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伸出一只脚把皇帝绊倒在地,这个“骨灰级”玩笑开大了

他伸出一只脚把皇帝绊倒在地,这个“骨灰级”玩笑开大了

大铜缸还火化过一位皇叔?

去过故宫的人都对宫里摆放的大铜缸和铁缸有深刻印象,这些个大缸叫“吉祥缸”或“太平缸”,平时贮满清水,备宫中救火用的。大缸还有一个别称叫“门海”,门前之大海,也有以水克火之意。据《大清会典》记载,原来宫中共有大缸308口,现在还剩231口,那小一百口缸也不知道怎么被人扛跑了。

有关这些大缸,还有一段很离奇的宫廷往事。

事发在明朝,曾经有一口大铜缸被明宣德皇帝烧化了,最让人意外的是这口缸的下面还压着一个人,此人也一起被火化。这幕人间惨剧的主角还不是外人,正是宣德皇帝的亲二叔——汉王朱高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二叔眼里只有一个人就是唐太宗

先来介绍一下这位被“非正常火化”的皇叔,此人是朱元璋的亲孙子,明成祖朱棣的亲儿子,也是一位能征惯战的剽悍之人,天不怕地不怕。《明史·朱高煦传》的第一句就不是好话:“性凶悍”,从小就不乖,当年他跟一帮孩子在南京上学,数他最顽劣。朱元璋平时也在默默观察他的这帮孙子们,发现就是这个小子“言动轻佻”,于是,“为太祖所恶”。

学习不行,打仗倒是把硬手。当年他跟着爹抢堂弟朱允炆的江山,几次救他老爹脱险。比如在建文二年,白沟河之战打得惨烈,“燕王三易其马,矢尽挥剑作战,几被瞿能所获。”此时,正是他的亲儿子朱高煦率领精骑冲阵,斩杀瞿能父子。后来,兵败东昌,大将张玉战死,朱棣身陷绝境,又是朱高煦率军赶来,击退南军,救出了他爹。

“强力善骑射”,“摧锋陷敌,从征有功”,正因为有这样的辉煌战史,他当然眼高于顶,能入他“法眼”的就一个——天策上将唐太宗。所以,当年他的老爹根据太祖的意思把世子朱高炽立为太子,他就非常失望。“封云南,则恚怒不去,封青州,则托故不行”。后来,因为“作”得太没样子,被他老爹逼着去就藩,才非常不情愿地到了山东的乐安州,就是今天的惠民县。

二叔也想抢侄儿的龙椅了

时间到了洪熙元年,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节点。去年九月刚登基的明仁宗,也就是朱高煦的哥哥朱高炽今年五月忽然死了,年仅47岁。而此时,太子朱瞻基却不在北京,他正在南京考察迁都的事,听到噩耗之后马上赶往北京奔丧。

局势非常危急,太子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回北京接班,否则夜长梦多。最不让人省心的就是二叔朱高煦,他的反心已明,早就蠢蠢欲动。当年他爹抢了侄儿的江山,现在他也要趁着这个机会抢自己侄儿的龙椅了。

朱高煦本打算在半路设伏,截杀朱瞻基,但由于行动仓猝,没有成功。太子逃过一劫,回到了京城。随后,27岁的太子继位,是为明宣宗。

宣宗是六月二十七日正式登基,开启了他的宣德王朝。八月,二叔朱高煦就起兵造反了。他学习父亲朱棣,也打着“清君侧”旗号,向朝廷发起进攻。然而,朱瞻基终究不是建文帝,朱高煦毕竟也不是朱棣。刚刚上任的新皇帝朱瞻基御驾亲征,很快就把二叔的反军打得落花流水,并将他生擒活拿。

明宣宗文武全才,在明朝所有的皇帝当中算是数一数二的水准。朱棣当年曾经亲自挑选著名文臣或顶级大儒担任朱瞻基的老师,同时也不忘亲自教导。他后来远征漠北,也把朱瞻基带在身边,让他参与军务,锤炼勇气。《明史》称朱瞻基“英姿睿略”,所以对付一个有勇无谋的二叔还是绰绰有余的。

史上惟一一个“骨灰级”的玩笑

二叔是抓回来了,起兵谋反毕竟是重罪,群臣纷纷上奏,请求将朱高煦明正典刑。明宣宗挺仁义,只是将朱高煦父子废为庶人,软禁在皇城西安门内的逍遥城。

这一天,宣宗到逍遥城来看二叔,但就是这次探望出了大事。

明代著名史学家焦竑撰写的《国朝献征录·汉庶人传》如是描述:

“一日上欲往视,左右止之,不听。及至,熟视久之。庶人出不意,伸一足,勾上仆地。左右亟扶起。亟命壮士舁铜缸覆之。缸约重三百斤,庶人有力,项负之,辄动。积炭缸上如山,燃炭逾时,火炽铜镕,庶人死。诸子并死。”


清朝人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也记载了此事。

二叔开了一个真正称得上“骨灰级”的玩笑。他竟然伸出脚把来看望他的皇上绊了一个大马趴,皇上这回彻底反了脸,是可忍孰不可忍!他命人把二叔压在大铜缸的下面,可没想到二叔天生神力,三百斤的大铜缸竟然压不住他,他能把大缸给顶起来,于是皇上更怒,让人在铜缸周围堆起木炭,再放一把火点燃,木炭熊熊燃烧了一个多时辰,结果连铜缸都烧熔了,可想而知,二叔也化成了骨灰。


《旧唐书·刑法志》:“又有十恶之条,一曰谋反,二曰谋大逆,三曰谋叛,四曰谋恶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义,十曰内乱。”

二叔朱高煦没有死于“十恶”的第一条“谋反”,而是死于第六条“大不敬”——“指蔑祖、侵犯帝王的尊严或人身安全的言行”。这个“大不敬”带来的最惨无人道的后果不仅仅是烧死了自己,而是“诸子并死”。朱高煦总共生了十一个儿子,其中长子早夭,另外十子都跟皇上是“瞻”字辈的堂兄弟,不论大小全部被杀。

《明史》未记载这一段,仅以“高煦及诸子相继皆死”一语带过。

参考书籍:《明史》、《国朝献征录》、《明史纪事本末》