最后保卫邯郸的军队,才让白起侥幸度过一劫。

赵括在最后无望的情况下,也没有选择投降。他把全军的精锐集中起来,和白起做了最后的死战。最终,赵军精锐损失殆尽,赵括也战死沙场,可白起的军队也死亡过半。赵括死后,剩下的四十万赵军才投降。

这一仗,给白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赵括和他手下的赵军爆发的战斗力,让他开始重新审视这个国家。他接下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坑杀了四十万降卒,以绝后患。

赵括

第二件事,就是立刻分兵两路,一路打太原,一路自己率领攻打邯郸,企图在其他国家没有从震惊中清醒过来,援救邯郸之前,就灭了赵国,从根本上消灭这个给自己身心以重大打击的国家。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停止进军的命令下来了,秦王决定和韩国、赵国议和。在这里,还有一段苏代贿赂范雎的传说。说是苏代对范雎说,如果灭了赵国,秦王君临天下,白起的功大,必为三公。你能够屈居白起之下吗?不如利用韩国、赵国求和的机会,允许媾和,不让白起成就灭赵之功。于是,范雎向秦昭王建议,秦军疲劳,为了休整军队,允许韩赵媾和。秦昭王同意了,就此结束了长平之战。

三、白起之死。

从长平之战后,白起就没有再带兵打过仗。在白起剩下的这一段人生里,是在互相的仇怨里面度过。一名功劳卓著的将领,昔日君主倚靠的人,怎么会最终被自己的君主赐死,让我们看看白起的致死之路。

白起

在史书上说道,白起知道秦昭王罢兵后面的原因,对范雎产生了仇怨。因此,借口身体不好,在家养病,不再指挥军队。

不久之后,秦赵战争又起,王陵帅兵攻打赵国首都邯郸。但是秦军作战不利,秦王又想起用白起。白起虽然病好了,但是他认为秦军没有取胜的可能,拒绝指挥军队。秦王亲自给白起下命令,白起也不答应。于是秦王让范雎亲自去请求白起出山,白起也不答应,还托病不出。

秦王无奈,只得派王龁去代替王陵指挥秦军。经过八九个月的战斗,形势对秦军更为不利。魏国的信陵君窃符带领魏军救赵,楚国也因为毛遂结盟出兵救赵,因此,秦军死伤更多,处境危急。这个时候白起说,“秦王不听我的计策,如今怎么样?”

白起之死

秦王听说这件事后,十分生气。他再次强迫命令白起接替指挥秦军,白起还是不答应,托言自己病重。范雎也再次去请他,他也还是不答应。于是秦王将白起的职务免除为士兵,流放到阴密去。白起因病未能成行。又过了三个月,秦军在诸侯联军的攻击下,连连败退。在这个时候,秦王急怒交加,不让白起再留在咸阳,让他立刻去流放地。《史记》里是这样记载白起之死的:

武安君既行,出咸阳西门十里,至杜邮。秦昭王与应侯群臣议曰:“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馀言。”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武安君引剑将自刭,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遂自杀。

就这样,一代战神结束了他的生命。

四、白起为什么会死?

我们看到,白起到最后,都认为自己是冤屈的,他到死也没有明白自己是为什么而死的。以我个人的看法,白起的死有如下几个原因:

白起

1、性格决定命运。

白起是秦人,秦地之人都有朴实能干的特点,但也有固执不化的特点。我们看,白起的身上就有这样的性格特征。这是他人生成功的因素,也是他最后致死的原因。

由于朴实能干,他能够从行伍出身,一直以军功成为秦国最高的军职,被封为武安君。可是因为固执,他认死理,不知道变通,最后触怒秦王君臣,落得个自杀的下场。

2、看待问题过于强调自己的主观意愿。

白起和秦昭王和范雎的仇怨始于长平之战后。这个时候是采取白起的继续出兵灭赵策略,还是范雎的媾和、收兵休整的策略,要看当时具体的情况来定。范雎和白起的分歧只是政策方针的分歧,最终的决定权在秦昭王手中。

