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是怎样炼成的

苏轼是怎样炼成的

苏洵、苏轼、苏辙被尊称为“三苏”,素有“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的美誉。公元1057年,21岁的苏轼进士及第,其论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欧阳修、梅尧臣的赏识,欧阳修预言:“苏轼文章必独步天下。”1061年,苏轼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制科考试,写《御试制科策一道》,获得大宋建国一来首个“百年第一”。宋仁宗高兴地说道:“吾今又为吾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欧阳修面对后生可畏的苏轼,感慨道:“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宋神宗也是苏轼的粉丝,《宋史》记载:“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良,称为天下奇才。”

那么,作为国民偶像的苏轼,文学功底是怎样炼成的呢?

一、引导读书、家法严明

苏轼

苏洵在苏轼、苏辙很小的时候,通过种种方法,引导他们读书。苏洵看到苏轼、苏辙在玩耍,便在他们附近读书,或痴、或笑,等他俩围上来看,苏洵便把书藏在背后,放回自家图书室。如是几次,苏轼兄弟俩的好奇心被吊起来,主动跑到父亲书屋里去翻书看。苏轼在自家院子里挖到一块石头,苏洵找人把这块石头打造成笔砚,送给苏轼,说这是老天送你的,让你好好读书。

苏洵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手段引导苏轼、苏洵读书,等他们“上了道”,又对他们恩威并施,严加管教。

苏轼在63岁时,做了一梦,梦到自己儿时读书的情景:“夜梦嬉游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计功当坒春秋余,今乃初及桓庄初。怛然悸悟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钓鱼。”大致意思为:苏轼儿时贪玩,没有在父亲回来时背诵完《春秋》,害怕受到责罚,心情就如挂在鱼钩上的鱼。据说,苏洵专门准备了一把铜戒尺,一尺长,没有完成学习任务就打手心。从苏轼这刻骨铭心的梦看来,苏洵对他的惩戒肯定很严厉。

苏洵不仅引导教育苏轼、苏辙读书,自己也以身作则,奋发读书。《三字经》有云:“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这里的苏老泉就是苏洵,苏洵自号老泉。苏洵可谓是大器晚成,27岁之前周游四方,不求上进;27岁之后幡然悔悟,发奋读书。苏洵奋发读书那年,苏轼才1岁。苏洵读书创造一个佳话:苏洵在书房里读书,程夫人给他送来粽子和一碟白糖,他拿着粽子蘸墨汁吃了起来,嘴上脸上都是墨水,竟浑然不知。

榜样力量是无穷的,苏洵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父子三人同堂读书,共同讨论心得,共同进步。

二、一代贤母

程夫人出身于眉山首富之家,父亲是大理寺丞(官职)程文应,自幼饱读史书,知书达理,嫁到苏家时,年方十八。司马光评价道:“程氏富而苏氏极贫,夫人入门,执妇职,孝恭勤俭。”程夫人没有因为自己是大家闺秀而骄横,能放下身段去孝敬父母,勉夫教子。苏洵年轻时不务正业,喜欢游山玩水,程夫人则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家里没钱了,程夫人便把自己陪嫁的金银首饰卖了,贴补家用,时间一长,家里又揭不开锅了,她便做起了布匹生意,维持生计。有人问她,你娘家这么有钱,为什么不去求助?她则表示,只要自己伸手求援,肯定能获得大量金钱,但这样别人会说自己丈夫无能,不务正业,无能力养家。程夫人没有埋怨丈夫,而是相机勉励其读书,当苏洵表示想读书时,程夫人高兴地表示:“子苟有志,以生累我可也!”你若是立志读书,生计的事就交给我了。苏洵能够在书房里无忧无虑苦读十年,都是程夫人做小生意支撑着他。

程夫人饱读史书,苏轼、苏辙读书时,程夫人常伴左右,指导儿子读书。《宋史》记载:程夫人给苏轼讲解东汉史《范滂传》,范滂是有名的清官,公正廉洁,大公无私,因为抨击宦官结党营私、贪污受贿而被处死,范滂被行刑前,她母亲称不会难过,为有你这样的儿子而骄傲。苏轼反问母亲

程夫人

:我愿意做范滂那样的清官,你同意吗?程夫人表示:你若是做范滂,我就做范滂的母亲。程夫人一直教育苏轼、苏辙要“立乎大志,不辱苏门,也不悔于国家。”苏轼后来回忆母亲程夫人,写下《记先夫人不残鸟雀》、《记先夫人不发宿藏》等文章,记录了程夫人对自己的人生教诲教诲,可见程夫人对苏轼的人格养成有多大的贡献。

程夫人独自撑起苏家,勉励苏洵读书,还成了苏轼、苏辙的人生导师,真不愧是一代贤母。遗憾的是,苏轼、苏辙双双进士及第的消息还没传到程夫人的耳朵,她便逝世了,年仅48岁。

三、独创“八面受敌”读书法

“八面受敌”源自《孙子兵法》里的“我专而敌分”,即受敌八面围攻,我们应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苏轼在《又答王庠书》里介绍了这种读书方法,即“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意思是:书的种类富如烟海,什么内容都有,人的精力有限,不能都读,得到自己想要的书籍,每读一遍,获得一个层次的知识。比如读《三国志》时,一遍学习乱世为官之道,二遍通晓治国强军之法,三遍学习经世济民之要术,如此数遍,知识点都领悟了。

苏轼所谓的“八面受敌”读书之法,说白了就是“书读百遍”式的苦读,就是靠着“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的读书之法,苏轼才积累了如此丰厚的文学底蕴,为后来的厚积薄发奠定基础。

苏轼还告诉朋友王庠,读书“甚非速化之术”,学习不是快速炼成的,需要慢慢积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哪有什么捷径,只有勤学苦练罢了。

四、手不释卷

《西塘集耆旧续闻》记载这样一段对话:“适来先生所谓‘日课’者何?”对云:“钞《汉书》。”公曰:“以先生天才,开卷一览可终身不忘,何用手钞邪?”东坡曰:“不然。某读《汉书》到此凡三经手钞矣。”大概意思是:苏轼的好朋友朱司农,问苏轼何为“日课”?苏轼对他说:“抄《汉书》。”“以你的才华,过目终身不忘,还需要用手抄?”苏轼说:“不然,我读《汉书》已经手抄三遍了。这里需要强调一下,苏轼并不是全部都抄完,而是每段只摘抄几个字,用作背诵时的提示,看到这几个字,就能把后面的内容背下来。背诵第一遍时抄三个字,背诵第二遍时抄两个字,背诵第三遍时抄一个字,直到背得滚瓜烂熟。

“日课”,这是苏轼给自己定下的学习任务,每天都坚持不断的学习,获取新的知识,再把旧的书籍拿来背一背。“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无论走到哪里,都手不释卷,尽管已经名扬天下,但仍谦虚好学。“别来十年学不厌,读破万卷诗愈美”,苏轼诗文之美,不正是数十年手不释卷、读书万卷积累而来的吗?

苏轼的诗词惊艳了世人,也给中国文学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他积累文学素养的方式,竟是苦读。“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这句话形容自己一点不为过,能成就大事的人,不一定有超越世人的才华,但一定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苏轼的“超世之才”,其实就源于他的“韧不拔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