在这个时候,秦国已经国虚民饥,军队也损失过半。而且由于坑杀俘虏的暴行,即便是打下了邯郸,也难以保守住成果,灭亡赵国。因此,趁着韩赵求和的机会消化胜利果实,休整军队,也是一个选择。秦昭王在做出全面考虑后,采纳了范雎的建议。

范雎

这本身无可厚非的决定。而白起却不去从秦昭王的立场考虑问题,只是从自己的立场考虑问题,光盯着能够打下邯郸的可能性,而不顾及其他。并且听信他人的传言,认为自己的策略没有被采纳是因为范雎嫉妒自己,这就更等而下之了。

3、考虑问题只从自己出发,不顾大局。

到了秦赵战争又起,秦王想要任命白起为主帅,进攻赵国。可是,白起不同意。白起认为在当前的形势下,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而秦昭王则坚持自己的决定,派王陵去伐赵。

等到王陵伐赵不利,秦昭王再次请白起出山,白起依然不出山。秦昭王派范雎去请白起出山,白起还是不答应。秦昭王只得派王龁去代替王陵。

接下来,王龁又打了败仗。这个时候,白起说秦王不听从自己的建议,所以才会落得这种局面。于是,秦王强压怒火,第三次去请白起出山,最后说到你哪怕是躺着指挥也可以的地步,白起还是不出山。范雎也去请求,白起也是不答应。至此,秦王和范雎君臣对白起彻底丧失了信心。

秦昭王

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白起在国家陷入困境的时候,根本不以国家利益为重。秦王和范雎三次请他出山,他都根本不答应。不要说是秦王、秦相这样的人,连普通人都已经达到忍耐的极限了。

而白起说他不能领兵最根本的原因是,此战必败,自己不能做败军之将。他只考虑自己的声名,弃同生共死的战友于不顾,这是何等的自私。而且,死抱着仇怨,在对手范雎低头的时候,也根本不和对方和解。这种心胸狭隘的人,大家谁又会信任他。在大军失利,大家忧心如焚的时候,说风凉话,这种做法更是让人觉得他幸灾乐祸,让人反感。

到了最后,在商议对白起的处置方法的时候,秦昭王和范雎群臣的意见是一致的,没有一个人同情他,都同意赐死白起。白起就用这样的方式,自己把自己送进了坟墓。

秦昭王和白起

4、长平之战,坑杀降卒,背信弃义造成自己的军事绝境。

在白起临死前,他总结自己死亡的原因时,却是大家没有想到的这个原因:“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

白起把自己的死亡原因,归结于长平之战坑杀了赵军的四十万降卒,在这句话背后还隐藏了很多的内容。不错,白起的死起源于长平之战。他和范雎的矛盾是从长平之战开始的,他和秦昭王的矛盾是从长平之战开始的。而最后,他不带兵与赵国交战也是根源于长平之战。可以说,白起就是死于长平之战,再深一步说,他就是死于赵括之手。

长平之战,让白起领略了赵军的战斗力。赵括带领的赵军精锐的决死突击,已经是他的梦魇。对赵军的认识,使得他下决心坑杀了四十万赵军降卒。这样,也堵死了白起的生路。

长平之战

白起为什么要那么着急灭赵,以至于不顾当时的客观条件允不允许?就在于此。只有趁赵国大败之后的惊恐,其他国家没有反应过来,无法救赵的瞬间,才有可能打下邯郸,灭亡赵国。但是,时机稍纵即逝。议和的那一天起,白起的命运就注定了。

等到战争再起,赵国经过短暂的休养,在外交上得到其他国家的联盟帮助。秦国要面对的不再是一个孤立的赵国,而是关东诸国的联军。而最关键的是,白起如果挂帅伐赵,他坑杀降卒的行径,会使得他面对几十万满怀仇恨,宁死不降的赵括。他根本就没有胜利的希望。

白起深深知道这一点。因为没有胜利的希望,所以,他才百般推托,不去担任伐赵的任务。不能打胜仗的白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最终,白起只有死路一条。

秦军

五、白起之死的反思。

白起从一名战功显赫的常胜将军,最后沦落为一名士卒,被赐自杀。这里面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那么,我们要从他的经历中汲取哪些教训呢?

1、要有大局意识,在任何时候,个人都要服从集体。

一个人,只要参加一个集体,那他应该和这个集体同呼吸共命运。即便是你的能力再强,贡献再大,你也只是这个集体的一分子。集体的繁荣,就是你自己的荣耀,集体的失败,就是你的耻辱。要学会客观全面的去看待问题,不能只注意自己的眼前。

在白起的经历里,他取得的成就,是在国家强盛,军队强大的基础上取得的。他虽然是一名将军,他更是军队的一兵。但是,随着他的成就越来越大,他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过于强调自己的意志,不顾他人的考虑,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秦军

在长平之战结束的时候,为了下一步的行动方略,他和秦王、范雎发生了矛盾,并认为自己的策略被否决是因为范雎的嫉妒。不顾当时秦国急需休整,无法满足他增兵增粮的要求,这就是白起不能从客观大局上考虑问题。

到了后来,秦军屡次失利,在这种情况下,秦王、范雎三次请白起出山,白起不但不出山,还在秦军失利的时候说风凉话。这造成了全体秦国朝臣的不满。如果白起出山,虽然打不了胜仗,但是他的威名,也会使得对方不敢轻举妄动,也不至于会造成后来的大败。白起为了自己声名,不顾国家的利益,这是他死时无人同情的根本原因。

2、要胸怀坦荡,能够包容一切。

一个人的事业,要和他的胸怀相匹配。白起最后的死亡,和他的胸怀狭隘有着直接的关系。他在刚开始的时候,魏冉举荐了他。魏冉作为国相,支持白起建功立业。在这种情况下,白起也不负众望,屡建奇功。但是,在范雎替代魏冉之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秦军

范雎替代魏冉的方式方法是不地道。但是,他是迎合秦昭王的心思做的事,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秦昭王身上。而白起与魏冉的关系深厚,当然对这点不无芥蒂。这才会有敌国离间范雎和白起之举。

白起不能分辨这里面的是非,先入为主的对范雎有了成见,甚至撂挑子不干了。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做白起的工作,秦王和范雎三次去找白起,劝他出山。可是面对这样和解的机会,白起固执的拒绝了。他用自己的行动,显示了自己心胸狭隘的一面。如果不是这样,他也不会走上绝路。

因此,我们在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宽容,能够包容对方的缺点。这样,我们的朋友才会越来越多,成功的可能才会越来越大。

秦军

3、做人做事要公平正直,光明正大。

有一句话,人在做,天在看。这个天,就是公道人心。所以,我们做人做事,都要做到公平正直,光明正大。

白起征战一生,杀敌无数。一场长平之战,本来是他的战果丰碑,却因为坑杀俘虏的不义之举,让人诟病一身。后来宋朝的赵匡胤游览武庙,指着白起的画像说:“起杀已降,不武之甚,何为受享于此?”命人将白起的画像撤去。可见,杀降这一件事,给白起带来的不好的影响有多深远。

白起最终也因为坑杀俘虏,造成赵国人同仇敌忾,使得自己再难打胜仗,失去了存在价值,最终死于非命。

白起

假如当年,白起没有坑杀那四十万战俘,优待他们,编入自己的军队。这样就会增强自己的力量,瓦解对方的斗志,也就不会引起对方殊死的反抗。很可能早就灭了赵国。这样,白起哪里还会遇到后面的事情,更不会白白死去。

因此,我们不管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做到光明正大,公平正直。这才是做人做事的根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顺利的到达成功的彼岸。

往事已矣。白起虽死,他的功业永远留载史册。前人之鉴,后人之师。让我们汲取他的教训,不要再蹈他的覆辙了。

【资料来源】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史记秦本纪》

《史记赵世家》

《资治通鉴》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战国策秦策》

《战国策中山策》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史记魏公子列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